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7年12月3日 · 你認識幾種? 不是同性戀就是異性戀? 性傾向分類沒那麼簡單. 由於當代科技發達和社會人文的注重,對於性別的探討也從男女性兩者逐漸的細部到更多元的性取向上頭,性取向,是指一個人對特定性別或事物有著持久的「性情感」與「性浪漫」產生生物本能的性吸引力。 大到從體態膚色、細到從性格和舉止,每個人的性取向都有所不同。 一般在世界會將這些性傾向簡單的歸為三類:異性戀者(對異性產生吸引力)、同性戀(對同性產生吸引力)、雙性戀(對兩者均能產生吸引力)。 但在最新的性別光譜上,隨著時代與當今各種不同的性取向的探討與發現,研究的專家發現性取向,也許比我們想像的更加廣闊且複雜,最近加拿大就把性取向劃分成十五種不同,讓我簡單的來了解這些在你我周遭左右,不同的「性」與「愛」的奧秘吧。

  2. 2019年11月20日 · 透過遊戲大致理解中國目前對同性戀抱著怎樣的態度,從中還能知道「能掰直就掰直」的不人道「電擊療法」或「厭惡療法」,來認識何謂「扭轉性取向」,當然接受這類治療的同性戀最後都沒能獲得真正的「轉為異性戀」,只是對性更加厭惡,還出現智力

  3. 2018年6月5日 · 同時異性戀也可以自由跟同性戀當姊妹兄弟淘,也不用怕被人說會由直被掰彎,或變蕾絲了,其實不管跟異性或是同性戀友人來往,就是要了解彼此的想法與地雷區,才能把握交往的" 度 ",太過猶不及都會產生問題的 。 最後推薦大家一本好書 [人生大挑戰] ,我自己的好基友就是 經歷一段性傾向迷茫的階段 ,為此還經歷了重度憂鬱症的自殘,加上家裡極度著迷宗教,所以在不知道孩子是同性戀的狀況下,幾度差點毀掉好友的生命。 後來回台就醫,在醫院接觸到一本書籍 [ 人生大挑戰] ,才 對自身是同性戀的狀況慢慢釋懷, 了解人的一生,就是要 屏棄無形的宗教依靠 ,只靠自己的智慧去掙脫困境 ,在醫療跟書籍的幫助下,逐漸找回身心 健康。

  4. 2021年10月25日 · 《我的意外男伴》邂逅從公路開始. 想走就走的旅途,情愫在公路蜿蜒時. 隨著如今同志戀情已不再新鮮,電影也不再只是敘述同性戀情苦澀和禁忌,用悲劇收場收穫觀眾的眼球,但過度喜劇誇張化的同志題材如今全球趨勢也慢慢變少,就像過去男女文藝片一樣,人們也意識到同志電影也不過就是部普通的愛情片,而當從不再對同性愛情大驚小怪開始,也許才是真正的接納性少數群體的起點。 由塞浦路斯、希臘、義大利三地合拍的作品《我的意外男伴》,是一部不帶有強烈同志色彩的公路電影。 前希臘跳水冠軍維克特在祖母過世以後賣掉自己的獎牌踏上一段公路旅程,邂逅德國痞子背包客馬帝亞斯,兩人隨著公路驅車而行,逐漸從陌生到熟識,也打開維克特的內心。 旅行的意義? 也許這趟旅程未必要有意義.

  5. 2015年8月13日 · 我們從男男戀情相當著名的國王路易十四的肖像畫中發現,華麗的裙裝與蕾絲襪裝和高跟鞋,可說明當時對於同性戀的潮流是一種女性化的美。 而中國則是從古至今則有此習,名伶與貴族的私交更是多而不清,如以最近出版之漫畫邢大為例,孤貧而貌美可扮作女人吸引男人目光,都間接為同性戀者種下,宛如女性的因子。 因歷史之故,男同性戀常會被一般異性戀者想做是類似女人的男人。 而這種受異性戀男人喜好的同志類型也叱吒風雲了上千年之久,怎麼突然轉變為迷戀肌肉與陽剛男性的外貌呢? 這其實就是一種歷史的循環。 以設計史為例,設計的發展通常以理性和感性之間做出拉扯,如現代主義與後現代主義。 故同志圈內的喜好也如同此類一般,甚至轉變為更多的分嶺。 從女性化的男性轉向為陽剛的男性的喜愛,這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

  6. 2023年11月28日 · 雖然同性戀與異性戀不同,一般人常以為異性戀是正常、同性戀是不正常,一般看法裡就不太容易接受同性戀同性戀的人也就常自己組成小群體,更不願與人接近,與社會有了隔閡。 有的父母如果發現自己的小孩是同性戀,會覺得可恥,擔心小孩會被親友看成「不正常」,好像畸形兒一般。 同性戀不是畸形兒,他們也是人,但一般人總是戴著有色眼鏡來看,做父母的難免心理上會有壓力,有罪惡感,好像是自己沒教好,沒有好好導正孩子的性向,孩子才變成同性戀。 一位母親來找我,她有三名子女,都很優秀,都受高等教育。 但她發現大兒子帶回家的朋友,從沒有女孩子,而且最近常常帶回來的男孩子,竟然開始住下來。 那個母親原本想兩人是好朋友,也不以為意,只是偶爾發現他們會有親密動作,遮遮掩掩的不給她看見;後來,兩人摟摟抱抱乾脆也不避諱了。

  7. 2024年2月10日 · 除了與未婚夫出現的婚姻危機,帶有戀父情結的她同時得知孤身20幾年的父親有了心儀的對象何秀蘭(林美秀飾)。 在父親介紹了何秀蘭的存在不久後何秀蘭即捲入三宗女色騙財的謀殺案...。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