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6年4月14日 · 最近港女同幾個有一段時間無見朋友食飯,大家都叫半個同行,工作都係同科技野有關,有好多共同話題,所以都幾好傾。食食下飯,傾到咁上下,港女提議做個實驗:「我地有咁多 Common Friends,工作又咁相關,我覺得我地一定係接觸開差唔多嘅資訊,不如我地互相交換睇下大家 Facebook 個 News

  2. 2018年1月24日 · 跟隨者. 3.7k. 「我心目中收藏家,任何人都可以做得到。. 」 張頌昇 (Anthony),一位90後香港舊物收藏家。. 2008年,他以炒賣心態買下中銀奧運紀念鈔,誰知,從此就愛上香港紙幣,再到硬幣、黑膠碟,更在2015年開了實體店「香港真藏」。. 對香港舊物特別 ...

    • 宋仲基 太陽的後裔1
    • 宋仲基 太陽的後裔2
    • 宋仲基 太陽的後裔3
    • 宋仲基 太陽的後裔4
    • 鉛筆
    • 筆刨
    • 鉛芯筆
    • 鉛芯
    • 原子筆
    • 彩色水筆
    • 擦膠
    • 塗改液
    • 筆盒
    • 間尺

    以前嚟講,幾蚊一盒係的中華牌鉛筆基本上係每個小朋友必備的文具,相比起色彩繽紛的卡通鉛筆,夠深色之餘又唔會成日斷,好多媽媽都會買比小朋友用。不過,雖然依家一樣有中華牌鉛筆賣,但跟據銀の文房具的鍾燕齊所講,依家的幼稚園同小學生多數用某牌子的三角形鉛筆,一來係學校規定,二來係三角形更乎合人體工學,變相六角形的中華牌鉛筆或是圓形的卡通鉛筆,呢代的小朋友都愈來愈少見了。 ▲ 鉛筆的形狀係過去咁多年都無大分別,不過係鉛筆上的字體都隨住人的品味而改變。 ▲ 有趣的事,細個經常用的中華牌鉛筆大多都係 HB ,但鍾燕齊講,原來 6歲以下小朋友係唔應該用 HB鉛筆,但香港就好少人了解,而小朋友應該用的是較短的 B 同 2B 速寫筆。 ▲ 小時候日常用的多數係中華牌鉛筆,不過亦會儲好多卡通鉛筆,結果儲埋成盒都唔捨...

    有鉛筆當然有筆刨。就算屋企有個電動筆刨可以刨得幾快、幾尖,但筆袋點得以放一個細細粒蜻蜓牌雙孔刨,以防唔小心跌咗支筆落地斷芯。不過自從改用鉛芯筆之後都好少會用了。 ▲ 以前老師送的小禮物好多時都係飛機型或果凍型筆刨,雖然係好得意,不過就成日刨斷筆。今日去睇幾間文具鋪都沒有了,得番印有卡通公仔的筆刨,如果想搵番,大概要係深水埗條玩具街先有得賣了。 ▲ 考試的時候除咗刨定成打筆,筆袋點都要有一個蜻蜓牌雙孔刨,萬一 D 筆跌斷晒都可以即刻刨。 ▲ 係屋企就點都要有個手動/電動筆刨,可以刨得又快又尖。 ▲ 依家的小朋友多數用電動筆刨,放入去太耐隨時無咗半支筆。

    記得細個人人都仲用緊鉛筆,而自己有支唔駛刨的鉛芯筆的時候,感覺好威。無論係一粒粒換的換芯筆,或是係頂頭按掣的鉛芯筆,甚至係則邊按掣的鉛芯筆,對於唔同的設計,都係希望長時間有尖的頭,靈活應付考試之餘,唔駛下下帶成打鉛筆番學。 ▲ 呢款短短地的換芯筆細個果陣覺得好好揸手。 ▲ 以前都用過類似的鉛芯筆,記得佢筆咀成日都塞,要用鉛芯慢慢通番,搞到成手黑晒,依家個樣差唔多,不過就改良咗唔少。 ▲ 依家的鉛芯筆甚至進化到,雖然用 0.5 芯,但寫出嚟係幼過 0.5,因為佢設計到鉛芯同紙的角度只有 0.28,亦因為要維持呢個角度,所以每按 40下,鉛芯就會轉一圈,令書寫更流暢。

    至於鉛芯筆入面的鉛芯外表無乜點變,不過其實都演進緊,銀の文房具的鍾燕齊就表示依家的鉛芯用咗納米技術,無咁易斷之餘,又安全咗,以前支筆跌落地入面 D 芯會斷晒,但依家因為納米技術就唔會。 ▲ 喜愛儲舊物、Journalize 文簿具社 的 Jerry 就覺得以前的鉛芯包裝更有美感,單單是 Staedtler 的 logo 就已經簡化了不少。 ▲ 以前的包裝會用木盒,而係鉛芯尾加個套,等你拎的時候唔會整污穢隻手,相當講究。 ▲ 粗的鉛芯我呢 D 90後就比較少見,而一盒盒幼的鉛芯就經常用。記得以前 D 男同學都好少帶鉛芯,用番就會問女同學借呢!

    差唔多到中學,大家都轉用原子筆。難得揀咗支好寫的,最怕就係一跌就斷墨,又要報廢。 ▲ 銀の文房具的鍾燕齊就表示原子筆係百幾二百年外型上無點變,變的只有入面的走珠同水,大部份都係睇唔到,所以就算依家的文具鋪見到的原子筆用以前的都無乜分別。 ▲ 不過以前就好鍾意用針筒原子筆扮打針啦!今次行的文具鋪雖然唔見有,但係淘寶我見仲有得賣呢! ▲ 除咗單色的原子筆,仲有多色原子筆架!其實都唔係好明,12色筆咁粗、唔好揸,又唔係隻隻色都會成日用,但以前就係覺得自己好威。 ▲ 至於依家的原子筆都有多色的,而當中的芯咩色都可以自己配,比較著重功能性。

    原子筆就係平時寫字用,要揀寫得順,又好揸的,但彩色的啫喱筆就唔同了,每次興一款筆,個個都抱住人有我有的心態,買完番又唔捨得用。唔知大家又試過為咗儲以下的筆,有幾多日無食過零食呢? ▲ 記得以前為咗呢套斑馬牌香味啫喱筆無食幾多餐飯,難得儲齊又唔捨得用,只係得閒打開嚟閒下陣味!直到畢業要寫紀念冊先捨得拎出嚟寫呢!仲要係最好的朋友先會用呢 D 筆寫啊! ▲ 而同香味筆差唔多同期的就係閃粉筆,記得以前成日畫係手扮紋身架!上一兩年呢類筆又興番,我都淘咗一盒,用嚟扮文青,整黑色的即影即有相簿呢! ▲ 變化筆又係一個經典,雖然畫係白紙上真係唔多出色,不過就係鍾意拎上手亂咁畫,次次都唔同色,好好玩。

    擦膠咁多年基本上都無變過,不過好多人以前消失咗的砂膠,原來仲有得賣,我就係明儀文具玩具公司見到啦! ▲ 用咗原子筆之後,基本上擦膠都無乜用,上堂無聊就係鍾意用鉛芯筆將佢雕花,之後用螢光筆油幾油當印仔蓋。 ▲ 由用鉛芯筆轉用原子筆的時候,最唔慣就係寫錯咗又改唔到,所以就會用砂膠大大力咁擦,結果未成日搞到 D 功課一個個窿,俾老師鬧囉! ▲ 記得有一段時間興過擦膠筆,上堂無聊就會襟晒條擦膠出嚟又又放番入去,超級無聊!不過大咗就覺得佢擦得始終無黑色擦膠乾淨,之後都無再用了。 ▲ 擦膠唔一定正正經經咁嘅樣,呢 D 食物擦膠可以拆又砌番埋,可以話係我細個的珍藏,可惜後來有次打開個鐵盒,發覺好多細細隻昆蟲走出嚟,之前丟晒。依家係 Log-on 或者吉之島 $12 店都仲有得賣,而且多好多款添!

    相比起砂膠,塗改液偉大的發明,寫錯字用佢塗上面就得,唔怕整爛張紙。不過就成日心急唔得佢乾就繼續寫,搞到手指尾側面白晒,支筆仲塞埋添! ▲ 呢款要自己稀釋的塗改液連我都未用過,不過就應該係唔少 80後的回憶。雖然依家批發商都仲有得賣,不過文具鋪已經好少入貨,有的都係賣剩的了。 ▲至於呢幾款 Pentel 的塗改液,相信由 90年代到依家每個中學生必備文具吧! ▲ 塗改液最大的缺點就係要等佢乾,對於心急的我就選擇咗用塗改帶,不過以前的塗改帶無依家咁好,唔小心一跌就會散晒,最後因快就慢,要用成堂時間捲番條帶不得止,仲未必整得啱方向,成日 click 帶。

    細個果陣最鍾意用卡通筆盒,搖的時候入面 D 筆桑桑聲超好聽。到咗中學時期大部份人都轉用筆袋,貪佢夠輕身。不過我個筆袋反而仲重咗,鉛芯筆、擦膠、原子筆、塗改液、塗改帶、鉛芯、間尺、鉸剪、memo紙、量角器…乜都放晒入去,仲重過依家個化裝袋。 ▲ 筆盒原來係好多年前已經有,Journalize 文簿具社 的 Jerry 就表示 30年代的歐洲人多數用黃銅筆盒,簡簡單單又唔花巧,可以用成世咁話! ▲ 後期黃銅因為貴,筆盒的材料都改咗用鐵做,而上面就多咗好多唔同設計。 ▲ 講到筆盒,應該無 90後唔記得機關筆盒,只要襟筆盒旁邊的幾個掣就會彈出筆刨、暗格等等。插晒 D 鉛筆入去,再升高佢就可以發射導彈了。

    成日聽日話曳會俾老師用間尺打手板,幸好我身處的年代已經無體罰,而間尺亦由鐵尺變成膠間尺,仲有好多花款,可以劃公仔添! ▲ 呢 D 入面有窿俾你跟住畫的間尺仲有得賣,不過可以整出嚟當鎗或者雙節棍用的摺尺就好似唔見有得賣了。 ▲ 呢款間尺中間有個公仔會爬上爬落,好似係一 set 連埋筆筒、鉛筆咁賣架! ▲ 至於入面有三個齒輪的萬花尺應該大家都玩過,原來 70年代的包裝係咁嘅。 ▲ 雖然依家都有萬花尺,不過就變咗韓文字的包裝了。

  3. 2024年1月6日 · 最新影片. Follow 我們 : 650k 粉絲. 143k 訂閱. 51k 跟隨者. 3.7k 粉絲. 6.6k Posts. SpaceX. Starlink. SpaceX Starlink 推出以來一直都逐漸加強覆蓋,最近更宣佈成功將新一批衛星送入軌道,其中有支援全新 Direct to Cell 功能衛星,可以直接連接手機網絡。

  4. 2016年7月5日 · 香港機鋪執完一間又一間,間唔中想去打下機都幾難搵。唔知大家仲記唔記得以前放學入機鋪打日子呢? 最近東港城就舉行《鼓之達人》展覽,唔單止有得同可愛「和田咚」、「和田咔」影相,鼓街機免費任打,畀大家一顯身手。我依莉詩今日就同咗製作人中館賢先生及 ...

  5. 其他人也問了

  6. 2023年10月12日 · 據 Starlink 官方表示,具「Direct-to-Cell」 Starlink 衛星內部裝有 eNodeB 數據機,功能就如太空中手機訊號塔,能夠將訊號整合至普通流動網絡。 SpaceX 表示,「Direct-to-Cell」將會以通用 LTE 標準連接物聯網設備,據悉現有 LTE 手機無須改裝就可使用 Starlink 「Direct-to-Cell」服務。

  7. 2016年4月14日 · 最新影片. Follow 我們 : 650k 粉絲. 143k 訂閱. 51k 跟隨者. 3.7k 粉絲. 6.6k Posts. Science Kombat. 當科學家各持己見時,通常大多都只會以口代手爭辯一番,而甚少會大打出手。 不過早前有兩位來自巴西畫家就將多位著名科學家變身成格鬥高手,並製作出一系列 GIF 動畫圖像。 而來到今日,他們甚至更將之製成一款格鬥遊戲《Science Kombat》,好等大家可以操控他們打番餐飽! 以下有更多資料: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