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中文名. 蹠痛症. 定 义. 指前足横弓劳损或蹠神经受压或刺激而引起的前足蹠骨干及蹠骨头蹠面(即前足底部)的疼痛,临床上分松弛性和压迫性. 目录. 1 疾病简介. 2 临床表现. 3 诊断鉴别. 4 疾病治疗. 治疗原则. 用药原则. 疾病简介. 播报. 编辑. 临床表现主要有前足蹠面持续性灼痛,前足底有 胼胝 ,蹠面压痛和侧方挤压蹠骨头可减轻疼痛。 压迫性蹠痛症则由于蹠骨头部长期被外力挤压导致趾神经长期受压或刺激引起间质性神经炎或 神经纤维瘤 之故。 为穿高跟鞋或窄头鞋。 其临床表现为行走时前足阵发性放射,放射到邻近足趾,伴有感觉异常、蹠面压痛,侧方挤压蹠骨头可加重或引起疼痛。 本病多发于30—50岁中老年妇女,和足部狭瘦松弛者,大多为单侧。

  2. 疾患所致跟部蹠面疼痛. 本词条由 “科普中国”科学百科词条编写与应用工作项目 认证 。. 跟痛症多种慢性疾患所致的足跟跖面疼痛,步行或站立时疼痛加重,肥胖者多见,常见于中老年人,特别是45岁~60岁发病最多。. 临床主要以单足或双足跟部在站立或行走 ...

  3. 疾病简介. 播报. 编辑. 急性疼痛指短期存在 (少于三个月)、通常发生于伤害 性刺激 之后的疼痛,通常由原发疾病引起,随着原发病的治愈,疼痛也随之消失,如 带状疱疹 引起的疼痛,一旦疱疹消失,疼痛也随之缓解。 而急性疼痛如果在初始阶段未得到完全控制,可能会发展为 慢性疼痛 。 慢性疼痛常在原发疾病治愈后,疼痛仍持续存在,并呈进行性加重趋势,可在没有任何确切病因或组织损伤的情况下持续存在,此时机体的病理-生理变化与原发疾病完全不同,如部分带状疱疹病人,疱疹虽已消失,但疼痛仍迁延数年甚至终生。 世界卫生组织 已明确指出:急性疼痛是症状,慢性疼痛是疾病。 临床上把具有以“疼痛”为主要症状的疾病称为“疼痛性疾病”,简称“疼痛病”。 [1] 发病原因. 播报.

  4. 解 释. 慢性疼痛症患者,由于长期的疼痛刺激促使中枢神经系统发生病理性重构,使疼痛疾病的进展愈加难以控制的反应. 相关视频. 查看全部. 目录. 1 简介. 2 治疗. 3 发病率. 4 注意事项. 简介. 播报. 编辑. 痛觉敏化 慢性疼痛 作为一种疾病,不仅仅在于疼痛本身,更重要的是在慢性疼痛引起的严重不良反应。 在疼痛的开始阶段,化学上的局部炎症通过身体的外周感受器传递给中枢系统引起痛感,长期的疼痛刺激可能促使 中枢神经系统 发生病理性重构,使疼痛疾病的进展愈加难以控制。 这种变化,在医学上也被称作“痛觉敏化”。 由于长期疼痛导致产生“痛觉敏化”,亲昵的接吻、温柔的抚摸、衣衫的接触都可能带来剧烈的疼痛,给患者的正常生活带来很大困扰。 治疗. 播报. 编辑.

  5. 乳痛,单纯性乳腺上皮增生症 (simple epithelial hyperplasia of mammary glands),是乳腺结构不良症的早期病变。. 1922年Bloodgood首先描述,1928年Semb注意到此病表现为乳房疼痛并有肿块,称为单纯性腺纤维瘤病。.

  6. 中文名. 先天性痛觉缺失. 外文名. congenital insensitivity to pain with anhidrosis. 简 称. CIPA. 临床表现. 痛觉丧失,生活可以自理. 属 性.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 治 疗. 目前尚未有明确治疗方针. 目录. 1 简介. 2 症状. 3 病理. 4 临床诊断. 5 治疗. 6 预防保健. 简介. 播报. 编辑. 先天性无无汗 (congenital insensitivity to pain with anhidrosis,CIPA)又称遗传性感觉和自主神经障碍(HSAN)Ⅳ型,是一种罕见病. 症状. 播报. 编辑. 常因玩耍扭伤四肢而损伤皮肤或出血,但因无患者自己不能察觉。

  7. 风湿性多肌痛(PMR)为一种和其他诊断明确的风湿性疾病、感染以及肿瘤无关的疼痛性疾病,常见于老年人,伴有血沉增快。 PMR是一种以四肢及躯干近端肌肉疼痛为特点的临床综合征,对小剂量激素治疗反应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