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董建華, 大紫荊勳賢 (英語: Tung Chee-Hwa ,1937年7月7日 [註 1] — ), 中华人民共和国 政治人物,原 副国级 领导人 , 香港特別行政區 第1及第2屆 行政長官 (1997年7月1日—2005年3月12日,於第2屆任期期間辭職)。 他卸任行政長官後,董建華曾連續擔任第10至第13屆 全国政协副主席 。 董建華1992年經 香港總督 彭定康 任命為 行政局 非官守成員,1996年12月11日在 推選委員會 中擊敗 楊鐵樑 、 吳光正 和 李福善 等中勝出,獲時任 國務院總理 李鵬 任命為香港首任行政長官。

  2. 2024年4月10日 · 董建華, 大紫荊勳賢 (英語: Tung Chee-Hwa ,1937年7月7日 [註 1] — ), 中華人民共和國 政治人物,原 副國級 領導人 , 香港特別行政區 第1及第2屆 行政長官 (1997年7月1日—2005年3月12日,於第2屆任期期間辭職)。 他卸任行政長官後,董建華曾連續擔任第10至第13屆 全國政協副主席 。 董建華1992年經 香港總督 彭定康 任命為 行政局 非官守成員,1996年12月11日在 推選委員會 中擊敗 楊鐵樑 、 吳光正 和 李福善 等中勝出,獲時任 國務院總理 李鵬 任命為香港首任行政長官。

  3. 2024年4月10日 · 董建华, 大紫荆勋贤 (英语: Tung Chee-Hwa ,1937年7月7日 [注 1] — ), 中华人民共和国 政治人物,原 副国级 领导人 , 香港特别行政区 第1及第2届 行政长官 (1997年7月1日—2005年3月12日,于第2届任期期间辞职)。. 他卸任行政长官后,董建华曾连续 ...

  4. 香港特別行政區第一屆政府或稱第一任董建華政府代表香港主權移交後首屆政府任期由1997年7月1日起至2002年6月30日結束400人的香港特別行政區第一屆政府推選委員會在1996年選出董建華為香港首任行政長官

  5. 《 1998年度香港行政長官施政報告 》是 香港特區政府 發表的第二份 施政報告 ,由時任 香港行政長官 董建華 於1998年10月7日發表。 背景 [ 編輯] 1997年起,亞洲爆發了 亞洲金融風暴 。 香港的股市當時已經達到頂峰,到一萬六千多點以上。 香港受金融風暴波及後,股市不斷下跌,跌至1998年的六千五百多點。 為了挽回經濟,當時的財政司司長 曾蔭權 、 香港金融管理局 任志剛 會同 香港交易所 行政總裁 鄺其志 決定動用千億的外匯儲備入市購入股票,以期穩住股市及各股價,最後動用了1180億港元成功擊退以量子基金為首的炒家。 金融風暴爆發以後,香港的經濟開始走下坡,首當其衝的是在股市活躍的小股民,其次就是樓市。

  6. 2003年7月的七一大遊行後,香港陷入政治危機。 兩名高官先後辭職:時任財政司司長因 「偷步買車」事件 而辭職、時任保安局局長葉劉淑儀亦因 廿三條立法 引發巨大爭議而引咎辭職。 行政會議. 特首董建華擔任 行政會議 的主席行會包括19名成員包括3名局長11名司長共14名官守議員以及5名非官守議員。 除召集人 梁振英 外所有的非官守議員都是新上任的。 董建華又任命 民建聯 和 自由黨 的主席 曾鈺成 和 田北俊 為非官守議員,從而與 民建聯 和 自由黨 結盟 [2] ,組成「執政聯盟」 [3] 。 2003年香港七一遊行後,田北俊因反對 《香港基本法》廿三條 立法而在7月6日晚上辭任行會成員。 董建華其後委任同樣屬自由黨的 周梁淑怡 接替田北俊。

  7. 2017年11月, 何志平 在美國因涉嫌涉嫌代表一間中國能源公司賄賂非洲官員被拘捕,並且不獲保釋。 [4] 2018年2月12日,路懷疑感染 流感 入住 瑪麗醫院 ,但在兩日間病情急劇轉差病逝。 有醫生估計,他可能因為流感引發腦炎或心肌炎,嚴重者可引致心衰竭、呼吸困難等,並令病人短期內死亡 [1] [5] 。 民調風波 [ 編輯] 主條目: 港大民調風波. 事緣香港主權移交後, 香港大學民意研究中心 的 民意調查 指首任特首董建華的民望不斷創新低點。 特首辦高級特別助理 路祥安 曾會見鄭耀宗和副校長,要求港大停止發佈對特首施政不利的消息。 就此,鄭耀宗向民意研究計劃主任 鍾庭耀 施壓,威脅會「陰乾」(逐漸收緊)他們的經費。 [6] 鍾庭耀其後公開事件,引起干預 學術自由 的爭議。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