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類風濕關節炎的病徵,可隨著病情狀態而持續反覆,若病情得到控制(緩解期),病徵會減退;相反若病情惡化,病徵會加劇。 亦有部份嚴重患者的病情,長期處於活躍期中,病徵可令關節及其他部位嚴重受損。

  2. 2018年7月15日 · 類風濕性關節炎為一種免疫系統疾病,好發於中年女性,其中又以30~50歲居多。但由於初期症狀不具特異性、治療不易,亦常被誤認為痛風或退化性關節炎等症狀。

  3. 2021年10月22日 · 類風濕關節炎的主要病徵都是對關節的影響,而且通常為「對稱性」,即患者身體左右兩邊的關節,會同時出現病徵和感到痛楚;亦有機會出現「晨僵」,指患處在早上感到特別僵硬,可能維持數小時。

  4. 2020年4月11日 · 大多早期類風濕關節炎的病人徵狀並不明顯,醫生會先了解患者晨僵程度,還有其關節紅腫、疼痛等臨床表徵是否持續發炎,方可確診類風濕關節炎類風濕關節炎 早期徵狀不明顯

  5. 特徵. 患上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手部. 它的徵狀是多個不同的關節於同一時間發炎使到軟組織腫脹痛楚(多 關節炎 )。 受影響的關節在開始時是不對稱的,在病勢發展時會逐步變為對稱。 關節的痛楚會隨關節的運動而改善,在早上,關節會堅硬約一個小時。 因此,類風濕性關節炎引致的痛楚在早上會較其他 關節炎 的痛楚厲害。 病勢會繼續發展至關節表面侵蝕及破壞,造成肢體畸形。 手指一般會偏向小指(即 尺側彎曲 )及呈不自然的形狀。 典型的類風濕性關節炎畸形是 鈕釦畸形 (即 近端指骨間關節 的過度屈曲及 遠端指骨間關節 的過度伸直)、 鵝頸畸形 (近端指骨間關節的過度伸直及遠端指骨間關節的過度屈曲)。 拇指可能會發展成Z形拇指畸形,即 掌指關節 的固定性屈曲及 關節移位 ,令手部形成正方形狀。

  6. 早期類風濕關節炎最常出現於手腕及手指第一、二節的關節,病徵包括痛楚、發熱及腫脹等,且往往是對稱出現(如左右手同時出現相同病徵)。 其他典型的徵狀還有早上關節僵硬(晨僵)情況、容易疲倦及持續低燒等。

  7. 2023年12月14日 · 風濕性關節炎主要的特徵是四肢關節滑膜的慢性發炎,早期症狀以關節腫脹及疼痛為主,且多為對稱性;隨著病程進展會逐漸侵蝕軟骨及硬骨,最終造成關節的變形及功能喪失。

  8. 類風濕性關節炎 是一種慢性(長期)疾病,大多數情況下影響關節,例如腕關節、手、腳、脊柱、膝蓋和下頜。 類風濕性關節炎造成的炎症可導致關節: 疼痛。 腫脹。 僵直。 喪失功能。 因為是免疫系統攻擊健康的關節組織,類風濕性關節炎是一種 自身免疫性疾病 。 正常情況下,免疫系統幫助保護身體免於發生感染和疾病。 類風濕性關節炎可能讓您感覺異常疲倦,偶爾會發燒,而且食欲下降。 類風濕性關節炎還可能造成心、肺、血液、神經、眼睛和皮膚的其他醫療問題。 治療可以幫助患者過上充實的生活。 哪些人會患上類風濕性關節炎? 某些風險因素會增加患上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機率。 這些風險因素包括: 年齡。 類風濕性關節炎可見於所有年齡;但患病風險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增加。 性別。 與男性相比,類風濕性關節炎更常見於女性。

  9. 甚麼是類風濕關節炎?. 類風濕關節炎 (Rheumatoid Arthritis),是一種慢性炎性疾病,其病因是免疫系統過度活躍,釋放發炎因子攻擊關節組織,導致關節僵硬、腫漲、疼痛甚至變型,患者的活動能力因而大受影響。.

  10. 類風濕性關節炎的命名由來,是因其「症狀類似 風濕熱 」,也引起皮膚紅腫、關節疼痛,卻不會發燒,且影響關節的嚴重度遠超過風濕熱。 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成因不明,但和 基因 與環境因素有關。 作用機制包括了身體的 免疫系統 攻擊關節,造成關節囊的發炎與增厚,通常也會影響到 骨頭 和軟骨 [1] 。 診斷方式大多根據病患的身體表徵與症狀 [2] 。 X光和實驗室測試可以協助診斷或排除一些相似的疾病 [1] 。 如 紅斑性狼瘡 、 乾癬性關節炎 ,和 纖維肌痛 等疾病可能會有類似的症狀 [2] 。 治療主要針對改善疼痛、減少發炎以及改善全身機能。 適當的休息及運動、使用 夾板及背帶 (英語:Orthotics) 或輔具等皆能幫助治療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