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一日不見,如三秋兮! 出自先秦的《采葛》 彼采葛兮,一日不見,如三月兮! 彼采蕭兮, 一日不見,如三秋兮! 彼采艾兮! 一日不見,如三歲兮! 完善. 詩經, 思念, 民謠. 古詩文網 APP客戶端 立即打開. 創作背景. 關於此詩的背景,由於沒有具體內容,舊說隨意性很大,如《毛詩序》以為是“懼讒”,所謂“一日不見於君,憂懼於讒矣”;朱熹《詩集傳》則斥為“淫奔”之詩,吳懋清《毛詩復古錄》則以為采葛(蕭、艾)比喻平時蓄養人才,姚際恆、方玉潤、吳闓生卻一致認為是懷友憶遠之詩。 猜您喜歡. 昔我往矣,楊柳依依。 佚名《採薇》 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佚名《漢廣》 死生契闊,與子成說。 佚名《擊鼓》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佚名《鶴鳴》 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 佚名《黍離》
當是悖理的,然而從詩抒情看卻是合理的藝術夸張,合理在熱戀中情人對時間的心理體驗,一日之別,逐漸在他或她的心理上延長為三月、三秋、三歲,這種對自然時間的心理錯覺,真實地映照出他們如膠似漆、難分難舍的戀情。
- 概觀
- 基本介紹
- 作品原文
- 注釋譯文
- 創作背景
- 作品鑑賞
- 後世影響
采葛一般指本詞條
《國風·王風·采葛》是中國古代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中的一首詩。此詩表達的是一種急切的相思情緒,歷來眾說紛紜,有淫奔說、懼讒說、懷友說、戍卒思婦說多種觀點,今多解為思念戀人的詩。全詩三章,每章三句。詩人用誇張手法描寫心理活動,很有特色。
詞句注釋
⑴采:採集。葛:葛藤,一種蔓生植物,塊根可食,莖可制纖維。 ⑵蕭:植物名。蒿的一種,即艾蒿。有香氣,古時用於祭祀。 ⑶三秋:三個秋季。通常一秋為一年,後又有專指秋三月的用法。這裡三秋長於三月,短於三年,義同三季,九個月。 ⑷艾:多年生草本植物,菊科,莖直生,白色,高四五尺。其葉子供藥用,可制艾絨灸病。 ⑸歲:年。
白話譯文
那個采葛的姑娘,一天沒有見到她,好像隔了三月啊! 那個采蕭的姑娘,一天沒有見到她,好像隔了三秋啊! 那個采艾的姑娘,一天沒有見到她,好像隔了三年啊!
關於此詩的背景,由於沒有具體內容,舊說隨意性很大,如《毛詩序》以為是“懼讒”,所謂“一日不見於君,憂懼於讒矣”;朱熹《詩集傳》則斥為“淫奔”之詩,說“采葛所以為絺綌,蓋淫奔者托以行也。故因以指其人,而言思念之深,未久而似久也”;吳懋清《毛詩復古錄》則以為采葛(蕭、艾)比喻平時蓄養人才,“臨時方獲其用,若求之太急……一日則如三月之久”;牟庭《詩切》又說是“刺人娶妻……而徒溺其色,一日不見,則思之如三月之久”;姚際恆、方玉潤、吳闓生卻一致認為是懷友憶遠之詩,方氏申述云:“夫良友情親如夫婦,一朝遠別,不勝相思,此正交情深厚處,故有三月、三秋、三歲之感也!”(《詩經原始》)近人則多主戀歌說。聞一多指出“採集皆女子事,此所懷者女,則懷之者男”(《風詩類鈔》)。
整體賞析
這是一首思念情人的小詩。采葛為織布,采蕭為祭祀,采艾為治病。都是女子在辛勤勞動。男子思念起自己的情人來,一日不見,如隔三秋(月、年)。說一天會像三個月,三個季節,甚至三年那樣長,這當然是物理時間和心理時間的區別所在。用這種有悖常理的寫法,無非是為了極言其思念之切,之深而已。 熱戀中情人無不希望朝夕廝守,耳鬢相磨,分離對他們是極大的痛苦,所謂“樂哉新相知,憂哉生別離”,即使是短暫的分別,在他或她的感覺中也似乎時光很漫長,以至於難以忍耐。此詩三章正是抓住這一人人都能理解的最普通而又最折磨人的情感,反覆吟誦,重疊中只換了幾個字,就把懷念情人愈來愈強烈的情感生動地展現出來了。第二章用“秋”而不用“春”“夏”“冬”來代表季節,是因為秋天草木搖落,秋風蕭瑟,易生離別情緒,引發感慨之情,與全詩意境相吻合。 全詩既沒有卿卿我我一類愛的囈語,更無具體的愛的內容敘述,只是直露地表白自己思念的情緒,然而卻能流傳千古,後人並將這一情感濃縮為“一日三秋”的成語。關於此詩藝術感染力的奧妙,蔣立甫《風詩含蓄美論析》曾剖析說:“妙在語言悖理。”其意是說:從科學時間概念衡量,三個月、三個季節、三個年頭與“一日”等同,當是悖理的,然而從詩抒情看卻是合理的藝術誇張,合理在熱戀中情人對時間的心理體驗,一日之別,逐漸在他或她的心理上延長為三月、三秋、三歲,這種對自然時間的心理錯覺,真實地映照出他們如膠似漆、難分難捨的戀情。這一悖理的“心理時間”由於融進了他們無以復加的戀情,所以看似痴語、瘋話,卻能妙達離人心曲,喚起不同時代讀者的情感共鳴。
名家點評
宋代朱熹《詩集傳》:“賦也。采葛所以為絺綌,蓋淫奔者托以行也。故因以指其人,而言思念之深,未久而似久也。” 清代姚際恆《詩經通論》:“‘葛’‘月’,‘蕭’‘秋’,‘艾’‘歲’,本取協韻。而後人解之,謂葛生於初夏,采於盛夏,故言‘三月’;蕭采於秋,故言‘三秋’;艾必三年方可治病,故言‘三歲’。雖詩人之意未必如此,然亦巧合,大有思致。‘歲’‘月’,一定字樣,四時而獨言秋,秋風蕭瑟,最易懷人,亦見詩人之善言也。”
此詩中的“一日不見,如三秋兮”,後世演化為“一日不見,如隔三秋”,其審美價值仍在,作為成語仍活在人們口頭,成為後人表達思念之情的常用語。
其他人也問了
彼采艾兮 一日不見 如三歲兮 的背景是什麼?
一日三秋是什麼意思?
見一落葉,而知歲之將暮,是什麼意思?
一日三秋是成語嗎?
“歸去來兮”是什麼意思?
成語: 一日三秋 [正文],注音: ㄧ ㄖˋ ㄙㄢ ㄑㄧㄡ (變) ㄧˊ ㄖˋ ㄙㄢ ㄑㄧㄡ,釋義: 雖只一日不見,卻好像隔了好久的時間。 比喻思念心切。 語本《詩經.王風.采葛》。
一日不见,如三秋兮,汉语成语,指一日不见,如隔三秋,用这种夸张之词形容主人公对友人的殷切思念,实是情至之语。.
2019年6月21日 · 彼采葛兮,一日不見,如三月兮。 彼采蕭兮,一日不見,如三秋兮。 彼采艾兮,一日不見,如三歲兮。這是《王風.采葛》。全詩共三章,僅換了六個字。今譯的意思是:她去採葛啦,我一日不看見她,感覺像隔了三個月啦。
这是一首思念情人的小诗。采葛为织布,采萧为祭祀,采艾为治病。都是女子在辛勤劳动。男子思念起自己的情人来,一日不见,如隔三秋(月、年)。说一天会像三个月,三个季节,甚至三年那样长,这当然是物理时间和心理时间的区别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