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 王維一生與佛教禪宗有著密切聯繫,佛禪思想豐富了王維詩歌的內容與格局,他同時藉由以禪入詩的創作手法體現佛理禪趣,揭櫫了唐代文人習禪的社會風尚及詩禪交融的文學現象。
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P20180411001-201706-201804110015-201804110015-189-197
其他人也問了
王維有哪些重要詩作?
王維是什麼樣的詩佛?
王維的山水詩有何特徵?
王維詩歌與西方觀點有何不同?
王維的詩中,老將的經歷是什麼?
王維如何尋找禪、詩、畫之間的和諧?
王維,人稱「詩佛」,他的詩,無論邊塞、山水詩、律詩還是絕句等,都有流傳人口的佳篇,是盛唐山水田園詩派的傑出代表。 王維最美的十首詩,詩中有畫,詩中有天地
王維早年詩作充滿愛國熱情,晚年篤信 佛教,因此其晚期作品中融合 佛法,充滿禪意。 王維受母親影響,精通佛學,其字「摩詰」,是取自佛教的《維摩詰經》。 生平. [編輯] 王維祖籍祁縣,生於 蒲州 [2]。 開元 九年(721年) 進士,官太樂丞,隨即因為署中伶人舞黃獅子犯禁 [3],受了牽連而謫為 濟州 司倉參軍。 開元十四年(726年)調淇上,十六年辭官隱居淇上。 十七年入長安閒居。 十九年(731年),喪妻不娶,鰥居三十年。 二十二年秋赴東都洛陽,獻詩 張九齡,然後隱居嵩山。 二十三年返東都。 二十四年,在東都任 右拾遺,當年冬隨玄宗還長安,又為 監察御史,二十八年(740年),遷 殿中侍御史,是冬,知南選,自長安經襄陽、郢州、夏口至嶺南。 隔年北歸,過瓦官寺謁璇禪師。
- 人物簡介
- 人物生平
- 詩詞風格
- 成就影響
- 詩集內容
王維,字摩詰,河東人。工書畫,與弟縉俱有俊才。開元九年,進士擢第,調太樂丞。坐累為濟州司倉參軍,歷右拾遺、監察御史、左補闕、庫部郎中,拜吏部郎中。天寶末,為給事中。安祿山陷兩都,維為賊所得,服藥陽喑,拘於菩提寺。祿山宴凝碧池,維潛賦詩悲悼,聞於行在。賊平,陷賊官三等定罪,特原之,責授太子中允,遷中庶子、中書舍人。復拜給事中,轉尚書右丞。維以詩名盛於開元、天寶間,寧薛諸王附馬豪貴之門,無不拂席迎之。得宋之問輞川別墅,山水絕勝,與道友裴迪,浮舟往來,彈琴賦詩,嘯詠終日。篤於奉佛,晚年長齋禪誦。一日,忽索筆作書數紙,別弟縉及平生親故,舍筆而卒。贈秘書監。
王維(701—761 ),字摩詰,祖籍太原祁(今山西祁縣),後遷居蒲州(今山西永濟系)。王維青少年時期即富於文學才華,九歲知屬辭,十九歲應京兆府試點了頭名,二十一歲(開元九年)中進士。授大樂丞。但不久即因伶人越規表演黃獅子舞被貶為濟州(在今山東境內)司功參軍。宰相張九齡執政時,王維被提拔為右拾遺,轉監察御史。李林甫上台後,王維曾一度出任涼州河西節度使判官,二年後回京,不久又被派往湖北襄陽去主持考試工作。安史亂前,官至給事中,他一方面對當時的官場感到厭倦和擔心,但另一方面卻又戀棧懷祿,不能決然離去。於是隨俗浮沉,長期過著半官半隱的生活。他原信奉佛教,此時隨著思想日趨消極,其佛教信仰也日益發展。他青年時曾居住山林,中年以後一度家於終南山,後又得宋之問藍田輞川別業,遂與好友裴迪優遊其中,賦詩相酬為...
王維的詩歌創作道路大致以開元二十六年(738)張九齡罷相為界分為前後兩個時期。前期詩作大都反映現實,具有明顯的進步政治傾向,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盛唐時代積極進取的精神;後期的詩作多是描山摹水、歌詠田園風光的,其中也曲折地表達了對現實政治的不滿,但情緒的主調卻是頹唐消極的。王維是唐代山水田園詩派的代表人物,與孟浩然齊名,稱為“王孟”。早年有著積極進取的精神,寫了許多關於邊塞、遊俠的詩歌,大都情調昂揚,氣概豪邁。但其作品最主要的則為山水詩,通過對田園山水的描繪,宣揚隱士生活和佛教禪理。這些作品刻畫細緻,清新自然,詞秀調雅,別樹一幟。王維不僅工詩善畫,且精通音律,擅長書法。詩歌、音樂、繪畫三種藝術在審美趣味上相互融會、相互滲透,具有獨特的造詣,被蘇軾譽之為 :“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
王維詩現存不滿 400首。其中最能代表其創作特色的是描繪山水田園等自然風景及歌詠隱居生活的詩篇。王維描繪自然風景的高度成就,使他在盛唐詩壇獨樹一幟,成為山水田園詩派的代表人物。他繼承和發展了謝靈運開創的寫作山水詩的傳統,對陶淵明田園詩的清新自然也有所吸取,使山水田園詩的成就達到了一個高峰,因而在中國詩歌史上占有重要的位置。
《舊唐書·王維傳》說代宗時王縉編次王維詩 400餘篇。又王縉《進王右丞集表》雲編次王維詩文凡10卷。述古堂原藏有南宋麻沙本《王右丞文集》10卷,後歸陸心源□宋樓。北京圖書館藏有宋蜀刻本《王摩詰文集》10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據以影印出版。元刻有劉須溪評點《王右丞集》(詩集) 6卷,《四部叢刊》據以影印,其中已雜有錢起、盧象、崔興宗等人作品。明人顧起經有《類箋唐王右丞詩集》10卷,附文集4卷,這是現存最早的王維詩注本。清趙殿成《王右丞集箋注》是迄今為止較好的注本。除箋釋全部詩文外,並附評語,對於作者可疑的詩歌加以說明,間有考訂;又收輯有關王維生平和詩畫評論的資料,作為附錄。中華書局上海編輯所於1961年將趙注本重加校訂,排印出版。又鄭振鐸曾以《四部叢刊》本為底本,用趙殿成注本等四種版本加以校勘,收入《世界文庫》中。事跡見新、舊《唐書》本傳。顧起經注本和趙殿成注本都附有注者所撰王維年譜。今人陳貽□有《王維生平事跡初探》一文,後附《王維簡要年表》(載《唐詩論叢》)。
白黿渦
南山之瀑水兮,激石滈瀑似雷驚,人相對兮不聞語聲。翻渦跳沫兮蒼苔濕,蘚老且厚,春草為之不生。獸不敢驚動,鳥不敢飛鳴。白黿渦濤戲瀨兮,委身以縱橫。王人之仁兮,不網不釣,得遂性以生成。
班婕妤三首
一
玉窗螢影度,金殿人聲絕。
秋夜守羅幃,孤燈耿明滅。
王維青年時期有積極的人生態度和政治抱負,寫成「隴西行」等一類關於邊塞、游俠的詩篇,運用歌行的體裁,描寫各方面的題材,具有岑參、高適那種雄渾的氣派。
王維的大多數詩都是山水田園之作,在描繪自然美景的同時,流露出閒居生活中閒逸蕭散的情趣。王維的寫景詩篇,常用五律和五絕的形式,篇幅短小,語言精美,音節較為舒緩,用以表現幽靜的山水和詩人恬適的心情,尤為相宜。
王維(701年-761年,一說699年—761年),字摩詰,漢族,河東蒲州(今山西運城)人,祖籍山西祁縣,唐朝詩人,有“詩佛”之稱。. 蘇軾評價其:“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 ”開元九年(721年)中進士,任太樂丞。. 王維是盛唐詩人的 ...
王維詩歌的獨特風格,不僅在當時的亞洲周邊國家廣泛傳播,也從18世紀開始對西方世界的文人以及詩歌創作產生巨大影響。 王維堪稱是對世界影響最大的中國詩人之一。 日本漢詩受王維田園詩風格影響. 由於漢語在亞洲周邊國家很長時間裡是通用語,在日本、朝鮮半島以及東南亞的越南等地文人均可同步接觸到王維的詩作。 公元753年王維與日本遣唐使阿倍仲麻呂的唱和詩作“送秘書晁監還日本國並序”就收入《全唐詩》,並流傳至今就是明証。 受王維等田園詩歌風格的影響,日本漢詩創作從七世紀開始,一直到明治維新時期,在大約1200多年時間裡,形成了一股參悟修行的“禪詩”風格,作為漢詩創作主體的日本僧侶尤其接受和欣賞王維詩歌。 據王麗娜的考証,較早的一個日語譯本《王右丞集》就是由僧人潭清翻譯、注釋,1929年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