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王守仁 (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汉族,幼名云,字伯安,别号阳明。浙江 绍兴府 余姚县 (今属 宁波 余姚 )人,因曾筑室于 会稽山 阳明洞,自号阳明子,学者称之为阳明先生,亦称 王阳明。

  2. 王守仁 (1472—1528),字伯安,学者称阳明先生,浙江余姚人,明代著名哲学家。 弘治年间进士,因反对宦官刘瑾,下诏狱,受廷杖四十,谪贬为贵州龙场驿丞。

  3. 《 明史 》载, 王守仁 出生时取名为王云,但五岁不能说话,告诉他人,改名为王守仁,他才说话。 王华对儿子家教极严,王守仁少年时学文习武,十分刻苦,但非常喜欢下棋,往往为此耽误功课。

  4. 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本名王云,字伯安,号阳明,又号乐山居士,浙江余姚人,出生于余姚北城(今浙江省宁波市余姚市阳明街道)。

  5. 王守仁,1955年1月出生于江苏省苏州市,籍贯江苏苏州,本科毕业于南京大学,1988年获英国伦敦大学英国文学博士学位。 1993年起任南京大学教授;曾任南京大学英语系主任、外国语学院院长等;现任南京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主任,南京大学文科资深教授。

  6. 王守仁(1472~1528)中国明代哲学家、教育家。字伯安。余姚(今属浙江)人。早年筑室阳明洞中,后曾创办阳明书院,故号阳明先生。弘治十二年(1499)进士,授刑部主事,后改兵部。因反刘瑾,被贬为贵州龙场驿丞。

  7. 这篇文章选自《王文成公全书》卷二十六。王守仁在贬为贵州龙场驿丞时作《教条示龙场诸生》四则,包括立志、勤学、改过、责善。这里所选的是《勤学》一则。文章不是从正面来劝学,而是通过正反对照,让学子自己得出正确的结论,富有启发性。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