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2年2月14日 · 美國一名 80 歲老婦人被一名男子綁架,並挾持長達 17 小時。. 最後竟憑藉 Wordle 發現此情況,成破案關鍵。. 80 歲老婦人 Denyse Holt (CBS Chicago 片段截圖). 美國芝加哥有一名患有精神病的 32 歲男子 James H. Davis III,潛入 80 歲老婦人 Denyse Holt 的住所,並 ...

  2. 2024年5月28日 · 元. 警方破獲一宗涉及網上購物平台 Carousell 騙案,共有 12 名受害市民,損失貨物總值約 71 萬元。. 案件中最昂貴的是一隻價值約 18.5 萬元的勞力士手錶。. 騙徒假冒買家,以空頭支票騙取受害人的貴重物品。. 目前 3 名涉嫌串謀行騙的男女已被警方拘捕。. 警方 ...

    • 股評人亂咁嗡 財經節目瞬變綁架直播
    • 笑位多多夠盞鬼 毫無應有懸疑驚悚感
    • 劇情流於煽情大灑狗血
    • 總結:「故事不算好吸引 當笑片睇都 Ok」

    簡單的介紹一下它的劇情:故事講述財經電視節目主持人 Lee 其節目「錢作怪」(Money Monster) 透過內幕消息而知名。然而其中一位聽眾 Kyle 因聽信了 Lee 而「訓身」買入科技股,結果賠上了整副積蓄;他帶了一枝槍和炸彈來到直播室,脅持所有工作人員,包括導演 Pat­ty 。 Kyle 在電視上的綁架直播引起了全球觀眾注意,而 Patty 跟 Lee 則在安撫 Kyle 之餘,同時找出這次股壇離奇爆破背後的秘密。

    預告中充滿著懸念和壓迫感,剪接得非常緊湊;不過當正式看電影時卻發現不是那麼一回事。Kyle 這個角色在預告中雖感覺偏激卻清楚自己的行動,但實際上卻是一個沒有真正計劃﹑傻頭傻腦,純粹賠上身家而來找晦氣的散戶。預告中的緊張刺激,實際在電影中被各種笑點拆開。笑位的安排的確在一部懸疑電影中有點多,即使再搞笑,完全破壞了應有的懸疑氛圍。即使笑點確實不錯,筆者自己也很喜歡,只可惜這部是懸疑電影,會給人感覺定位上「兩頭唔到岸」的問題。

    搞笑是好是壞就真的好見仁見智,但劇情太過煽情灑狗血就難免令人大翻白眼。 (劇透來了!) Patty 作為導演,有著「只要直播繼續,就要堅持下去」的精神其實並無不妥;但 Lee 在被綁架前被塑成一個玩世不恭的形象,做財經節目卻只求娛樂效果,而在被 Kyle 綁票後則一百八十度轉變,甚至協助他一起找尋這次股壇背後的真相,嗯 …… 不過這個轉變其實有稍為鋪排,所以也不至於過份煽情。 最令筆者翻白眼的應該會是 Diane 這個角色。她作為被控訴公司的通訊主管,也是 CEO 亦即 Walt Camby 的情婦,然而她卻突然有著不理一切尋求真相的火,揭破今次秘密。她既與 Lee 和Patty 都不相熟,又是其公司 CEO 的情婦,電影原本又沒有刻意描繪她成非常有正義感的角色,難免令人覺得她如此積極主動有...

    要說好看,確實稱不上好看,即使過去同樣以華爾街作題材的電影,不少都會較這部出色;但若然純以輕鬆娛樂效果去評的話,其實《華爾街綁架直擊》尚算做得不錯。故事不算吸引和刺激感不夠確實對這部以懸疑為題的電影扣了不少分,但各式各樣的笑點卻為它作為娛樂電影加了不少分。若然你是想「輕輕鬆鬆睇下戲」或者「Why so serious?」的觀眾,這部的班底蠻適合;但如果你是看了預告,覺得會很緊張刺激,就不太推薦這一部了。

  3. 2022年7月21日 · 法改會電腦網絡罪行小組委員會成員陳政龍解釋,此做法是因為難以證明涉人士的意圖,另取覽數據後意圖作其他犯罪活動,應構成加重罪行。 至於「管有用作犯罪的器材或數據罪」,如加入通訊軟件 WhatsApp、Telegram 群組,有機會包含犯罪討論,陳指 ...

  4. 2024年6月2日 · 上海青浦法院在判決書提到,張女士未能提供任何證據,證明涉車輛確實存在煞車失靈故障。 張女士在無任何客觀依據證明,涉車輛存在煞車失靈的情形下,貿然進行中行為,構成了誹謗行為。

  5. 2022年5月6日 · 被捕男子現獲准保釋候查,並須於五月中旬向警方報到。. 案件現交由網絡安全及科技罪案調查科接手。. 發於周二(3 日)凌晨零時,無綫新聞流動應用程式在 21 分鐘內連續發出 23 個內容異常的通知訊息,內容包括「比家超见记者」、「坚持一国两制 ...

  6. 2020年1月21日 · A. 分享. FBI 早前在一次國際執法行動中,搗破和關閉了專門售賣個人私隱的網站 WeLeakInfo,該網站將以往過萬次資料外洩收集得來的個人資料出售。 荷蘭和北愛爾蘭警方在行動中拘捕了兩名懷疑與網站有關的 22 歲男子,而 FBI 和歐洲警方合作下,則將網站移除並顯示扣押通知。 網站 WeLeakInfo 宣稱擁有 120 億個用戶名稱和密碼,全部由不同公司或網站,約 10,300 次資料外洩中取得。 網站將資料分門別類成易於搜索的資料庫,讓用戶透過搜尋某人的電郵地址,找出該人的姓名、電話號碼、密碼和 IP 地址等。 網站的收費相當低廉,只需 2 美元就能取用資料庫內的所有外洩個人信息。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