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1. 石硤尾邨美荷樓歷史 相關

    廣告
  2. 上個月有 超過 100 萬 名用戶曾瀏覽 agoda.com

    預訂Yha美荷樓青年旅舍,Agoda價格保證! 取得心水住宿特惠價格,參考千萬真實評價

    • 香港

      超值酒店,神秘優惠

      先訂後付,節省更多!

    • 先訂後付

      Agoda.com最低價格保證

      火速預訂,免費取消!

搜尋結果

    • 美荷樓生活館 | 香港石硤尾的景點
      • 美荷樓為香港僅存的舊式公共房屋,前身是下置大廈,去年則榮獲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亞太區文物古跡保護榮譽獎。 美荷樓是於1954年一場大火後,因徒置五萬四千災民而建成的建築物,因此亦是本地歷史上重要的一環。 今天,除是青年旅舍外,美荷樓亦是載有公共房屋歷史博物館。
      www.timeout.com.hk/hong-kong/hk/景點/美荷樓生活館
  1. 其他人也問了

  2. 美荷樓 (英語: Mei Ho House ),位於清拆後分期重建的 石硤尾邨 ,1954年建成,是香港最早期、現時碩果僅存的「H」形6層 徙置大廈 [1] ,獲評為 二級歷史建築 [2] 。 石硤尾邨舊型大廈重建第41座美荷樓則獲得保留耗資2億2千萬 港元 改建為 美荷樓青年旅舍 及旗下之 美荷樓生活館 ,於2013年12月開幕。 歷史 [ 編輯] 雙十暴動 期間, 防暴隊 在 石硤尾徙置區 與群眾對峙,美荷樓外牆懸掛大型「雙十」徽牌(1956年) 國共內戰 前後,大批 中國大陸 難民湧港,石硤尾 木屋區 便是移民其中一個聚居地。 1953年12月25日晚, 石硤尾木屋區發生大火 ,造成3死51傷,並導致58,203人無家可歸。 港英政府在災場原址興建兩層高的包寧平房以及 徙置大廈 。

  3. 2021年10月27日 · 大火燒不去的歷史——美荷樓】 27/10/2021 discoverhkheritage. 位於石硤尾的美荷樓是石硤尾徙置區內唯一被保留的徙置大廈國共內戰期間大批難民從內地湧現石硤尾木屋區成為了他們其中的一個居住地1953年石硤尾木屋區不幸發生大火多達五萬人頓時流離失所於是在其後近十年期間港英政府在災區原址建起以當時工務局局長包寧命名的兩層高建築——「包寧平房」。 除此以外亦興建起七層高的徙置大廈。 每個單位容納五位成人,單位內並沒有水和電供應。 若居民想用水電,則要到位於兩翼中央部份的廁所及淋浴間,或者是公共水龍頭。 所有單位外均由被稱為「冷巷」的走廊所連接。 這裡亦是家家戶戶納涼和小孩子玩耍的空間。 當時,每戶的月租是10元,另外需額外加一元的水費。

  4. 2023年6月4日 · 活化歷史建築夥伴計劃典範項目. 美荷樓位於香港深水埗區石硤尾邨搭乘港鐵到深水埗站穿過桂林街來到車水馬龍的大埔道就看見兩排6層高米黃色調的樓宇中間相連成為H型建築上有大大的41和美荷樓字樣。 深水埗是二戰後新移民到香港的主要落腳地之一,當時港島和九龍為數不多的樓宇難以容納新增的人口,於是人們用木板樹皮等搭建簡易的住屋,稱為寮屋。 1953年石硤尾發生大火,導致居住在寮屋內的5萬多居民無家可歸。 之後香港政府在鄰近山邊興建多層式大廈(“徙置大廈”)安置災民,可以說是公屋的鄒形。 自此之後,一代代公屋伴隨著香港人的生活。 美荷樓是至今唯一留存的“H型”的第一型徙置大廈,在70年代經歷改建,至今已近70年歷史,為香港二級歷史建築。

  5. 源自1953年石硤尾寮屋區大火災後政府肩負起安置因大火失去家園之居民以及其他寮屋居住者的重任。 屋 原本包括了28座第一型大廈及1座第二型大廈而美荷樓是8座最早期的6層高H型第一型大廈的其中之一於1954年建成

  6. 3 天前 · 石硤尾邨 (英語: Shek Kip Mei Estate )是 香港 首個由政府興建的 公共屋邨 ,位於 九龍 深水埗區 的 石硤尾 ,在1954年最早期建成入伙的 徙置大廈 ,於1973年開始首次改建及重建工程,其後採用的 舊長型大廈 及新落成之 非標準型樓宇 分別於1977年至1984年間、2007年至2019年入伙。 徙置大廈(第41座 美荷樓 除外)於2007年6月20日拆卸後,第二及五期重建工地已在2009年4月19日展開地基工程,於2012年5月入伙,並接收部份2012年 蘇屋邨 重建二期及2013年至2014年 白田邨 舊邨受重建影響的租戶。 歷史[編輯] 1965年的石硤尾. 安置大火災民[編輯] 主條目: 石硤尾大火.

  7. 美荷樓生活館. 美荷樓屬於石硤尾邨的一部分昔日是為安置逾50,000名因1953年石硤尾寮屋區大火而流離失所的難民而興建為了改善居民生活邨內其他地方已進行重建而這座被列為香港二級歷史建築的美荷樓則於2005年關閉直至2013年才改建成為青年旅舍並設立了1間生活館當前美荷樓主題展覽歲月留情更加入口述歷史及各類型展品以描繪50至60年代基層市民的生活世態復刻香港精神的原點

  8. 美荷樓的誕生源於1953年12月25日夜晚在石硤尾發生的一場大火後通稱石硤尾大火」)。 大火發生在石硤尾山邊寮屋區使接近58,000人喪失家園為了向災民提供長期的房屋設施包括美荷樓在內的首批8座六層高的徙置大廈應運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