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10月8日 · 新儒家學者唐君毅則總結為:「人之異於禽獸者,在其有仁義禮智。」仁即「無私的普遍的惻隱不忍之心」,「義是本於人格尊嚴之自覺」,「而以公平正直之心,對人接物皆為義」,「禮見於自己謙讓與對他人之尊重」,「智見於明辨是與非」。

  2. 2014年11月5日 · 人禽之辨是孟子論證人應追求道德自覺的基礎。 孟子認為「人」與「禽獸」相似之極,唯一少許差別便是「人有道德的可能」,即人如果發展「四端」,將有機會發展成「仁義禮智」,反之亦然。 故此,人為了避免成為禽獸,應發展人的自覺心,以仁義為本,以道德處世。 至於「為了行仁義而行仁義」的行為,孟子認為並非發自內心的自覺行為。 總之,孟子同意人有「動物性」,卻不同意人只有「動物性」,故特意提出人具有「人性」(四端)。 「人性」是人與動物唯一差別,人如能將之發揮,則能成賢成聖,相反,人如將之蹧蹋,則只會淪為禽獸。 模擬試題. 1. 試闡述孟子之「人禽之辨」。 (4分) 2. 為甚麼孟子強調「由仁義行,非行仁義也」?4分) 參考答案. 1. 孟子認為「人禽之辨」在於人的道德自覺。

  3. 2022年1月10日 · 在中华传统文化的形成发展史上,由孔孟原始儒学所开出的“人禽之辨”,具有源头性价值和始基性意义,不唯催生了孝道与礼制、仁心与善性、德治与仁政等一系列人伦正道,而且,作为一种蕴含人类学和伦理学双重视域的视角和方法,在诠释中华 ...

  4. 2016年10月9日 · 所謂「人禽之辯」就是討論人與禽獸的區別在哪裏,也就是人之為人的問題。. 也可以說人的合法性的問題。. 其實對於這個問題,很多哲學家都討論過。. 這裏主要說兩位中國古代偉大思想家對這一問題的回答與思考,這兩位思想家都是先秦儒家的人物 ...

  5. 人禽之辨一詞自《孟子.離婁下》:「人之所以異於禽獸者幾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孟子指出人與禽獸之分別處在於人性有仁義之質(意指有價值自覺,有知善和行善之能力),而禽獸沒有。儒家思想認為此正是人禽可分別之處。

  6. 2022年2月21日 · 孟子思想的三綱領——人禽之辨. (一) 人禽之辨,是講人類與動物的不同處,是講自覺心。. (二) 義利之別,是講公義與私利的不同處,是講價值論。. (三) 王霸之分,是講王道與霸業的不同處,是講治道觀。. 過去的中化科,大家都讀過「人禽之 ...

  7. 2016年11月9日 · 杨泽波认为,要重新解释和走出传统儒家的“人禽之辨”的理论困境,就必须明确儒家学说系统中与道德相关的三个核心要素:欲性、仁性、智性。. 其中,仁性指孔子的仁,孟子的良心,也就是传统中所说的道德本体,“仁性”又包含两个部分:一是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