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 常用成語 「 退避三舍 」這句成語,是藉由春秋五霸之一的 晉文公 ,用他流亡到楚國時所發生的故事,提醒我們在面臨問題時,可以選擇謙讓有禮的方式迴避衝突或避免紛爭。 退避三舍的「舍」,是古代對距離的一種代稱,一「舍」為三十里。
readc.info/idiom-story/stay-away/
其他人也問了
晉文公是誰?
晉文公墓位於哪裡?
晉文公如何爭奪霸權?
晉文公如何阻止楚國北進?
2020年2月19日 · 晉楚城濮之戰,晉文公兌現了當初對楚的承諾,即「退避三舍」,命令晉軍主動向後撤軍九十里,以報答當初楚國厚待之恩。 城濮之戰最終以晉國的勝利告一段落,此戰奠定了晉國的強盛地位,周襄王因此到踐土慰勞晉軍,封晉文公為 "侯伯" ,晉文公藉 ...
- 晉文公「退避三舍」 成就霸業 - 每日頭條
當初與楚王宴飲,晉文公許諾如與楚軍交戰,一定退避三舍,這一 ...
- 晉文公「退避三舍」 成就霸業 - 每日頭條
前632年初,晉文公率兵救宋,為報答楚國在他流亡國外時楚國的款待,下令軍隊退避三舍(九十里),在衛國的城濮(今山東 濮縣南)大敗楚軍。 晉文公主持 踐土之盟 ,成為霸主。
前632年初,晋文公率兵救宋,为报答楚国在他流亡国外时楚国的款待,下令军队退避三舍(九十里),在衛国的城濮(今山东 濮县南)大败楚军。 晋文公主持 践土之盟 ,成为霸主。
根據這一故事,日後產生了成語「退避三舍」,指主動後撤退避。 後來重耳果真回國登位,成了晉文公(公元前636-前628年在位)。 他勵精圖治,繼續齊桓公「尊王攘夷」的事業。
2019年4月16日 · 這段歷史故事出自於春秋時代,晉文公對楚成王的許諾,一旦交兵將先退避三舍。 在戰場上兩軍交兵,廝殺爭勝,不進反而主動退後90里,是什麼道理?
當初與楚王宴飲,晉文公許諾如與楚軍交戰,一定退避三舍,這一次,晉文公信守諾言,連退三舍(90里),一直退到城濮這個地方才停下來。 其實,晉文公的後撤是早已計劃好的了,可以一舉三得:一是爭取道義上的支持;二是避開強敵的鋒芒,激怒成得臣;三是利用城濮的有利 ...
晉文公七年(前630年),為阻止楚國北進,晉文公、秦穆公帶兵包圍鄭國,想得到晉文公流亡鄭國時的恩人叔詹,叔瞻聽說後自殺了。 鄭國人帶叔瞻屍體給晉文公,晉文公卻說:“一定得到鄭君才甘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