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本文題為蘇格拉底式尋問〉,主要是延續之前對香港中文大學沈祖堯校長教育理念的討論指出學術精神為何物並且本文也指出今天很多人──尤其教會裡的人──皆忽視這精神有趣的蘇格拉底. 對話錄裡蘇格拉底是很有趣的人物據說有一神明告訴他他是世上最聰明的人他不同意他認為他認識的東西太少沒資格做最聰明的人於是他到處找一些自稱滿有學問的人或有社會地位的人或宗教專家向他們刁難和討教希望能顯出他才疏學淺需要別人指教。 怎料每一次他都令對方無言以對,被顯為不懂他們聲稱懂的東西。 由於他們的社會形像是智者或賢達或宗教專家,那些被他討教的人多有感到被羞辱,漸對蘇格拉底產生恨意。 又因蘇格拉底的提問涉及道德、宗教,蘇格拉底漸被視為荼毒年青人、散佈異端邪說。

  2. 認識我們. 五十多年前,一班有心的青年,到醫院探訪病人後,為帶給他們安慰,便錄製了一系列錄音帶節目,送給他們。. 因著這班青年的共同心志和理想,「福音傳播中心」(簡稱「福傳」)自1972年成立以來,藉著錄音帶、CD、VCD、DVD、MP3、電視節目、電影 ...

  3. 2013年2月12日 · 中規中距的成績,讓歷生悟出神的旨意。他說:「我以前一直以為要用我的學業成績來榮耀神,原來神是要用我來告訴大家,即使歷生有病,都可以考到18分,那麼一般人都應做得到。」 往後兩年,歷生努力完成預科課程,去年獲嶺南大學取錄修讀副學士課程。

  4. www.gnci.org.hk › topic › 教育和學術之價值為何?教育和學術之價值為何?

    中文大學校長沈祖堯近日在網誌裡寫了向老師致敬一文他引龐馬的話說:「教學並不能簡化為一門技術要教得好必須源自老師本身及他的一份赤誠。 」接著他重提他經常說的一個故事──他畢業多年後回到劍橋探訪昔日努力教導他和其他學生成為術德兼備的醫生的退休老教授席間另一教授說:「祖堯你在醫學期刊發表的學術文章十年後不會有多少人看但如達教授般的好老師卻可以在你畢業三十年之後令你回來探望他。 教育還是有價值的。 」 有如此教育宏願的沈教授作為中文大學的校長,實在令人鼓舞。 誠然,好老師不應該只懂以機械性的評核方法來衡量成果,也不應這樣被評核。 不過,我恐怕用這麼短的篇幅來表達教育理念,難免略有不足,可稍作補充。

  5. www.gnci.org.hk › testimony › 見証篇「當心靈不再空虛」見証篇「當心靈不再空虛」

    b0708b58-869b-4673-b8cc-39964c6ca407

  6. www.gnci.org.hk › topic › 【二十三】-怎處患難【二十三】 怎處患難

    最近看到一則報導標題為挫折提煉正能量」,主角人物為麥列菲菲她是香港醫務委員會主席英基學校協會主席及香港大學榮休教授雖然她在社會有顯赫的成就但她在處理公務政策時飽受批評但她面對人身攻擊罵不還口她有感而言說能把挫折處理好人會變得更堅強與自信更有能力應付下次的挫折。 若在失敗時回顧這些人生克服挫折的經驗,會給我們得到精神健康的強化劑! 還說:每個人在成長過程中一定會受到挫折,所以我無論聘請校長或老師時,面試時不會問他們:你有甚麼成功的經驗? 我會問:你最難忘的挫折是甚麼? 接下來怎樣處理? 有一次,麥列菲菲還在大學任職時,學系要聘請教師,她向一名求職者問了相同的問題,那位女士誠懇卻含淚地說:我兩年前患上乳癌,手術切除了,但我仍鬥爭下去,完成我的博士論文。

  7. www.gnci.org.hk › testimony › 學習重要-生命主角更重要學習重要 生命主角更重要

    658f4a60-e2e1-4f19-a69a-b3a4f90a8af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