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1. 相關搜尋:

搜尋結果

  1. 其他人也問了

  2. traditional-worldmedicine.com › si-ni-tang四逆湯 - | 中醫道

    2020年9月5日 · 四逆湯方解】 方中生 附子 大辛大熱,取其迅速峻猛,以溫里壯陽,破散陰寒,回陽救逆,為君藥。 乾薑 溫暖脾胃,助陽通脈,與 附子 相配,既溫先天之陽,又溫後天之陽,相互為用,相得益彰,功用倍增,為臣藥。 炙甘草 益氣和中,既助 乾薑 、 附子 辛甘化陽以補陽,又制約於 乾薑 、 附子 辛燥峻烈之性,並能調和藥性,為佐使藥。 諸藥配伍,以起 溫里壯陽,回陽救逆之效。 【四逆湯適用人群病徵】 1. 主治: 少陰陽虛陰寒證. *手足厥逆. *惡寒蜷臥 (怕寒,人縮成一團) 腹痛. 下利清谷. 嘔吐而渴. *精神萎靡. 或心悸怔忡. *面色蒼白. 舌淡,苔薄白,脈微欲絕. 2. 主治: 亡陽證. 手足厥逆. 面色蒼白. 大汗淋灕. 神志昏厥. 脈微欲絕.

  3. 1. 辨證要點:本方是回陽救逆的基礎方,臨床應用以四肢厥逆,神衰欲寐,面色蒼白,脈微細為辨證要點。 2. 現代運用:本方常用於心肌梗塞、心力衰竭、急性胃腸炎吐瀉過多、或某些急證大汗而見休克,屬陽衰陰盛者。 3. 注意事項:若服藥後出現嘔吐拒藥者,可將藥液置涼後服用。 本方純用辛熱之品,中病手足溫和即止,不可久服。 真熱假寒者忌用。 附方. 1.

  4. (1) 通脈四逆湯:在四逆湯中倍加乾姜的分量為四. ,用於治似四逆湯證而嘔吐、下痢、及手足厥冷強甚,脈欲絕者。 (2) 四逆加人參湯:在四逆湯內加人參二. ,用於似四逆湯證而疲勞貧血更甚一層,且有體液的缺乏狀態者。

  5. 本方以能回復四肢厥逆而得名,亦稱回逆。 方中 附子 大熱之性,有興奮神經,鼓舞細胞,增進體溫,強化全身一切機能之作用; 乾薑 亦屬熱藥,溫中祛寒,逐陰回陽,與 附子 相配,相得益彰; 甘草 則內補中虛,外和營衛,並具有緩急、鎮痛、止利之作用。

  6. 醫砭 » 醫方集解 » 四逆湯. 祛寒之劑 四逆湯. 【內容】. 陰證厥逆,仲景,四逆者四肢厥逆也。. 再加乾薑二兩,即通脈四逆。. 【主治】. 治三陰傷寒 (1)。. 身痛腹痛,下利清穀,惡寒不渴,四肢厥冷,或反不惡寒,面赤煩躁,裏寒外熱,或乾嘔,或咽痛,脈 ...

  7. 藥理作用. ①升壓、強心、抗休克作用《中成藥 研究》(1983;2:26):以 麻醉 家兔的 低血壓 狀態為模型,觀察 四逆湯 及其各單味成分所具有的效應。. 結果:單味附子雖有一定的強心升壓效應,但其作用不如四逆湯,且可致異位性 心律失常;單味 甘草 不能 ...

  8. 四逆湯 屬於中醫 方劑 的溫裏劑,出自《傷寒論》,由三味中藥組成,其功用為回陽救逆,是用以治療 少陰病 的主要方劑之一,症狀可見四肢厥冷,惡寒不渴,身痛腹痛,下利清穀,或反不惡寒,面赤煩躁,裏寒外熱,或乾嘔,或咽痛,脈沈微細欲絕。 本方歸於 足少陰腎經 藥。 本方的組成包括 生附子 、 乾薑 、 炙甘草。 若咽痛加 桔梗,腹痛加 芍藥,利止脈不出加 人參,面赤加 蔥,嘔吐加 生薑。 依照 中醫學 傳統的方義解釋,本方中以乾薑、附子大熱之劑,伸發陽氣,表散寒邪。 甘草補中散寒、解附子之毒、又可緩薑、附辛烈之性。 [1]。 外部連結. [編輯] 四逆湯 中藥方劑圖像數據庫 (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 (中文)(英文) 註釋及參考文獻. [編輯] ^ 清·汪昂着,《醫方集解·袪寒之劑》 分類.

  1. 相關搜尋

    四逆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