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北洋水師是 清朝新式海軍 四支艦隊中規模最大、投資最巨者,規模一度號稱 [1] 為世界第八、亞洲第一 [2] 。 但 北洋大臣 兼 直隸總督 李鴻章 與北洋水師提督 丁汝昌 對現代海戰的殘酷性缺乏認識,李鴻章的政敵 戶部尚書 翁同龢 不給北洋艦隊撥款購買新艦與砲彈,及清政府內部存在的貪腐問題,導致這支清政府傾全國之力打造的近代化軍隊在 甲午海戰 中全軍覆沒。 [3] 發展歷史 [ 編輯] 平遠 是北洋水師首次自行設計建造之全鋼甲軍艦,也是19世紀末 中國 造船工業的巔峰之作。 (圖為黃海海戰後之平遠艦,艦身彈痕累累,被擊毀的主砲炮罩未來得及修復,只以帆布暫時遮護) 1860年代,中國 洋務運動 展開。

  2. 北洋水師是 清朝新式海軍 四支艦隊中規模最大、投資最巨者,规模一度號稱 [1] 為世界第八、亚洲第一 [2] 。 但 北洋大臣 兼 直隸總督 李鴻章 與北洋水师提督 丁汝昌 对现代海战的残酷性缺乏认识,李鴻章的政敵 戶部尚書 翁同龢 不給北洋艦隊撥款購買新艦與砲彈,及清政府內部存在的貪腐問題,导致这支清政府倾全国之力打造的近代化军队在 甲午海戰 中全军覆没。 [3] 发展历史. 平遠 是北洋水師首次自行設計建造之全鋼甲軍艦,也是19世紀末 中國 造船工業的巅峰之作。 (圖為黃海海戰後之平遠艦,艦身彈痕累累,被擊毀的主砲炮罩未來得及修復,只以帆布暫時遮護) 1860年代,中國 洋務運動 展開。 1874年, 日本 以「保衛當地僑民」為藉口派兵登陸 台灣 ,清兵以僅有之戰船赴台將其驅逐。

  3. 参见. 北洋海军. 北洋政府 時期的 中華民國海軍 ,也稱 北洋海 、 北洋政府海軍 。 歷史. 1914年中華民國艦船識別圖. 辛亥革命 爆發之際海軍軍官多支持革命政府,沒有意願保衛清廷,最後清朝建立的海軍包括器物及教育人才大部分都順利轉移給了中華民國,不少由清廷開辦的海軍學校訓練出的海軍軍官均繼續向易幟後的政府效命。 中华民国建立后,由于经费不足、军阀混战,使得中华民国海军发展进入停滞期。 同時 孫中山 領導的國民黨政府以 護法運動 為號召多度策反北京政府的海軍改幟,更加劇海軍內部的分裂狀態。 期间由于中华民国参与 第一次世界大战 成为戰勝國,使得当时海军获得第一批 战舰 ,但因中國陷入南北內戰,1918年後世界各國決定對中國實施軍武禁運,海軍建軍進入死寂狀態。

  4. 1 天前 · 豐島海戰和黃海海戰兩次遭遇日本聯合艦隊北洋艦隊被擊沉多艘大型艦艇,但未能擊沉一艘日艦,福龍號僅有的一次魚雷攻擊也未收戰果。

  5. 北洋軍 又稱 北洋新軍 、 北洋政府軍 ,為 中國 清末至民初之國防軍。 其源自 清朝 在 甲午战争 后由 袁世凱 編練的 新軍 ,為 中國 第一支近代化 陸軍 。

  6. 中華民國海軍部. 編制 [ 編輯] 1912年北洋政府設中華民國海軍部,統轄的艦隊有 [2] : 中華民國海軍第一艦隊: 海圻 、 海容 、 海籌 、 海琛 、南琛、鏡清、飛鷹、永豐、永翔、舞鳳、聯鯨、豫章、建康、同安、福安,共15艘. 中華民國海軍第二艦隊. 中華民國海軍練習艦隊:應瑞、肇和、通濟、建安、建威、楚同、楚有、楚豫、楚謙、楚觀、楚泰、江亨、江元、江貞、江利、江昆、江犀、湖隼、湖鶚、湖鵬、辰字、宿字、列字、張字,共24艘. 1926年北洋政府中華民國海軍部統轄的艦隊有: 中華民國海軍第一艦隊. 中華民國海軍練習艦隊. 渤海艦隊(在 山東 沿海) 東北海防艦隊(在 遼東半島 沿海) 1927年中華民國海軍部撤銷,改立海軍署後,北洋政府統轄的艦隊有:

  7. 定遠號 是 清朝 海軍艦隊 北洋水師 的 戰艦 之一,其同型艦( 定遠級鐵甲艦 )為 鎮遠號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