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8月24日 · 醫學期刊《美國呼吸與重症監護醫學雜誌》日前刊登一篇相關研究,指睡眠窒息症患者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的原因,很程度上是由於血氧水平降低而引起。 研究人員表示,睡眠窒息症的嚴重程度可能會影響心血管風險的嚴重程度,而其中缺氧是令血壓升高的最主要原因。 而此發現更是解釋了,為何有些人更有機會出現心血管疾病,有助更好預防心血管疾病風險。 「這些發現將有助於更好地描述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的高風險」哈佛醫學院睡眠呼吸暫停健康結果研究小組主任兼研究作者 Ali Azarbarzin 博士. 血氧水平下降是主因. 該研究分析了4,500多名完成體檢及睡眠測試的中老年人數據,旨在找出睡眠窒息症中的哪個方面,可能是導致心血管風險增加的原因。

    • 生理時鐘│如果我們不見天日,生理時鐘是否繼續運作?
    • 生理時鐘│改變環境就可以改變生理時鐘?
    • 生理時鐘│生理時鐘紊亂有何影響?

    Jürgen Aschoff和Rütger Wever就在50年代把自己關在沒有陽光照射的實驗室裡一個月,記錄自己的睡眠/清醒時間、體溫、排尿的量與時間以及其他的生理指標。 即使沒有陽光變化給予時間上的暗示,睡眠/清醒周期與體溫日夜變化的節律,依舊維持大約24小時的時間。不同的是,睡眠/清醒周期不再是固定,而是每天逐步延後(如:第一天 7:00自然醒;第二天是 7:40 醒來,第三天 8:20 醒來……)。 由此可見,我們內在的生理時鐘在沒有陽光重設時鐘的情況下,這個時鐘會以大於24小時的周期自行運作,並且反映在許多不同的生理指標上。

    有人喜歡熬夜,覺得自己就是貓頭鷹,所以就會設想自己搬到日夜顛倒的地方,生理時鐘就能按部就班。 其實不然,問題並不在於生理特質,而是個性和生活型態的習慣不一,所以不論哪個環境,習慣性依舊使我們日夜顛倒。 假若你希望能改變生理時鐘混亂,就要先釐清自己為何喜歡熬夜,盡量改變生活作息,可以循序漸進,稍微提前1-2小時入睡。

    內分泌失調:生理時鐘紊亂,最先出現的症狀是新陳代謝功能失調,引致長痘或是發胖,有血糖問題的人也會發現血糖開始上升,變得不穩定,增加罹患糖尿病的風險。 腦、心血管功能下降:當身體調控機制不穩定時,會造成血壓不穩定,嚴重可能產生中風或是心臟疾病。 增加罹癌的風險:科學家發現,日夜節律長期混亂的人會提升罹癌風險。 神經功能受損:記憶力下降,也可能發生神經性退化的疾病,例如:腦退化。 情緒不穩:日夜節律失調,容易產生躁鬱或憂鬱的狀態。 疼痛:沒有良好睡眠,或是充足休息的人,容易發生疼痛的問題,像是頭痛、腰痠背痛或是關節痛。 假如生理時鐘混亂已經造成生活或工作的困擾,最簡單可以透過接收日光進行調整,因為光照中接近藍光的波長能刺激眼球柱狀細胞,經神經傳導至下視丘,能抑制褪黑激素的分泌,進而調整睡醒時間回...

  2. 2020年10月23日 · 「前哨淋巴」是在腋下守住身體第一道防線的首幾顆淋巴,形同人體的前線守衛,因此醫生在進行手術時,會先以特別的追蹤器尋找這幾顆守住身體前線的淋巴,並立即送到化驗室進行急凍切片化驗,以檢查淋巴中有沒有癌細胞擴散。 如經檢驗後發現前哨淋巴並無受到感染,則意味身體其他部位仍然健康無恙;反之,如在前哨淋巴發現癌細胞擴散的跡象,醫生會按需安排程序切除腋下淋巴。 肚子裏的計時炸彈|鄭敏樂醫生. Photo from Shutterstock. 有見及此,前哨淋巴切除術的好處在於,如經初步檢驗後發現前哨淋巴無礙,手術只需取走數顆淋巴,對病人身體的影響微乎其微。 如在手術過程中發現淋巴有異樣,則可以立即切除腋下淋巴,以免延誤治療,並降低需進行多次手術的風險。

  3. 2018年9月17日 · Sep 17, 2018. 11,888. 皮膚癌為香港歷年十最常見癌症之一,最新2015年癌症資料統計中心數據顯示,非黑色素瘤皮膚癌確診數字破紀錄超越一千人,相對十年前增63%。 陽光中的紫外線(UV)會誘發皮膚細胞產生基因異變,是引致皮膚癌的主要原因。 所以,就讓我們一齊來看看到底樣膚癌人甚麼吧。 Photo from Google. 甚麼是皮膚癌? 皮膚是身體最的器官,其結構分為三層:最外層的是表皮、深層的真皮及皮下組織。 皮膚表皮由三種細胞構成,包括基底細胞、鱗狀細胞及黑色素細胞。 皮膚癌的名稱是按出現癌變的細胞而命名的,最常見的有兩種,分別為非黑色素瘤 (包括基底細胞瘤、鱗狀細胞瘤)及黑色素瘤。 其他較不常見的皮膚癌可源自汗腺和毛囊。 皮膚癌包括非黑色素瘤及黑色素瘤。

  4. 2020年11月3日 · Nov 3, 2020. 2,640. 不少人都未聽過「間皮瘤」這個病 ,現時香港僅存 16 名間皮瘤病人。 其實間皮瘤是指在胸膜或腹膜的間皮層的細胞出現異變,是一種罕見癌症。 Medical Inspire 訪問了臨床腫瘤專科醫生李宇聰,講解一下間皮瘤的成因。 間皮瘤的成因. 李宇聰醫生指,間皮瘤的成因主要是來自石棉,所以現時一般都會被視作職業病。 成因可以是由環境因素、職業或是以前在建築物中曾經外露過、接觸過石棉而引發,間皮瘤可以潛伏大概 20-40 年才病發。 而間皮瘤的症狀則視乎源發位置,一般都在胸膜和腹膜上。 胸膜上的間皮瘤在徵狀方面的而且確和肺癌相類似,患者可能會感到胸口疼痛,在胸膜的位置亦可能會有積水,這會令到病人容易氣喘。

  5. 有不少病人收到乳房造影和超聲波片後,發現當中有一個名為「 BIRADS 」的評分,對此皆充滿疑惑,今日,就讓我向大家解惑。 良性、惡性纖維瘤外觀不同 在超聲波掃描或是乳房造影之下,其實良性纖維瘤與癌症腫瘤兩者的外觀上亦大相逕庭。以超聲波評估為例,若然是良性纖維瘤,它的外形 ...

  6. 2019年3月31日 · 這個故事最後也和電影最後一樣有一個好的結局 2018 年 11 月, Miles Scott 已經脫離病痛痊癒。 在這中間的五年,他的疾病沒有復發,這也代表著他脫離了病魔,成為了擊敗病魔的超級英雄。 Source : TODAY. Text by Medical Inspire. Subscribe to Medical Inspire Telegram for instant news and information : http://bit.ly/2sm3Zve. Subscribe to Medical Inspire Youtube channel for professional medical information : http://bit.ly/2Fd1JP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