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7年11月14日 · 中大去年利用美國國立衞生研究院的數據共享平台,擷取約8000名50歲或以上高血壓患者資料,發現若每隔數月觀察一次血壓量度數字,血壓的水平起伏不大,上壓徘徊在130至150之間,惟把觀察次數縮短為每月一次,就發現血壓有明顯變化,波動範圍擴大為120

  2. 2023年4月26日 · 衞生署亦預測,在30至74歲人士中,未來10年內患上心血管疾病的平均風險為11.4%,即每1,000名該年齡組別人士中,可能會有114人在未來10年內患上心臟病。 衞生署指,市民應實行健康的生活方式,例如進行足夠的體能活動、均衡飲食、保持健康體重、不吸煙和避免飲酒;而慢性疾病患者應定期由醫護人員跟進病情,以便及早發現疾病和處理。 衞生署於2020年11月至2022年2月期間,調查訪問超過16,000名15歲或以上的市民,涉及超過7,400個家庭住戶,當中超過2,000名受訪者進一步完成身體檢查。 署方分析上述的身體檢查結果,發現「超重」(即體重指標BMI≥23),佔22%,而「肥胖」(即體重指標BMI≥250),佔32.6%。

  3. 2022年12月14日 · 根據 國際高血壓學會2020 公布的資料,成人不分男女的血壓指標:(按圖 👇👇👇): + 4 由此可見,如你的血壓上壓在130或以上,下壓85或以上,就要開始注意了!

  4. 其他人也問了

    • 上壓還是下壓重要?
    • 「脈壓差」宜在30至40之間
    • 脈壓差增大的主要原因
    • 8種食物防止血管硬化

    高血壓是導致腦、心血管疾病最重要的成因,根據衛生署調查,香港15歲至84歲人口當中,患有高血壓比率約27%,而且高血壓一般沒有症狀,患者往往出現併發症後才知道。人們經常討論的「上壓」及「下壓」,究竟哪一個比較重要? 按圖了解「上壓還是下壓重要?」:: 「上壓」即收縮壓,代表心臟收縮泵血時加諸血管壁的壓力;「下壓」即舒張壓,代表兩下心跳之間心臟放鬆時血管壁所承受的壓力。很多人關心血壓中的「上壓」還是「下壓」較重要,台灣心臟科醫生謝安民在社交平台發文表示,若一定要作出選擇,「上壓」可能較重要。而最新研究指出,「脈壓差」(上壓減去下壓)更能預測病人心血管病的發病和死亡率,因為「脈壓差」數值代表血管硬化程度。

    正常「脈壓差」是在30至40之間,當數值愈高,代表患者的血管硬化愈嚴重。 當「脈壓差」達60以上,更是心血管硬化嚴重的一群,其心臟血管系統更容易受到損害,罹患高血壓、心血管疾病、中風、甚至死亡的機率都會大大提升。

    1. 長期高血壓及動脈硬化造成動脈壁彈性減低,使收縮壓增高而舒張壓降低,導致「脈壓差」加大。 2. 高血壓引起心肌超負荷,造成心臟擴大或主動脈瓣關閉不全,導致「脈壓差」增大。此外,伴有甲狀腺功能亢進或嚴重貧血時,也可出現脈壓差增大現象。 3. 隨年紀愈大,高血壓的機率也提升,「上壓」及「下壓」均會隨著年齡而升高,不過「下壓」在60歳左右就不再升高,但是「上壓」可以繼續增高到7、80歳,所以老年人常有一種高血壓是「上壓」超高而「下壓」偏低,稱為「單獨性收縮壓高血壓」,其「脈壓差」變大,也代表其血管硬化程度增加。

    茶類、魚類、海藻、納豆、醋、冬菇、蔬菜、蔥類,這8樣具抗氧能力的食物,可助促進血液運行暢順、降低壊膽固醇水平,有望令血管恢復年青。 按圖看8類食物助血管回春︰ 相關文章︰護血管食物|8大食物助血管逆齡變年輕 菇、海帶、魚宜揀咩色? 參考資料︰謝安民facebook、中時新聞網、早安健康

  5. 2023年12月26日 · 近期針對60-80歲華裔族群有許多跨國研究,證實血壓控制在110-130毫米汞柱對比130-150毫米汞柱,前者可減少近3成的心血管事件風險。 更仔細地說,死亡風險將減少2成、腦中風減少4成,心臟衰竭減少5成。 對於高血壓的迷思與誤解,往往帶來嚴重影響。 陳玠宇分享,過去曾收治一位台灣高齡82歲的奶奶,平常有三高問題,雖然在診所有拿慢性三高的藥物,但時常有漏吃或忘記吃的問題,因此平常血壓往往飆破160毫米汞柱。 但她曾在社群媒體上看見年紀愈大血壓可以容忍愈高的訊息,年齡加上自己已經年過80,便以為這是可容忍的血壓範圍而不以為意。

  6. 2019年10月9日 · 總體來說,高血壓的總患病率會隨年齡增長而上升,15至24歲人士中患病的比例只是4.5%,但65至84歲人士中卻高達64.8%患病。 按圖簡單了解高血壓的可怕之處及徵兆: + 2. 高血壓為何被叫作「隱形殺手」? 一般疾病都能靠徵狀分別,但被「隱形殺手」之稱的高血壓卻沒有明顯病徵,很難察覺,但小部分人會出現頭暈、頭痛、視線模糊不清、疲勞和面部發紅等症狀。 一般患者都是在出現併發症,或者例行身體檢查中量度血壓時發現的。 因此,衛生署建議成年人最少每兩年量度一次血壓。 說到量血壓,其實不同身體狀況的人士所需要的量度次數都不同!

  7. 2023年2月21日 · 蔡佳醍指出,根據大型研究,即使是70~80歲以上的老年人,如果能把收縮壓控制在120~130毫米汞柱以下,比起只把血壓控制在140~150毫米汞柱以下,將更能降低心血管的風險。 但可想而知,太過積極地控制血壓,也會增加低血壓、頭暈等副作用的機會,所以控制的標準還是因人而異的,必須考量每個老年人帶有的共病和對藥物的適應程度來做調整;然而,讓收縮壓處在140~160毫米汞柱,還是帶有風險的。 相關文章:健康飲食|降血壓吃什麼食物好? 盤點高血壓患者5大必吃水果👇👇👇. + 15. 有在吃血壓藥,平時沒有什麼不舒服,沒有量血壓可以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