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其他人也問了

  2. 2023年3月16日 · 謝安民也解釋各項名詞重要的意義: 收縮壓當心臓收縮時心室內壓力急速增加到超過主動脈時主動脈瓣膜打開主動脈內的血壓高峰就是收縮壓。 舒張壓 :在兩次心臓收縮之間主動脈內最低的壓力就是舒張壓。 脈壓 :指的是收縮壓與舒張壓之間的差值,通常正常脈壓差距在 20-60mmHg 之間。 這三項數值哪個最重要? 謝安民認為:「如果一定要選邊站,收縮壓可能重要些,尤其是 50 歳以上的人,年輕人往往收縮壓和舒張壓都高,這種人有時就難說,當兩個都很高區分那個重要就毫無意義。 如果收縮壓超標多而舒張壓微高,當然收縮壓重要;反之亦然。 「脈壓」更能預測心血管疾病、死亡率. 但最新的研究更進一步指出,脈壓比收縮壓、舒張壓都更能預測病人心血管病的發病和死亡率,因為「脈壓高」代表病人的血管硬化嚴重!

    • 收縮壓與舒張壓相差超過60 Mmhg就叫壓差大
    • 什麼原因會造成壓差大?
    • 壓差增大,發生心肌梗塞或猝死的風險也增高
    • 壓差大且收縮壓過高,代表血管硬化嚴重

    當心室收縮,血液由心臟輸出到周圍動脈血管時,主動脈壓會急劇升高,在收縮期的中期達到最高值為收縮壓,通常也稱為「高壓」;當心室舒張時,血液回流心臟,主動脈壓下降,在心舒末期動脈血壓的最低值叫做舒張壓,也稱之為「低壓」,高壓和低壓之間的差值如果超過60 mmHg,就稱之為「壓差大」。

    而造成高低壓壓差大的狀況,主要是因為老年人血管隨著年齡的增長而衰老,硬化程度較為嚴重,導致心臟舒張、血液回流時,血管的回彈壓力上不去,才導致高低壓壓差變大。 此外,長期高血壓或罹患其他心臟疾病,導致左心室肥厚、主動脈瓣膜關閉不嚴等問題時,也會出現收縮壓偏高,而舒張壓偏低的壓差大問題。至於嚴重貧血、甲狀腺功能亢進等疾病患者,也有可能會出現壓差大的問題。

    據英國JAHA雜誌刊登的一項研究報告顯示,壓差增大比動脈硬化指數增加更可能造成患者發生危險性或猝死,還有研究發現,壓差85mmHg的人要比65mmHg的人發生心肌梗塞和中風的危險性增長10%以上,且前者發生心腦血管意外的機率更是明顯大於後者。 像是張老太太的血壓狀況,以她的年齡來說,其實收縮壓與舒張壓都還算是在可以接受的範圍,甚至舒張壓還算是不錯的數值,所以對於心血管風險還不是太大。

    如果是壓差大,而且收縮壓超過150 mmHg,但低壓正常的情況,屬於單純收縮壓過高的問題,顯示血管硬化程度嚴重,這種情況在老年高血壓患者中經常發生。對於這樣的症狀,還是必須加以控制。 一般而言,降壓藥對於血壓的調節是沒有選擇性的,換句話說,當降低收縮壓的同時,舒張壓也有所下降,但通常服藥後,低壓的下降幅度也會比高壓小的多,因此,建議應該由醫師重新調整用藥,選用時效長、降壓和緩的降壓藥,例如緩釋錠等。同時,醫生可根據患者的個人狀況,適當選用一些抗動脈硬化藥物,例如血管張力素轉化酶抑制劑、鈣離子通道阻斷劑等。 而如果血壓壓差大患者的血糖、血脂過高,也要進行綜合治療,合理使用降血脂與降血糖的藥物,以減少血脂在血管壁的沉積,穩定血管斑塊,同時改善動脈彈性。 延伸閱讀: 一口氣吞了4顆降壓藥還是血壓狂...

  3. 2018年10月22日 · 日期:2018 年 10 月 22 日 作者: 盧映慈. 高血壓是受到大多數人熟知的疾病也是許多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子所以需要特別注意。. 不過長期疲倦容易頭暈的低血壓其實也是可以有改善的方法但如果身體持續很不舒服暈眩 ,建議還是要到醫院檢查出 ...

  4. 2023年5月2日 · 高血壓的定義與分類. 高血壓的原因. 如何有效降血壓? 1. 採用得舒飲食. 2. 減輕體重. 3. 限制鈉攝取.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繼續閱讀. 血壓正常值是多少? 根據台灣高血壓學會《2022 台灣高血壓治療指引》,血壓值 ≥ 130/80 mmHg 即為高血壓,如果超出這個範圍,建議與醫師討論是否要進一步治療,避免衍伸其他併發症。 高血壓的定義與分類. 高血壓的原因. 高血壓可分為兩種,一種是原發性高血壓,另一種是續發性高血壓,大多數高血壓患者都是屬於前者。 原發性高血壓: 占高血壓患者 90-95%,成因不明確,可能與遺傳、肥胖、飲食、久坐、壓力、飲酒等不良的生活習慣有關。

  5. 2023年6月20日 · 當身體應付外來刺激像是生氣或危急時的血壓升高其實是一種暫時性且正常的生理現象而高血壓則是指動脈血壓持續升高並不會單憑 1 次就認定且需持續測量一段時間在不同時間內測得皆有血壓升高情形同時排除像是白袍症候群或其他生理疾病等可能影響血壓的因素才能判定。 也因此,當發現自己有血壓異常狀況,可至 心臟內科 或 一般內科 或 家庭醫學科 進行進一步的診察判斷,以確認血壓異常究竟是突發性或是高血壓疾病所致。 查院所 全台醫療院所、服務項目查詢. 高血壓就診時醫師會怎麼診斷? 要做什麼檢查?

  6. 2022年3月28日 · 糖尿病. 血脂. 高血壓. 黃斯煒醫師表示,這些成人常聽到的慢性疾病,在兒童間已越來越常見,「如不及時控制,可想而知的,這些疾病會一直跟著孩子到長大成人。 也有於發生年紀太小,以長期來看,在未來發生心血管疾病的風險也更。 高血壓飲食控制 建議減重、飲食控制. 關於原發性高血壓的控制方法,黃斯煒醫師表示,並不是靠吃藥就好,還必須減重和飲食控制,去研究就顯示,每降低 1 公斤的體重,可以降低 1 mmHg 的血壓。 而在良好的飲食控制之,也可以降低 10-12mmHg 的血壓。 而使用一種高血壓藥,平均只能下降 8-10mmHg 的血壓。

  7. 2019年5月17日 · 會有這麼多不知道的人是因為大家對於血壓有個年齡標準的錯誤迷思高血壓學會理事長王宗道說,「根本沒有年齡越高血壓可以越高的說法不管幾歲標準就是120/80mmHg。 血壓沒有年齡差. 王宗道說,他發現很多患者認為自己年紀偏大、本來血壓就會偏高,後來才知道原來在LINE群組有個流言,是一張「各種年齡正常血壓應該是多少? 」的對照表,認為正常人的收縮壓應該是「82+年齡」,所以50歲的正常血壓是132,就算高一點也正常。 「其實這是錯的,任何年齡層的血壓都應該控制在收縮壓/舒張壓是120/80mmHg,任何年齡的偏高血壓,都會造成心血管疾病、 中風 、腎病變等疾病機率增加,等於是增加死亡風險。 」王宗道說。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