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3月22日 · 這類通知可能是詐騙,目的是盜取個人資料和激活電子錢包進行交易。 為配合通訊事務局辦公室(通訊辦)實施的「短訊發送人登記制」,大部分銀行將使用以「#」號開頭的「已登記的短訊發送人名稱」向大家發送短訊。 這樣的短訊發送人名稱以「#」號開頭有助於識別短訊發送人的身份以防止騙徒冒充這些機構向手機用戶發送詐騙短訊。 當收到包含以下「#」號的短訊發送人名稱時,可以確認該訊息是來自銀行:應該保持警惕,避免成為詐騙活動的受害者。 在收到可疑訊息時,不要隨意提供個人資料,並且可以透過確認短訊發送人的身份來識別是否為合法訊息。 【青姐話】未破百日綫阻力 好友難望有糊食. 青姐話. 【青姐話】未破百日綫阻力 好友難望有糊食.

  2. 2021年7月1日 · 發布時間: 2021/07/01 09:00. 分享:. 老人家對科技不了解經常會被騙徒有機可乘。. 日前就有網民在Facebook討論區發文指家中有一名年老親戚用900元向的士司機買了一部iPhone 11 Pro Max」,最後被事主發現是假貨事主對此感到憤怒,「今時今日居然仲 ...

  3. 2021年10月5日 · 騙徒一般會利用一系列的空殼公司清洗他們詐騙獲得的贓款他們可能利用錯綜複雜的公司結構例如透過代名董事及股東來隱藏幕後騙徒的身份並給受害者和執法部門的調查造成阻礙鑒於香港開設公司過程相對簡易而且電子匯款亦十分快捷香港成為了網絡攻擊及騙案的熱門選址。 香港以及其他司法管轄區的法院近年就這類案件頒佈了多個判決,為我們提供了一些啟示。 向辯稱「無辜」的收款者提起訴訟. 基於銀行戶口款項的流通性,黑錢可能最終會流入一些辯稱“無辜”的收款者手中。 他們可能辯稱其已提供有值對價,從而可以合法擁有相應的款項。

  4. 2023年7月1日 · 當時騰訊官方發微博提醒,騰訊手機管家安全團隊已經收到用戶的相關舉報,而且發現接通FaceTime會出現錄製用戶臉部影片的風險,一旦被詐騙份子利用可用詐騙,比如人臉識別,熟人詐騙等。 三方法封鎖或關閉FaceTime. 徒手法層出不窮,如果用戶遭到FaceTime,可以在FaceTime封鎖對方的手機號碼,或者關閉FaceTime功能。 1)打開iPhone的「設定」,選擇「FaceTime」,點擊「封鎖的聯絡人」,選取「新增…」,加入要封鎖的對象。 2)打開「通話紀錄」,點擊不明FaceTime 通話請求右邊的「i」按鈕,向下捲動,點一下「封鎖此來電者」,然後點一下「封鎖聯絡人」。 3)打開iPhone的「設定」,選擇「FaceTime」,直接關閉FaceTime功能。 ET財智Talk.

  5. 2024年2月23日 · 環球社會熱點. 發布時間: 2024/02/23 15:35. 最後更新: 2024/02/23 16:35. 分享: 伊朗2023年向新iPhone實施禁令,無阻民眾從黑市購入走私的iPhone手機,部分更高於市價數倍出售。 有徒訛稱以低價出售iPhone,數月騙取3,500萬美元(約2.73億港元),警方拘捕其中一名主腦並通緝其餘疑犯。 矽谷企業出錢鼓勵員工返工酒聚 補貼設兩大條件 【下一頁】 伊朗2023年禁止蘋果公司(Apple)生產的所有新iPhone型號作正式註冊,並於2024年延長禁令,影響所有iPhone 15機型。 但商家走私iPhone 14及iPhone 15手機到伊朗黑市,再加上需求推高商品價格,例如一部iPhone 13的價格成本飆升至國際市場的數倍。

  6. 2021年4月15日 · 過去一年間此類社交媒體騙案更趨嚴重英國廣播公司BBC最近指自去年疫情發生以來有關Instagram騙案數目已急增50%。 隨著我們的數碼生活不斷發展,網絡騙徒亦掌握了新的詐騙手法。 網絡安全廠商 Sophos 分享了 Instagram上最常見的7種騙案並為用戶提供4個貼士提防受騙以及應對方法去確保自己不會成為網絡欺詐的受害者。 傳Twitter曾考慮收購Clubhouse 惟談判破局【 下一頁 】 以下是7類常見的 騙案: 網絡釣魚騙案. 網絡釣魚攻擊者會試圖通過Instagram 私訊或電子郵件發送可疑網絡鏈結,然後誘騙用戶在虛假登錄頁面上輸入用戶名稱和密碼。 騙徒獲取登錄資料後,他們便能瀏覽用戶個人資料,甚至更改帳戶密碼將用戶拒之門外。

  7. 2020年10月19日 · 香港警務處亦在今年5月公佈首四個月有787個針對本港的惡意網站域名有多位市民因假網站被騙導致金錢損失最近一家網絡安全公司的調查結果亦發現騙徒喜歡模仿有利可圖的域名例如Google, Paypal, Amazon等知名網站並通過網絡釣魚和騙局竊取用戶機密的身份驗證資料或金錢。 另一例子便是去年年中,在Facebook正式宣佈其加密貨幣計劃Libra前,便已經有人搶先註冊FacebookToken.org疑作釣魚網站欺騙網民,最終該網站被Facebook訴諸法庭並成功移除網站。 到底消費者在進行網購時,應如何分辨真假網站防止被騙或資料被盗? 【監控隱憂】聯合國首個數據中心落戶杭州 專家憂中國建「全球情報網」 【網絡監控】人權組織揭全球網絡自由度下跌 中國10分墊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