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 ,简称 全国政协 或 政协全国委员会 ,是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的全国性组织,是全国性政治协商与咨询机关。 第一届全国政协于1949年召开,现任的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于2023年3月就职。 目前,全国政协会议一般在每年3月召开。 全国政协会议闭会时,则由其产生的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 代为行使其大部分职权。 全国政协及其常务委员会在中国国内是地位仅次于 中共中央 、 全国人大常委会 、 国务院 的 机构 ,在對外交往上也承担与各国政党领袖和各界人士交流沟通的角色。 同时每年基本在同期召开的全国政协会议还与 全国人大 会议并称为“全国 两会 ”。 全国政协采取 协商民主 制和 民主集中制 。

  2. 2023年3月11日 · 全國政協常委名單出爐 16名港區委員當選. 全國政協十四屆一次會議選出政協第十四屆全國委員會299名常務委員。. 當中包括16名港區全國政協委員當選全國政協常委,分別是王惠貞、李家傑、吳良好、邱達昌、何超瓊、陳冬、陳馮富珍、林建岳、施榮懷 ...

  3.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组织。 中國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政治协商和咨询机关 [4] ;它不属于国家机构体系 [5] [6] ,也不是立法机关 [7] 。 現任委員為 第十四屆 ,於2023年3月就任 [8] 。 历史. 1945年 抗日战争 胜利后,1945年8月至10月國共 重慶談判 時, 中國共產黨 代表 周恩來 認為談判重點就是召開政治會議討論建國方案,便提出召集黨派會議的協定草案。 國民政府 代表 王世杰 不同意“黨派會議”的名稱 [註 1] , 赫尔利 提出“政治会议”名称,各方接受 [9] 。 张治中 在9月10日会谈中為充分尊重各方意願,提出在“政治會議”中加入“協商”二字,中共默認接受了這個建議。

  4. 2017年3月2日 · 人民政協全稱「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三句話概括:是中國人民愛國統一戰線的組織,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的重要機構,是中國政治生活中發揚社會主義民主的重要形式。 人民政協不是國家權力機關,也不是國家行政機關,而是政治協商機關。 毛澤東在《關於政協的性質和任務的談話提綱》中,對人民政協存在的必要性及為什麼不能變政協為權力機關等重大問題,都作了闡述:「人民代表大會是權力機關,有了人大並不妨礙我們成立政協進行政治協商。 各黨派、各民族、各團體的領導人物一起來協商新中國的大事非常重要。 人大的代表性當然很大,但它不能包括所有方面,所以政協仍有存在的必要。

  5.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十四屆全國委員會(簡稱全國政協第十四屆委員會或政協第十四屆全國委員會)由2,172名委員組成 [1],十四全國政協委員的任期為2023年3月至2028年3月。

  6. 2023年1月18日 · 新一屆全國政協委員名單出爐,名單共有1095人,本港各大地產商均有代表在內,包括連任的全國政協常委的長實主席李澤鉅、恒基主席李家傑,以及年屆七十歲的信和集團主席黃志祥;新世界執行副主席兼行政總裁鄭志剛、新地執行董事郭基煇、會德豐 ...

  7. 2023年1月18日 · 為期兩天半的全國政協常委會會議4日在北京開幕,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王滬寧主持開幕會,另一名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丁薛祥應邀出席會議並作報告。

  8. 其他人也問了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