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05年5月17日 · 雖然很多朋友都說看慣了現有版面,不過我還是作了一些更改,讓大家可以更快獲得天氣資訊。. 如大家有其他意見,歡迎以電郵跟我聯絡。. 網上日誌(blog)日漸流行,不過與氣象有關的網上日誌並不(有嗎?. )。. 因此我設立了這個小專欄,在 ...

  2. 當數值預報顯示熱帶氣旋在西太平洋形成並進入南海,很多人就開始留意數值預報,但有時卻過份解讀。 由於數值預報的誤差會隨預報時間而增加,同時受觀測數據準確性(初始條件)影響,因此可能出現「昨日預測登陸台灣,今日預測登陸香港,明日預測登陸 ...

  3. 1. 氣溫:酷熱(33度或以上)、炎熱(28-32度)、溫暖(23-27度)、和暖(18-22度)、清涼(13-17度)、寒冷(8-12度)、嚴寒(7度或以下) 當天氣報告中出現「寒冷」或「酷熱」時,例如「晚間天氣寒冷」,「明日下午天氣酷熱」,表示天文台可能需要發出寒冷或酷熱天氣警告。 近年天文台還加入了「相當」的用詞,氣溫13度時形容為「相當清涼」,27度時形容為「相當溫暖」,旨在提醒市民,用處不大。 2. 相對濕度:非常潮濕(95-100%)、潮濕(85-95%)、無描述(70-85%)、乾燥(40-70%)、非常乾燥(0-40%) 香港冬季比較乾燥,當寒潮南下,北風把西伯利亞的冷空氣帶到香港,相對濕度會下降至40%以下,部分地區甚至可低於20%。

  4. 當低壓區開始發展,流線會變得圓渾及均勻(圖2B),中心附近開始出現橙色、紅色甚至紫色的範圍(代表強風、烈風及暴風圈),顯示熱帶氣旋發展開始成熟(圖2C)。. 除了熱帶氣旋,中緯度地區亦經常因冷暖氣團相遇形成溫帶氣旋。. 溫帶氣旋通常帶有冷鋒 ...

  5. 根據美國及澳洲氣象機構的最新分析,現時赤道東太平洋海面溫度持續偏高,年底前出現厄爾尼諾現象的機會相當高。. 厄爾尼諾是赤道東太平洋海面溫度持續偏高的現象,每2至7年出現一次,一般持續9至24個月。. 正常情況下,沿南美洲西岸北上的秘魯寒流為東 ...

  6. 如果天文台能加強警告字眼,或者市民不會一窩蜂上山,因而避過交通擠塞和意外。 在全球暖化的背景下,極端天氣出現頻率有上升趨勢。 上月連場大雨,天文台錄得266.9毫米的破紀錄雨量,是正常24.7毫米的十倍。 假如有一天超強颱風迫近香港,預料會出現數米高風暴潮,不知危險的市民會否湧到岸邊觀浪? 吸取了今次處理極端天氣的經驗後,天文台能否適時發放貼近市民的資訊? 香港地下天文台 February 1, 2016 天氣常識.

  7. 2008年12月2日 · #14 天氣轉變的開支 – 香港地下天文台網誌. 每次天氣轉變,總有很多的開支,尤其是現時金融海嘯下,相信大家應該”慳得就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