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全港業主反貪腐反圍標大聯盟. 6,655 likes · 3 talking about this. 反圍標熱線2855 0444 /9711 4669 電郵:anti.bidrigging@gmail.com 反圍標大聯盟由多個 .

  2. 全港業主反貪腐反圍標大聯盟. 6,655 個讚好 · 1 人正在談論這個. 反圍標熱線2855 0444 /9711 4669 電郵anti.bidrigging@gmail.com 反圍標大聯盟由多個 全港業主反貪腐反圍標大聯盟

    • 7.2K
  3. 2015年7月6日 · 全港業主反貪腐反圍標大聯盟於今早舉行記招講述本港圍標趨勢及政府政策的失誤大聯盟發言人林卓廷直指政府過往做得太少做得太慢」,要求政府加強執法堵塞法例漏洞推行公眾教育宣傳向業主提供專業支援及成立樓宇維修監管局。 分拆維修項目 巧立名目. 大聯盟指出圍標集團的手法主要有兩種一是將維修項目斬件」,令業主感覺維修費合理相宜但實際上只是圍標集團巧立名目的技倆。 小業主有可能付上過萬元卻只換來局部的維修工程,例如只修理大廈喉管,而非一個整全的大維修工程。

  4. 昨日法官就沙田翠湖花園2.6億元天價維修工程圍標貪污案作出判刑痛斥大維修非大圍標無奈言猶在耳全港業主反貪腐反圍標大聯盟最近收到有小業主求助發現銅鑼灣的金龍大廈維修工程出現天價維修費估價由三年前的6000萬元增至現時的1.5億元

    • 疫下有法團拒開會 迅速簽天價工程
    • 區議員離職潮 造成監管真空
    • 政府應盡快修例堵漏洞 業主也要參與法團

    須知道,圍標的利潤相當高,估計一次屋苑維修,圍標集團可獲幾百萬甚至幾千萬元不等的利潤。相對其他偏門收入,圍標成本很低,因為內裏很有機會涉及專業人士,加上可能有管理公司職員參與,甚至與部分業主合謀,業主很難蒐證及揭發,遑論將他們繩之於法。同樣,因為利潤高、風險極低的關係,圍標集團過去只是潛伏着,等待「藥力」減弱後重新出發。當然,「病毒」亦在尋求變種,一旦再爆發「第二波」,業主就苦不堪言了。 在新冠疫情下,政府實施人群限聚措施,不少政府場地都關閉或不借出,導致不少業主立案法團未能如常舉行會議,大大減低屋苑管理的透明度,令圍標集團有機可乘。我們收到不少業主求助,表示他們的法團以限聚措施或找不到合適場地為理由,拒絕召開業主會議,從而拖延表決,令業主無法反對天價維修及不合理的工程。這些法團會趁拖延舉行...

    區議員一般會協助所屬選區的業主處理樓宇管理問題,可惜在現時的政治環境下,2021年有約七成區議員辭職或被取消議員資格,令樓宇管理出現監管真空,特別在舊區,業主多數為長者的唐樓,他們往往依賴區議員協助撰寫會議議程及會議紀錄,部分對樓宇管理有認識的區議員,通常都樂意出席業主立案法團會議,並會在合適情况下給予意見,協助業主監管樓宇的管理;特別是要處理大維修時,能夠有區議員出席法團會議,對圍標集團起了一定的阻嚇作用,區議員亦不會讓圍標集團在自己選區內任意妄為。 我們大聯盟感謝區議員過去的協助,借出人手及辦事處讓我們處理各區的大廈管理查詢。由於現在剩下的區議員寥寥可數,於是我們成立了「『解圍』—大廈管理Channel」網上平台,加強對業主的支援。然而,圍標集團似乎也看準這個缺口,加強力度出擊——過去半...

    面對「圍標第二波」來勢洶洶,業主及政府都不能坐以待斃。我們建議政府應盡快完成有關建築物管理條例的修例工作,堵塞現有法律漏洞,特別是針對大維修的決議,改善現有業主大會及授權書制度;要求業主立案法團增加對管理及帳目的透明度,並且對違規的法團委員和管理公司加強罰則。而物業管理業監管局亦應加快推出針對管理公司及物業經理人誠信和道德操守的工作守則,並要求他們嚴格遵守,一經確定嚴重違反守則,應以停牌作為罰則,除去這些害群之馬。屋宇署亦應檢討對工程顧問及工程承辦商的發牌制度,領牌或續牌應加入考慮相關顧問和承辦商過往有否涉及圍標的紀錄,以加強阻嚇。 「圍標第二波」肆虐,業主們更應醒覺,務必參與所有大廈維修工程的業主大會、查閱業主立案法團的帳目。面對「圍標病毒」,不可能只等待政府不知何時才推出的「加強劑」,業...

  5. 愈來愈多業主近期站出來反天價工程反圍標但現有法例下圍標根本不犯法競爭事務委員會指明年競爭法落實可打擊圍標等反競爭行為並會引入寬免政策鼓勵曾參與圍標的人自首

  6. 2016年5月15日 · 全港業主反貪腐反圍標大聯盟批評當局的建議只屬小修小補」,並無提出賦予民政事務總署執法權力也無引入更多刑事制裁形容經修訂的條例仍是無牙老虎」,對不法圍標集團難起阻嚇作用大聯盟發言人林卓廷指有大廈管委會主席及委員在收到業主要求下以缺席或其他理由拒開法團業主大會而相關管委會委員目前不會被追究令有關屋苑的圍標爭議問題一拖再拖若業主入稟土地審裁處由於訴訟耗時長維標工程在該段時間亦會繼續進行業主往往會因為怕訴訟麻煩及花費金額大而不欲入稟。 此外,據政府提交的文件,民政事務局擔心在條例中引入更多刑事制裁、交政府人員執法,將會令願意擔任法團義務工作的業主卻步。 但林卓廷建議,政府賦予民政事務總署執法權,由署方向相關人士發警告信,若對方拒絕執行《條例》上的要求,將可被檢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