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1. 相關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9年4月29日 · 2019-04-29. 現行法例規定商戶每派發一個膠袋,須收取不少於5角的膠袋費。 資料圖片. 支持者讚增環保意識 小商戶憂影響生意. 膠袋徵費在本港實施近10年,惟整體塑膠袋每日平均棄置量連年上升。 早前環境局局長黃錦星就指,政府有意於今年中檢討膠袋徵費計劃,由現時每個最低收費5角加至1元。 為了解市民對增加徵費意見,本報就此進行網上民意調查,結果顯示支持及不支持者人數相若,議題極具爭議性。 有環保團體及商戶認為,增加膠袋徵費可進一步提升市民的環保意識;惟亦有小商戶擔心生意受影響,過去曾與顧客產生不少爭拗,認為政府加強公民教育才最重要。 圖/文﹕香港文匯報專題組.

  2. 2015年5月11日 · 環保署從今年4月1日起全面推行塑膠購物袋環保徵費計劃 (Environmental Levy Scheme on Plastic Shopping Bags),適用範圍擴至全港逾九成零售點總數約十萬間商戶根據相關法例規定顧客索取塑膠購物袋包括含有塑膠成分的平口袋手挽袋及不織布袋等),每個最少收取5毫商戶若收取多於5毫須有清晰指示告知顧客。 堆填區即將爆滿 港府推源頭減廢. 香港都市固體廢物逐年遞增,三大堆填區(將軍澳大赤沙堆填區、新界打鼓嶺堆填區及屯門稔灣堆填區)將於短期內爆棚。 今年初,環保署公布2013年堆填區固體廢物棄置量高達日均14,300公噸,按年上升3.4%。 早於2009年,政府已提出都市固體廢物按量徵費和生產者責任計劃等減廢政策及法規,從源頭開始減廢。

  3. 2015年4月2日 ·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羅繼盛鮑旻珊第二階段膠袋收費昨日正式實施除了非氣密冷凍及服務隨袋可豁免收費市民索取膠袋需最少每個5毫。 不少零售商都在舖面張貼徵費告示和海報,而零售膠袋派發情況亦大幅減少。 有報販稱平日每天都會派出200個膠袋,但到昨日半天內只賣了1個膠袋,有未獲豁免的五金店和紙紮店則大嘆不便。 而多數市民都了解昨日起擴大徵費,但仍有部分未清楚細節。 截至昨日下午5時,環保署人員共巡視了全港逾300個零售點,並發出兩宗口頭警告,涉及一間涼茶店和餅店。 昨日起膠袋徵費覆蓋的零售店數目亦由3,500個大幅擴展至逾10萬個,不少商舖內都已張貼擴大膠袋收費的宣傳海報,提醒消費者若要索取膠袋,需最少每個支付5毫,並鼓勵市民自備購物袋。

  4. 2009年4月24日 · 政府在宣傳推廣徵收膠袋稅時應注重鼓勵市民少用膠袋多用可重複使用的環保袋避免讓人錯誤認為只要付得起每個5角的費用就仍可濫用膠袋

  5. 2011年6月8日 · 對此,冼兆添解釋道,「我們用於生產的塑膠成分是無毒的甲乙烯,廠房內設有空氣自動過濾系統,不但不會對周圍的環境造成污染,工人們就算在加工過程中不使用口罩,也不會對身體有什麼不良影響。 生物降解減少環境污染. 記者了解到,早在2007年,冼兆添就在部分產品的製造過程中自覺使用了生物降解技術,以求減少廢棄物對環境的污染。 「在我們中標的所有項目裡,就連香港政府都沒有硬性規定我們非得這樣做不可。 」他的有意為之,一來增加了一噸塑料成品1,000港元的生產成本,二來由於用於降解的真菌得以保存,大大縮短了產品的保質期限,本來「可保存100年的產品」,變成了「只能保存100天」。 這種做法,雖然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生意,但冼兆添卻甘之如飴。 他謙遜地向記者表示,「有些同業也是這樣做的,我們實在不算領先者。

  6. 2021年3月4日 · 環境局局長黃錦星在2019年回應有關減少廢塑膠的提問被問及政府有否制訂減少塑膠包裝物料使用量的措施時指政府正與業界商討以開展有關工作可見現時針對包裝減廢的進程仍然在商討階段針對網購包裝的規管更遙遙無期。 反觀鄰近的台灣地區已落實了「網購包裝減量指引」,分階段逐步實施減少不必要的包裝體積及限定使用可重複循環包裝箱的比例,鼓勵業界參與並取得認證,既能提高市民的環境意識,亦能推動企業擔當社會責任。 欠缺政府推動規管及認證制度,令企業缺乏誘因進行減廢,反而為了顧及消費者體驗而形成包裝競爭。 改用環保物料回收循環再用. .政府.

  7. 2017年6月23日 · 近日,綠色和平指出海洋正受到「微塑膠」污染,微塑膠來源有二,其一是日常塑膠廢物的棄置。 據估計,現時全球每年大概有800萬噸塑膠流入海洋,而塑膠飄浮在海洋中受日曬、海流、風浪等衝擊,逐漸分解成體積比沙粒甚至塵埃更細的「微塑膠」。 包裝未寫明含膠. 另一個來源是近年生產商在衛生及美容產品加入「膠粒」,聲稱配方有助去除角質層及潔淨功能,不少洗面乳、沐浴露甚至牙膏均有加入塑膠粒,但在包裝上未有明確或以英文列出所含成分,令消費者在不知不覺間選購及使用了含有微塑膠的產品。 綠色和平估計現時全球每日有48億粒微塑膠流進海洋,相等於每年111架雙層巴士重量,市民間接成為了污染海洋的幫兇。 機構更指出,外地有研究發現不少海洋生物均有塑膠殘留體內,當中包括香港市民常食的魚類及甲殼類海產,例如烏頭、蠔、青口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