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2年2月14日 · 明報專訊市區舊樓屢獲財團收購更帶挈業主大幅獲利離場其中鄰近太子的大南街122及124號上月獲財團以超過7000萬元購入一籃子舊樓單位當中有業主持貨不足4年帳面勁賺1.2倍

  2. 2024年4月23日 · 日本駐華大使館經濟部公使兼首席財經專員河邑忠昭於今年初發表題為用孫子和克勞塞維茨的兵法攻克保交樓」〉一文對理解當前內地提出設立全國性爛尾樓收購平台及其背後思路或許有幫助。 首先,什麼是「保交樓」? 這項政策是指面對民企開發商紛紛出現債務危機,內地政府為保障老百姓利益,要求出問題的開發商集中力量做好「保交樓」工作。 倘能實現的話,這對於那些擔心開發商因財困而沒法交樓的小買家來說,當然是一個德政。 河邑表示,日本沒有所謂「預約銷售(期房)」的商業習慣,基本是在「住房貸款放款、交納房款的同時來交房」;因此,在中國「房地產公司的信用風險(如爛尾樓風險)由購房者承擔,而日本是由向該公司融資的金融機構來承擔」。

  3. 2024年5月1日 · 明報專訊市區重建局昨日向九龍城衙前圍道賈炳達道發展計劃內的物業業主發出收購建議向受影響合資格住宅自住業主提出以實用面積呎價14,599元收購物業屬過去7年最低。 消息人士稱,該價錢是同區7年樓齡的「假設重置單位呎價」,已反映樓市最新變化影響。 有測量師表示,今次市建局建議收購價反映市價,已參考目前市况,認為對受影響業主仍具一定吸引力。 涉衙前圍道/賈炳達道項目. 市建局早於2022年5月公布開展衙前圍道/賈炳達道發展計劃,已做凍結人口調查。 項目總面積37,061平方米,涉3個地盤,包括毗連賈炳達道、龍崗道、衙前圍道及侯王道(但不包括衙前塱道56至66號「御門‧前」),以及太子道東、打鼓嶺道休憩花園等地區。

  4. 2021年5月3日 · 2021年5月3日星期一. 退休綢繆. 財富管理. 上一篇. 舊樓等收購先要買啱樓. 【明報專訊等待收購重建是舊樓投資的一大價值不少長者或退休人士堅持持有老舊物業除了因為感情使然不少也抱着終有一天會等到發展商或市建局垂青的心態。 信達興業董事陳智鑾表示,舊樓被收購有很多需要注意的事項,即使給看中但萬一價錢談不攏而要跌入強拍程序,更是耗費心力及金錢的過程,未必人人應付得來。 明報電子報訂戶登記. 如要讀取全文,請 按此訂閱或續訂 明報電子報服務。 現有訂戶請 按此登入 。 一個帳戶,即可穿梭三大平台——智能手機、平板電腦、桌上電腦,盡覽收費內容。 《明報電子報》功能: 今昔明報: 每日報章內容及昔日報章新聞* *桌面網頁版:最近10年. 《明報新聞》APP最近3年.

  5. 2022年4月30日 · 明報專訊有投資者收購油麻地近港鐵柯士甸站一帶舊樓物業資料顯示油麻地廣東道538號全幢上月中以6600萬元易手登記買家為PROFIT JET HOLDINGS LIMITED,該公司董事為盧雪兒(LO YUET YI)。 原業主1994年底以2000萬元購入全幢物業,持貨逾27年,帳面獲利4600萬元或2.3倍。 翻查資料,盧氏早前以1.92億元購入毗鄰四海玉器中心全幢,兩地盤面積合共約3300方呎,預計以地積比9倍作商住發展,可建樓面約3萬方呎,每方呎樓面地價約8600元。

  6. 2021年9月3日 · 明報專訊九龍市區舊樓屢獲財團收購帶挈部分業主勁賺其中恒和集團0513最新以1.853億元收購逾60年樓齡的九龍界限街164號及164A號共6個單位包括以3200萬元向藝人兼電視廣播0511副總經理綜藝音樂製作及節目曾志偉及相關人士收購的一個地下物業帶挈他19年間帳面勁賺2780萬元或6.6倍。 明報電子報訂戶登記. 如要讀取全文,請 按此訂閱或續訂 明報電子報服務。 現有訂戶請 按此登入 。 一個帳戶,即可穿梭三大平台——智能手機、平板電腦、桌上電腦,盡覽收費內容。 《明報電子報》功能: 今昔明報: 每日報章內容及昔日報章新聞* *桌面網頁版:最近10年. 《明報新聞》APP最近3年. 《明報電子報》APP:最近30天. 原版上載: 每日報章原版及昔日報章原版**

  7. 舊樓強拍條例於1999年6月實施發展商或大業主若擁有地段八至九成業權可向政府申請強制售賣令以便重新發展土地審裁處會考慮樓宇樓齡及維修狀况決定是否接受申請申請人亦須證明已採取合理步驟但仍未能收購餘下業權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