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8月13日 · 為了展示香港在創科發展方面的領先成果,科學園於今年成立了創科體驗館,範圍涵蓋生物醫藥科技、數據及智慧城市、金融科技、人工智能及機械人技術四個領域

    • 富蘭克林生物科技新領域基金1
    • 富蘭克林生物科技新領域基金2
    • 富蘭克林生物科技新領域基金3
    • 富蘭克林生物科技新領域基金4
    • 富蘭克林生物科技新領域基金5
  2. 2024年4月5日 · 大豆如何改變世界?. 本地社企「采菽社」與中學合辦教育單元,透過實驗、試飲植物奶認識蛋白質. 「你問大豆可不可以改變世界?. 不如我說大豆曾經已經改變世界了。. 」香港中文大學卓敏生命科學教授林漢明從事大豆研究工作超過四分一個世紀;在 ...

  3. 2018年2月25日 · 像 Foundation Medicine 的檢測為例,他們利用第二代基因排序(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 NGS)技術,完成全面基因組測序 (Comprehensive Genomic Profiling, CGP),能一次過檢測三百多個與腫 瘤有關聯的基因,而無論哪間公司,這類測試私 結果主要分兩大部分:個別基因 ...

    • 富蘭克林生物科技新領域基金1
    • 富蘭克林生物科技新領域基金2
    • 富蘭克林生物科技新領域基金3
    • 富蘭克林生物科技新領域基金4
    • 富蘭克林生物科技新領域基金5
  4. 2021年8月13日 · 自從九十年代,美國食品及藥品管理局允許基因改造番茄在市面銷售後,抗蟲粟米、抗除草劑大豆、抗氧化蘋果等多種基因改造植物亦相繼商品化。自此,這些以生物科技「加工」而成的農產,陸續走入超市貨架,走入我們的一日 ...

  5. 2021年10月16日 · ADVERTISEMENT. 焦點. 談漁:本地水產養殖是大未來? 誰說大閘蟹只來自江蘇? 本地科創公司以「電子羅庚」幫手應對環境與天氣 在新界魚塘養出港產大閘蟹. 16.10.2021. 黃怡穎. 李浩賢. 分享 留言. 香港的魚塘面積得以多年不變,或許是與濕地保育政策有關。 一九九九年政府因應《 后海灣地區魚塘生態價值研究 》而修訂規劃指引,劃分出「濕地保育區」和「濕地緩衝區」,前者佔地約一千六百公頃,涵蓋七百五十公頃 拉姆薩爾濕地 靠內陸一端的現有魚塘及毗連魚塘。 在相關規定之下,發展項目不得開展,惟與濕地有關的存護及環保教育工作則屬例外。

    • 富蘭克林生物科技新領域基金1
    • 富蘭克林生物科技新領域基金2
    • 富蘭克林生物科技新領域基金3
    • 富蘭克林生物科技新領域基金4
    • 富蘭克林生物科技新領域基金5
  6. 2022年7月7日 · 公司願景是成為亞洲最具創新性、以科學為基礎的微生物菌群技術公司,為全球健康提供新的解決方案。 兩位創辦人從廿多年前開始從事腸道微生態的研究,他們發現腸道微生態與健康息息相關,包括大腸癌、新冠病毒感染、兒童自閉症、肥胖、痛症、抑鬱、認知障碍等等。 GenieBiome就是把團隊的重大研發成果,轉化成為嶄新的診斷(non-invasive microbiome-based tests)及活體生物治療(live biotherapeutics)應用,並徹底改變疾病的預防、診斷和治療,改善人類健康。 GenieBiome行政總裁范思亮. 明周. GenieBiome行政總裁范思亮. G-NiiB®如何利用精準微生態科研技術幫助大眾應對多種疾病?

  7. 2024年4月5日 · 為振興經濟,疫後全港各區上演不同盛事。. 在打卡到此一遊的背後,訪客對社區的了解有否加深?. 如果由民間角度寫一本地方指南,可會展現出更加豐富而耐看的社區面貌?. 創不同協作(MaD)每年策劃「香港賽馬會社區資助計劃 –“創不同”學院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