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2024年8月5日 · 著名物理學家李政道教授逝世。. 李政道與楊振寧1957年共獲諾貝爾物理學獎,兩人曾經是最親密的合作者,最終卻冷眼相向。. 楊李分裂是華人物理學界一段著名的公案,2010年,由學術大師季羨林之子季承所著的《諾貝爾獎中華風雲——李政道傳》首次 ...
他與同是華裔物理學家的 李政道 於1956年共同提出 宇稱不守恆 理論,因而获得1957年 諾貝爾物理學獎,成为最早 华人諾獎得主 之一,他也是目前两位获得过诺贝尔物理学奖的中國公民之一。 1954年,杨振宁同米尔斯创立了“ 杨-米尔斯规范场论 ”,是研究凝聚原子核的力的精深理论。 杨振宁和米尔斯把电磁作用是由 定域 规范不变性 所决定的观念推广到对易性的定域 对称群,提出具有定域同位旋不变性的理论,发现必须引进3种矢量规范场,它们形成 同位旋转动群SU (2) 的伴随 表示。 揭示出规范不变性可能是电磁作用和其它作用的共同本质,从而开辟了用此规范原理来统一各种相互作用的新途径。
李政道(英文名:Tsung-Dao (T. D.) Lee; Li, Cheng Tao ,1926年11月24日—2024年8月4日),美籍華裔 物理學家,因宇稱不守恆、李模型(Lee Model)、楊李定理、粒子物理學、相對論重離子(RHIC)物理、量子場論的非拓撲性孤立子和孤立子星等成就而
2024年9月12日 · 他與同是華裔物理學家的 李政道 於1956年共同提出 宇稱不守恆 理論,因而獲得1957年 諾貝爾物理學獎,成為最早 華人諾獎得主 之一,他也是目前兩位獲得過諾貝爾物理學獎的中國公民之一。 1954年,楊振寧同米爾斯創立了「楊-米爾斯規範場論」,是研究凝聚原子核的力的精深理論。 楊振寧和米爾斯把電磁作用是由 定域 規範不變性 所決定的觀念推廣到對易性的定域 對稱群,提出具有定域同位旋不變性的理論,發現必須引進3種矢量規範場,它們形成 同位旋轉動群SU (2) 的伴隨 表示。 揭示出規範不變性可能是電磁作用和其它作用的共同本質,從而開闢了用此規範原理來統一各種相互作用的新途徑。
楊振寧雖然認為和李政道友情的永久破裂是他一生的遺憾,但是他最先對外公開“事實真相”。 楊振寧還曾引用 蘇東坡 與其弟詩“與君世世為兄弟,又結來生不了因”,來表達他對 蘇軾 兄弟情誼的羨慕,他說:“很遺憾,我和 李政道 沒能做到這點。 李政道是如何看待這段恩怨的? 2003年7月李政道曾公開發表一封信,“我和 楊振寧 的分裂,無疑是中華民族的一個很大的悲劇,但它是事實,無法迴避。 ”同時對真相作了公開說明,“我和楊振寧爭論的主要焦點是:在1956年我們合作發表,1957年獲得 諾貝爾獎 的論文中,有關 宇稱不守恆 的思想突破是誰首先提出來的。 詳細經過. 初識. 40年代, 李政道 正在西南聯大讀二年級。 抗戰勝利後, 蔣介石 覺得核子彈很重要,也要造核子彈。
2024年8月5日 · 李政道逝世|与杨振宁恩怨解密 从亲密合作到决裂. 李政道 (左)与杨振宁曾亲密无间共获诺贝尔奖,但最终仍反目收场。. 著名物理学家李政道教授逝世。. 李政道与杨振宁1957年共获诺贝尔物理学奖,两人曾经是最亲密的合作者,最终却冷眼相向。. 杨李 ...
2024年8月5日 · 李政道在芝加哥大學求學期間,遇到了未來的合作伙伴楊振寧。 楊振寧不但是李政道西南聯大的校友,兩人在西南聯大時的老師都是吳大猷,只是楊振寧比李政道高兩個年級。 在到美國後,兩人先後都跟隨費米學習,因此逐漸成為朋友,並一起發表論文。 1951年,在楊振寧的介紹下,李政道來到楊振寧任職的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兩人開始合作研究。 在1951年秋,兩人發表了兩篇有關統計力學的論文,首次給出了不同熱力學函數的嚴格定義。 該論文引起了愛因斯坦的關注,邀兩人會面,討論兩人的研究。 愛因斯坦與兩人會面的時間很長,也問了很多問題。 最後,愛因斯坦站起來與李政道握手,並說:「祝你未來在物理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