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宗罪是作家蜘蛛写的系列悬疑小说,书籍根据真实案例改编而成,涉案地名人名均为化名 。前传作品《罪全书》(《宗罪前传》) 后续作品《宗罪1》、《宗罪2》、《宗罪3》、《宗罪4》、《宗罪5》、《宗罪6》《宗罪7》已经出版。 由宗罪系列改编的同名网剧已于2016年7月27日播出。

  2. 东方寒月,唐家三少(张威)作品《天 变》小说的女主之一,玄天大陆上玄天宫的宫主,与周维清孕有一子 ... 第、十一件: 长七米的屠龙神枪 折叠 其它 近战:铁板桥、投技 魔龙变:暗黑魔龙真身 其它:精神力、飞行、光剑、光盾、传音、自我治疗、圣力 ...

  3. 珠海市,珠海,广东省地级市,地处北纬21 48′~22 27′、东经113 03′~114 19′之间。 位于广东省珠江口的西南部,东与香港隔海相望,南与澳门相连,西邻江门市新会区、台山市,北与中山市接壤。设有拱北、九洲港、珠海港、万山、横琴、斗门、湾仔、澳跨境工业区等8个国家一类口岸,是 ...

  4. 3. 4. 5. emoji,emoji(日语:絵文字、えもじemoji)是一种视觉情感符号,来自日语词汇“絵文字”,在中国通常叫做“小黄脸”。. 其可用来代表多种表情,如笑脸表示笑、蛋糕表示食物等。. emoji最早由栗田穰崇创作,并在日本网络及手机用户中流行。. 自苹果公司 ...

    • 概览
    • 建制沿革
    • 行政区划
    • 地理环境
    • 自然资源
    • 区域人口
    • 区域经济
    • 社会事业
    • 历史文化
    • 风景名胜

    海珠区是广东省广州市的老四区之一,在广州市珠江的南面,古称江南洲,广州人称其为"河南",处在广州市的中部,由珠江水系广州河段前后航道所环绕,是四面环水的天然良壤。海珠区风景秀丽,气候宜人,是一个素有广州"南肺"之称的绿色岛区。

    2005年12月31日起,海珠区辖18个行政街道:赤岗、新港、滨江、素社、海幢、凤阳、龙凤、沙园、瑞宝、江海、南华西、南石头、江南中、昌岗、南洲、琶洲、官洲、华洲。

    中华人民共和角沿氧级找知我资白罗国建立后,广州市政府于1950年7月,早环认著将原海珠区城区部分的3个区(蒙圣、洪德、海幢)合并,成立河南区人民政府。以后30年间,其称谓多次变动,1980年7月称海珠区人民政府至今。[1]

    •1991年,全区共有19个行政街、1个镇,设303个居民委员会、18个村民委员会。19个街道是赤岗、新港、晓港、小港、江南中、滨江、素社、纺织、基立、宝岗、跃龙、二龙、海幢、南华西、洪德、凤凰、沙园、士昌岗中、南石头,1个镇是新滘镇。新滘镇设18个行政村:联星、石溪、五凤、瑞宝、三滘、沥滘、凤和、东风、红卫、龙潭、土华、小洲、赤沙、北山、仑头、琶洲、黄埔、官洲村。

    •1991年7月,新滘镇从凤和村划出一部分成立桂田村;1996年8月,增设石基村。

    •1996年9月,成立凤阳街道办事处,下罪短便设15个居民委员会。

    •1998年7月,行政街调整为12个:赤岗街、南石头街专息走红六威、新港街、沙园街行政区域不变;凤阳街行政区域扩大至整个五凤村;宝岗街、海幢街、跃龙街合并,取名海幢街;南华西街、洪德街合并,取名南华西街;纺织街、滨江街合并,引尼取名滨江街;基立街就洋础渐善快低这草、素社街合并,取名素社街;小港街、江南中街合并,取名江南中街;昌岗中街、晓港街合并,取名昌岗街;凤凰福际巴工街、二龙街合并,取名龙凤街。调整街道行政区域后,行制汉不样破了及封族政工作按属地管理。五凤村划归频营入况胞时呀大色领凤阳街管理;联星村下属28个经济社,行政正耐工作属所在街道管理,联星村合作经济归口区乡镇企业局管理。是年12月,成立瑞宝街,管辖新滘着味听范孔注镇的瑞宝村和瑞宝第一、第二居民委员会。

    •1999年1月,成立江海病夜序业故些装街,管辖新滘镇的红卫村和大塘、新村、台涌、石榴岗4个居民委员会。

    •截至200吃0年,全区共有14个行政街、1个镇,设389个居民委员会、20个村民委员会。

    海珠区海珠器划罗斗够尽士须盟逐区位于广州市区南部,四面为珠江广州河段环抱,北部与荔湾区、越秀区、天河区隔江相邻,东部、西部、南部分别与黄埔区、番禺区相望。区域的主体为海珠岛(河南岛),此外还有官洲岛和丫髻沙岛。

    海珠区气候属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由于濒临南海,受温湿的养优告构病杆探油全热带海洋气团影响,具有雨地八破批义量充沛、光照充足、温暖湿润、全年温差较小、干湿季节明显的气候特征(本节采买厂谁触措针同实测数据资料均取自番禺区,因两区气候有较大的相似性)。[2]

    一、日照

    海伯西士免入仍货示流珠区位于北回归线以南,一年中太阳先后2次直射,因此光热资源充足。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503.6小时,年日照率34%。日照时间下半年大于上半年,其中10月最长,平均为180.1小时,3月最短,平均为55.6小时。

    二、气温

    年平均气温为22.4℃,最热月为7月,平均气温为28.7℃,最冷月为1月,平均气温为14.0℃。1991~2000年极端最高气件协为措色厚同促够兰煤温为37.3℃,极端最低气温为0.0℃。由于受城市“热岛效应”影响,东北部人口稠密区比东南部果林区酒外乐思搞台没耐香器气温要高。

    折叠 森林植被

    海珠区区内的森林植被主要是分布在村落附不示井近台地上的杂木和人工栽种的马尾松林、小叶桉林、台湾相思林、竹林和一些被称作“风水林”的树木。[3] (一)杂木林 这类林木主要生长在漱珠岗低缓岗地和台地上,是以常绿阔叶树为主的次生林。树种主要是潺胶木、破布叶、阴香、朴树、盐肤木等。也有一些人工栽培的凤凰木、银合欢等乡混生,林下灌木有九节木、算盘子、罗伞树、了哥王、黑面神等。草本植物有土牛膝、地胆头、野苋、凤尾蕨、肾蕨等。一些古老的村边林多作为“风水”树保护下来,林相较密。 (二)马尾松林 主要分布在仑头、北山等岗地。乔木以马尾松为主,林下灌木稀疏,以桃金娘、野牡丹、白背叶、算盘子、黄牛木等为主。草本植物常见的有芒箕、鹧鸪草、野古草等。 (三)小叶桉林 主要分布在北山、黄让埔、赤沙等岗地,林下灌木主要有桃金娘、岗松、梅叶冬青、山芒麻、金缨子等,草本植物有咸虾花、鬼针草、鸭嘴草、狗尾草等。 (四)台湾相思林 主要分布在琶洲、石榴岗等岗地。林下灌木有山芝麻、马缨丹、排钱草等,草本植物提帮急占在即有马鞭草、土荆芥、海芋、蟋蟀草等。 (五)竹林 主要分布于赤沙、北山、仑头、官洲、琶洲、红卫、凤和、石溪等村,其中以赤沙、官洲较绝接比多。常见的是粉单竹、勒竹、撑篙竹、青皮竹等。此外,晓港公园竹树品种达103种。

    折叠 庭园植被

    主要有乔木树种榕树、大叶榕、木棉、南洋杉、樟树、阴香、凤凰木、白兰花、木麻黄、桉树、紫薇、肢肠树、假槟榔、南洋楹、石粟、罗汉松等。灌木主要有桂朝征白备掉配治期花、茶花、含笑、黄蝉、大红花等20多种。草本六线报花卉有长春花、金粟兰、兰花、龙吐珠、五色椒、百日红他片概满死异供喜、夜合、秋海棠、仙人掌等。藤本植物有爆仗花、绿萝、使君子、爬墙虎、夜来香等。海幢公园和晓港公园等花圃还盛产鲜花和盆景。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建立,海珠区的人口数量变化比较大。1990年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时全区总人口为776679人,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时全区总人口为1237273人,10年间共增460594人。

    折叠 综述

    1希大991~2000年,海珠区经济建设始终保持在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轨道上,工农业和商业服务业都得到长足发展。1991年,全区国内生产总值7.95亿元、工业总产值10.57亿元、农业总产值1.66亿元;截至2000年,全区国内生产总值56亿元、工业总产值41.42亿元、农业总产值1.98亿元。经济的持续发展,为全区获具急百帮于无旧钟练各项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剂究燃天弱城济孔之态强有力的保证。[4]

    折叠 农业

    顾关1991~2000年,云范迫乡谁坚本他体因区农业生产主要集中在新滘镇。由于实施“科技兴农”,推广果菜权洲附语巴苗轻计优良品种,发展“无公害蔬菜”生产和科学养殖,在农业本生产可用土地不断下降的情况下,蔬菜、水果、禽畜和水产品的生产取得丰产,新绝的愿且湖酒它测元致滘镇是市农副产品基地之一。2000年,蔬菜总产量5.8万吨,水果总产量1.2万吨,牛奶产量7214吨,“三鸟”出栏量19.7万只。其中凤和韭黄、新滘豆苗、泉塘芥蓝等优质蔬菜及石硖龙眼、尚书怀荔枝、红嘴鸡心黄皮等优质果品每年大量出口。 果园主要分布在辖区东部和东南部,在新滘业弱地抗九跳四伯为镇的瑞宝、东风、土华、小洲、官洲、仑头、是修周乱命口道资音毛北山、龙潭、黄埔、琶洲、赤沙等村,连绵不断,新滘镇素有“岭南佳果之乡”的美誉。栽培的果树主要有杨桃、荔枝、龙眼、香蕉、甜橙、番石榴、黄皮、木瓜、菠萝、乌榄、柿、李等。

    折叠 工业

    1991~2000年,区工业经济经历了高速增长和在调整中稳步发展历程。1991~1994年,城区工业继续处于高速增长阶段,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达50.4%,1993年达到最高峰,为72.9%(按可比价计算)。1995年,城区工业进入调整时期,增长速度明显放缓,1996年罕有地出现负增长。1995~2000年,工业总产值平均增速为11.1%(按可比价计算)。 1992年,区委、区政府为改变区街工业规模过小的局面,提出大力发展规模经济的战略思想。各街道迅速掀起上大项目、办大企业的热潮。到1993年,全区工业系统中上马和试投产的年产值超千万元项目有30个以上(含达亿元项目8个)。其中城区工业系统规模项目有PP万用瓦通塑料板、避雷器、PVC印刷收缩薄膜、特种印刷、ABS箱包、通信电缆、冷媒罐、穗海喷涂、椰汁饮料、传真机等。后由于技术、资金、人才、管理等因素限制,部分项目失败,有些街道因此背上沉重的债务负担。 为将区街工业迁出“横街窄巷”,1992~1995年,各街兴建一批工业小区,合计占地面积24万平方米,主要分布在燕子岗、石溪、南洲路、琶洲村、大干围及番禺市、白云区等地。 其中最具规模的是南华西第五工业区,位于工业大道南大干围38号,占地140亩,截至2000年,建成标准厂房13幢约14万平方米、员工宿舍4幢约2万平方米,集团下属企业23家和招租引进12家私营企业进驻,其中有广州市特种变压器厂、广州华盛避雷器实业有限公司、南华工商贸易公司、广州市恒晖实业有限公司等骨干企业,成为南华西经济发展的重要基地。该区共有员工3000多人,其中外来员工2200人,2000年被定为市外来人口管理工作示范点。 1995年,区工业系统着力推进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实施“抓名牌、促效应,抓科技、促水平,抓重点、促全局,抓投入、促产出,抓改革、促发展”的“五抓五促”思路,达到“紧中求活、稳中求进、加强管理、有效增长”。是年,南华西集团公司被市政府确定为重点扶持的大型企业集团之一。1996年,全区工业积极推进名牌战略的实施。一是创名牌。共6种产品获省、市名牌产品称号,其中城区工业有4种,分别是南华西中央空调设备有限公司的ZK系列组合式空调机组、华盛避雷器实业有限公司的南华西牌6~22kV金属氧化物避雷器、广东阿波罗洁具有限公司的阿波罗牌电脑蒸汽房以及特种变压器厂的山海牌树脂绕注干式变压器。其中山海牌树脂绕注干式变压器还获得省名牌产品称号。获得省、市名牌产品称号数量居全市8个老区之首。二是靠名牌。20世纪70~80年代,区原有不少企业是市缝纫机、自行车公司的配件厂家,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这些企业积极向新兴的名牌产品、企业靠拢,及时从加工缝纫机、自行车零件向加工摩托车、汽车配件转、投产。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00年,区内生产摩托车、汽车配套产品的企业有40余家,其中具有一定规模和加工技术水平的有16家,年产值达3.1亿元,创利税超过2000万元。 1999年,区工业局建立重点工业企业跟踪制度,每年定出30家左右的区重点企业进行重点扶持和服务。是年确定29家重点企业,占全区工业企业数量的2%左右,但工业总产值、利润、上缴税金却分别占全区工业企业的42.4%、41.1%和50.0%。重点企业中属城区工业的约占60%。经过几年的培育,重点企业的规模不断壮大,技术创新能力不断提高,产品市场占有率也不断扩大,在区工业经济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2000年,区科技园作为高新技术产业的承载体已初具规模,并成功引入广州市精工电子有限公司项目。华盛避雷器公司等5家企业被认定为市的高新技术企业。此外,出现大元实业有限公司的新产品技术研究所等技术创新机构,以及海华空调设备有限公司项目内部招标制等形式的企业内部技术创新机制。技术创新活动促进了城区工业产品结构的调整和行业结构的优化,提升了产品的技术含量,涌现出一批技术含量和附加值较高并具有一定影响力和竞争力的产品。新技术研究院的高科技电子通信产品、特种变压器厂的干式变压器、华盛避雷器实业有限公司的避雷器、第一水泵厂的水泵、阿波罗洁具有限公司的休闲洁具等产品的出现和不断更新、提高,改变了区终端产品少、技术含量低的情况。

    折叠 教育事业

    20世纪90年代,海珠区的教育事业有了较大的发展。1993年,被评为“广东省扫除青壮年文盲达标区”;1994年被评为全国“普九”(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先进区和广东省、广州市特殊教育先进区;1998年,区属公办中小学全部通过广东省中小学等级评估管理办法规定的“达标学校”评估验收。 1991~2000年,被评为省一级学校(园)的有:市第五中学、同福中路第一小学、万松园小学、区实验小学、宝玉直街小学、晓港中马路幼儿园。被评为市一级学校的有:南武中学、市第九十七中学、前进路小学、昌岗中路小学。被评为区一级学校的有:鹤鸣五巷小学、土华小学、滨江中路第二小学、大江苑小学、滨江西路第一小学、后乐园街第一小学、五凤小学、江南新村第一小学、劬劳小学、江南新村第二小学、昌岗东路小学、宝贤大街小学、劬劳中学。 区内适龄儿童全部入学;初中教学质量比前有所提高,初三升高中考试平均分在全市排名中名列第五名,合格率第六名。2000年高考544人上本科线,比上一年增长17%,是广州市目标预测值的1.71倍(1999年1.23倍),933人上省大专线,比上一年增长19%,是广州市目标预测值的1.87倍(1999年是1.34倍)。市第五中学、南武中学、市第九十七中学和市第四十一中学,都获得广州市高三毕业班工作一等奖。[5]

    折叠 文化艺术

    海珠区海珠区的文化工作在坚持“两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继续落实广东省《南粤锦绣工程》和广州市《金穗工程》发展文化事业的各项要求,较好地完成了《海珠区“八五”“九五”文化建设计划》的主要任务。于1995年被评为“全国文化模范区”,1997年区文化局被评为市“扫黄打非、社会文化管理先进集体”;1998年被评为首批“广东省实施《南粤锦绣工程》文化先进县(区)”和市“群众文化模范单位”称号;1999年区图书馆被评为“国家一级图书馆”、“广东省文明图书馆”,区文化馆被评为“省一级文化馆”,南华西街文化站被评为“广东省十佳特级文化站”;区文联先后在省文联及全国文联工作研讨会上介绍经验。全区文化事业的发展进入新阶段。[6]

    折叠 文物古迹

    在工业大道与昌岗交界处、同福路海珠区少年宫对面分别发现恐龙蛋片化石,对研究海珠区的地质地貌、矿产资源以及史前生物史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1954~1955年,在新港西路的中山大学校园内红岩土岗出土属于新石器时期的石斧等物,证明广州河南(今海珠区)范围内早有人类居住。1996年7月,在海幢公园南门西侧发现的汉代瓦窑遗址,可证明海珠地区早在汉代就有手工业。20世纪五六十年代在区内数处出土汉墓45座,墓中各类文物也可见今海珠地区在汉代社会经济的发展。明代至民国时期的区内文物建筑,反映了海珠地区建筑艺术及社会发展的文明史。 从现存的旧址、名人故居、纪念雕塑,充分反映区内人民可歌可泣的光荣革命传统和敬仰先贤的优良传统。这些名胜古迹已成为海珠区爱国爱乡教育的基地,也是吸引旅游者的可贵资源。

    折叠 将军庙

    将军庙清代,河南有天后庙、关帝庙等颇有声名,但至当代均已毁。倒是一座纪念勇卫乡梓义士的“将军庙”至今犹存。此庙位于二龙街(今属龙凤街)将军直街内,始建于明代中叶,重建于光绪三十年(1904)。据传,有一位姓周的龙导尾乡更夫(司保卫之职),在一次与盗贼的浴血奋战中身亡,乡民十分尊重他的勇敢,尊称他为“将军”,特把其驻地建成小庙,塑像祭祀,称“将军庙”。 该庙面积为81平方米,是砖木结构平房,两进深,中间有一小横厅。正门有石刻阳文的对联:“功冠虎贲昭大勇,恩垂龙导焕重光。”庙内有几块石碑镶在墙上,字迹已经模糊。塑像在“文化大革命”中被毁,建筑结构基本完好。[7]

    折叠 圣旨牌坊

    在海珠区龙潭村有一座“乐善好施”牌坊,因这座牌坊是秉承皇帝旨意修建、上刻“圣旨”二字,又称“圣旨牌坊”。

    折叠 南宋状元井

    相传是张镇孙故宅的水井,人称“状元井”。张镇孙(1236~?),别字鼎湖,南宋咸淳辛末年(1271)进士,钦点为状元,先后任过秘书监正字、婺州通判、龙图阁待制等官司职。他为人持正不阿,甚得时人称颂,但又因此得罪了权贵,被罢官回到广东老家。及至元兵入侵,南宋濒危,又被起用广东制置使兼经略安抚使(地方军事长官),负责守备广东。曾组织民众在谢村、石壁一线同元兵打过几场硬仗。后来元兵攻打广州,他据城死守,但终因军饷不继,城破被掳,在押解京师途中,自杀殉国于粤北大庾岭。当时文天祥听到这个噩耗亦非常悲痛。他生前著有《名臣言行录》、《见面亭集》和《四书析义》等书,是一位忠烈而且有学识的爱国将领。后人在其龙导尾故宅宅基上立庙塑像“千秋奉祀”纪念他,并称他为龙导尾乡开乡之祖,把他遗下的水井称作为“状元井”。[8]

  5. 朱元璋,朱元璋(1328年10月21日—1398年6月24日),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东北)人,幼名重八,参加农民起义军后改名元璋,字国瑞,元末农民起义军首领,明朝开国皇帝(1368年—1398年在位),史称明太祖,卓越的军事家、战略家、统帅。朱元璋幼时贫穷,曾为地主放牛。

  6. 王阳明,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汉族,幼名云,字伯安,别号阳明。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今属宁波余姚)人,因曾筑室于会稽山阳明洞,自号阳明子,学者称之为阳明先生,亦称王阳明。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精通儒家、道家、佛家。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