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彩虹邨,为中国香港最早期兴建的 公共屋邨 之一,位于九龙 黄大仙区 。. 由屋宇建设委员会兴建,现时为 香港房屋委员会 管理。. 彩虹邨位于 牛池湾 ,由多条 九龙区 主要干道包围: 龙翔道 以南,太子道东以北,观塘绕道以东及清水湾道以西,因此交通十分 ...

    • 概览
    • 历史沿革
    • 桥梁位置
    • 建筑设计
    • 运营情况
    • 建设成果
    • 文化特色
    • 价值意义

    神农架林区生态旅游区天燕景区桥梁

    展开2个同名词条

    飞云渡(Feiyundu Bridge),又称彩虹桥,原称燕天飞渡,位于中国湖北省神农架林区红坪镇,是神农架林区生态旅游区天燕景区景点之一 。

    飞云渡于20世纪90年代动工建设 ,时称“燕天飞渡”,于2001年8月建成并投人使用,后定名为“飞云渡” 。

    20世纪90年代,飞云渡动工建设 ,时称“燕天飞渡”。

    2001年8月,燕天飞渡建成并投人使用,后定名为“飞云渡” 。

    飞云渡位于中国湖北省神农架林区生态旅游区天燕景区(红坪镇),桥位区所在地燕子垭距林区政府所在地松柏镇西南约39千米,海拔高度约为2200米 。

    建筑结构

    •设计理念 飞云渡在景观设计和外观装饰的总体风格为古朴、自然,尽量淡化人工建筑色彩,避免造成视觉上的反差,力求与天然景观融为一体。设计上在结构安全、经济适用的基础上,重点考虑了美观因素,以使该桥在建成后能与周围优美的自然风光相协调,并能起到锦上添花的美学效果。该桥采用单跨拱桥,体涂满了橘色,犹如一道彩虹划过天空,充分展现了“燕天飞渡"的意境,为燕子垭增添了一处新景点 。 •设计特点

    设计参数

    飞云渡全长58米,宽度为3-5米,拱肋中心线立面圆曲线半径为75.40米,平面圆曲线半径为421米。拱轴线理论跨度58米,矢高5.8米,矢跨比为1/10。拱肋内倾角9.782°,全桥宽度由拱脚处5米逐渐变化至拱顶处3米。拱肋高度由拱脚处1.2米至拱顶处0.9米逐渐变化,拱肋宽度为0.5米,顶、底板板厚均采用16毫米,腹板厚12毫米,箱形拱肋纵向每3米设一道横隔板,每1.5米设一道腹板竖向加劲肋;两片拱肋在对应拱肋横隔板处每3米设一道横梁,人行踏步每阶高14厘米 。 技术标准 人群荷载 按照3.5千牛/平方米考虑 桥面宽度 净宽≥2.0米 设计温度 最高气温30摄氏度,最低气温零下25摄氏度,取10摄氏度作为体系温度和拱助合拢温度 基本风压 参考《全国基本风压分布图》查得为400帕, 考虑高度和地形修正后,基本风压为840帕 设计风速 36.7米/秒 积雪荷载 基本雪压按0.35千牛/平方米计, 但积雪荷载不与人群荷载同时作用 地震烈度 Ⅵ度 参考资料

    •票制票价

    据2020年5月神农架林区生态旅游区官网显示,飞云渡位于神农架天燕景区内,神农架天燕景区票价为60元/人 。

    •技术难题

    飞云渡建设过程中具有以下技术特点:

    ①是中国国内同类结构中跨度最大的钢结构人行拱桥。

    ②拱肋采用无支架高空施工,安装技术难度大,合拢精度要求高。

    ③结构设计构思新颖、受力合理、造型美观。

    ④利用拱肋作为桥面承重结构直接受力,用料节省,造价低。

    •形象宣传片

    2019年8月1日起,湖北文化和旅游形象宣传片“灵秀湖北楚楚动人”连续一周登陆美国纽约时代广场纳斯达克大屏和路透社11连屏,每天播放216次。其中神农架林区天燕景区飞云渡景点成为宣传片组成部分,向世界展示中国湖北和神农架的独特魅力 。

    飞云渡又称彩虹桥,是华中地区海拔最高的单孔无铰链双曲线钢架观景桥,也曾是209国道的制高点 。(神农架新闻网 评)

    飞云渡作为中国神农架风景区的一座人行天桥,在设计上体现了“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充分考虑了游客使用的方便 。(《神农架燕天飞渡人行天桥的设计》 评)

  2. 彩虹桥(Caihong Bridge),是中国广东省深圳市境内罗湖区的道路通道,是构成深圳世纪大桥的2座钢管拱桥之中的1座,跨越广深铁路和广九铁路。彩虹桥于1998年9月动工;主桥于1999年12月建成;全线于2000年3月通车 。彩虹桥东起于环湖西路,西止于宝岗路。线路全长1472米,桥面宽33.5米,桥面为双向四 ...

  3. 彩虹站(英语:Choi Hung Station)是香港港铁观塘线的一个铁路车站,位于九龙 黄大仙区 牛池湾乡,名字来自邻近的 牛池湾 的 公共屋邨 彩虹邨 。. 总承建商为保华建筑有限公司。. 中文名. 彩虹站. 外文名. Choi Hung Station. 类 型. 香港 港铁观塘线 上的一个车站. 规 模.

  4. 关于彩虹桥的描述,大多出现在《 散文埃达 》里,但《 诗体埃达 》也有提到一些。有些学者认为,原本在《诗体埃达》中,Bifrost 指的是“银河”,而《散文埃达》的作者史洛里·斯图拉松(Snorri Sturluson)重新诠释后变成了彩虹

  5. 彩虹大桥(日语:レインボーブリッジ;英语:Rainbow Bridge)是日本首都东京一条横越东京湾北部,连接港区芝浦及台场的吊桥,正式名称为东京港联络桥,於1987年动工、1993年落成,同年8月26日通车。 彩虹大桥全长798米,桥跨570米,桥上分为上下2层构造,上层为首都高速道路11号台场线,下层的 ...

  6. 彩虹桥[Cǎihóng Qiáo] 位于广州市荔湾区彩虹街道辖内,西华路和荔湾路交界处。该桥跨越驷马涌,最早建于南汉国(917—971),因桥面远远望去形似彩虹,故名。据《羊城古钞》载:彩虹桥“在城西,接流花桥北出海,知县郭尔屺重修”。后毁,重修后的彩虹桥也是广州城西一景,据载:“桥成石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