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相反,中國在經濟受壓、市場信心瀕臨危機的情況下,大幅度下調利率,尤其是今次大幅下調的5年期以上LPR,理論上可進一步降低居民的房貸利率支出,有助釋放置業需求,協助樓市盡快重納正常運轉,激發企業融資需求。

  2. Money18 主頁 - on.cc東網,提供最新最全的財經資訊,包括股票、外匯、基金、黃金、地產等市場動態,以及財富管理、理財策略、投資教育等專題內容,助您掌握財富機會。

  3. 近期內地監管部門不斷打擊惡意沽空等活動,諸如此類的舉動,充其量是緩減了股市沽,卻無法有效刺激需求。 昨傳來中證監高層地震,是否與開局以來的金融市場亂局有關,不得而知。

  4. 經過新冠疫情和美國的無限量化寬鬆貨幣政策後,中美的宏觀經濟政策明顯分道揚鑣。. 美國經濟展現出強大韌性,一方面收緊貨幣政策,激進加息控制通脹,支持美元與美國資產價格穩定,另一方面則在技術方面展現實力,為大型科企注入動力,支持美國 ...

  5. 【東方日報產評】中港經濟同病憐 最怕通縮叩門來. 中國整體經濟增長放緩,資本市場不振。 過去內地經濟好景,香港可以「子憑母貴」;可如今內地經濟不景氣,母子連體,香港當然不能置身事外,更甚是同時備受衝擊。 依賴外部對中國資產需求的香港新股市場一潭死水,就是最好的寫照。 如今內地物價已連月錄得負增長,香港最新的通脹亦見回落,最怕是這個趨勢在年內持續,則通貨收縮敲門而至,絕非危言聳聽,可對比廿多年前的通縮周期,今次的危機只怕更難治理、影響更廣更深! 中國股市基本上已低沉一段頗長日子,弱勢既成,即使近期內地打出組合拳刺激經濟,並全方位限制股市拋售沽壓,但對於刺激資金需求面仍未見太大突破,靠「國家隊」撐場,關鍵之一乃民營經濟尚未能重現昔日活力。

  6. 去年香港的出口業持續受,金融業亦備受中國資產價格下跌的壓力,新股市場「拍烏蠅」,缺乏新資金流入,外資離場,港資重傷無能為力,中資又自顧不暇,結果恒指回落至萬五點水平,交投淡靜,估值更平亦乏人問津,市場信心低迷。

  7. 事實上,在穩物價上,過去中國所做的事情,比西方經濟體來得到位。首先是確保主要糧食及能源供應穩定,保障民生經濟;其次是這些年內地努力構建的全國高鐵及運輸、物流基建設施,有助企業控制成本,並確保物流暢通,保障物資供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