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3月9日 · 所以, 第一心中要能清晰地顯現所聞法義第二要有主觀能動性”,即主動對所聞法義反復思惟衡量得到定解之後再於心中反復串習最終達到修量在利他方面有多少認識才能說出多少認識有多少感受才能讓別人有多少感受若對所聞法義明記不忘就能把內容逐一說出若只記得一部分也就只能敘述一部分然而即便能夠一字不漏地復述出來也不代表自己的說法能給人堅定的信念。 若對所聞法義精勤思惟,思慧成熟,對佛法的定解極深,就能深刻地表達出法的內涵。 如果自相續進一步已串習成法的體性,比如已串習成出離心、菩提心,則自己的說法也能把聽者帶入佛法的感受中。

  2. 2021年2月27日 · 棉絮輕柔,風能隨意讓它飄動,風吹向東,棉花就飄向東,風吹向西,棉絮就飄向西。 這是比喻自在的力量。 “ 身心 ” 如棉, “ 勇悍 ” 如風 ,身心隨勇悍而轉,如棉絮隨風飄轉,即勇悍一旦生起,身口意就隨之自在地運轉。

  3. 第二、說明要依師的弟子的條件,分為五科:一、完備五種條件的功德與不完備的過失;二、必須完備的理由;三、說明各項條件的特徵;四、遮除具備四種條件的違緣與成就此四項的順緣的差別;五、說明必須勤奮修集這些條件的因緣。 丁二能依學者。 今初、圓不圓具五相之功過者. 第一、《四百論》曰:「說正住具慧,希求為器。 不變說者德,亦不轉聽者。 」釋論解云:「說具三法堪為器。 若具其三,則於法師所有眾德,見為功德不見過失。 猶非止此,即於聽眾所有功德,亦即於彼補特伽羅,見為功德非見過失。 若不完具如是器相,說法知識雖極遍淨,然由者過增上故,執為有過,於說者過,反執為德。 第一科、完備五種條件的功德與不完備的過失:

  4.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 0 訂閱站台. 廣論消文 11 P19 L4. 第三、辨識殷重而教誡當行持者. 【故於殷重修,應當發起療病之想。. 因此在殷切而慎重修習的時候,應該生起自己生了重病,正在治療當中的想法。. 【言「殷重」者,謂於善知識教授諸取、捨處,如實行持 ...

  5. 2021年2月25日 · 以下舉例說明,只求多聞而不謹防煩惱與只重修行而不思的弊端。 喻如欲修法者,覺以先知為要,惟於瞭解執為堅實,極力尋求。 此以多聞雖能除遣無知之愚,若不防慎諸餘煩惱,即於爾時染多惡行,致令身心極不調順。

  6. 2021年3月12日 · 如果自己不修,而對他說哪些應取、哪些應捨,他不僅不會信受,反而將駁斥你說:你自己尚且不修習,還想要教導別人,你現在才需要別人教你!. 若自實行,他便信受,謂教我等所修之善,彼自亦修,若修此善,定能利益安樂我等。. 先未修者能新 ...

  7. 分三:一、聽聞軌理. 廣論消文1 P15 L7- L11 如何講、聽二種殊勝相應法中。. 分三聽聞軌理講說軌理於完結時共作軌理。. 初中分三:一、思維聞法所有勝利;二、於法、法師發起承事; 三、正聽軌理。. 今初 消文: 怎麼樣講說與怎麼樣聽聞具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