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生理特點: 上呼吸道具有調節吸入空氣溫、濕度和清除異物的作用,從而保護下呼吸道免受或少受 微生物 與有害物質侵襲,維持正常功能。 小兒1歲後鼻、咽和喉腔粘膜具有豐富的 毛細血管 網,能使吸入的冷空氣加溫至與 體溫 相同(37C)並使之 濕化 後再進入氣管、支氣管。 (二)下呼吸道解剖及生理特點. 1.氣管、支氣管:自環狀軟骨下緣起至與 肺泡 連接的 肺泡管 以上,呈樹枝狀分布。 兒童氣管位置較成人稍高, 新生兒 氣管上端相當於第4 頸椎 水平,下端分支處相當於第3 胸椎 水平,隨年齡增長而逐漸下降,至12歲時氣管分支處降至第5,6胸椎水平。 右側支氣管較直,似氣管的延伸。 而左側支氣管則自氣管的側方分出,因此支氣管異物多見於右側支氣管。

  2. 新生兒期的保健措施重點是合理餵養,最好選用母乳餵養,保護 隔離 ,預防感染,近年來強調產婦與 新生兒 即刻接觸並於數小時內開始哺乳,不僅可以促進母乳分泌,而且對建立母嬰相依感情有重要作用。 (三) 嬰兒期 :自出生28天至1歲,此期以乳類為主食,生長發育迅速,如身長增長50%, 體重增加 200%,頭圍增加30%,開始出 乳牙 ,能坐,會爬並開始學走,其生理功能仍在發育中,如此快的生長發育就需要的足夠的營養供應,而消化功能不足,免疫功能差,易患 急性感染 性疾病及消化功能紊亂, 營養不良 等。 嬰兒期保健措施:提供母乳餵養,合理人工餵養及時添加輔食,有計劃地進行各種 預防接種 ,注意預防 呼吸道感染 ,促進正常生長發育。 (四)幼兒期 :1~3歲。

  3. 上呼吸道感染其基本症状為 發熱 及 上呼吸道卡他症状 ,而其症状表現輕重與年齡及感染程度有關。 (一)不同年齡小兒上呼吸道感染的臨床特點. 1.三個月以下嬰兒:發熱輕微或無發熱。 因鼻阻及鼻阻所致的症状較突出。 如哭鬧不安、 張口呼吸 、吸吮困難、拒奶、有時伴有 嘔吐 及 腹瀉 。 2.嬰幼患兒表現:(1)全身毒症状較重,病初突然 高熱 39.5-40℃,持續1-2天,個別達數日,部分患高熱同時伴有 驚厥 ; (2)一般 鼻塞 、 流涕 、 咳嗽 或 咽痛 等症状較重;(3)常伴有 拒食 、嘔吐、腹瀉或 便秘 等 消化道 症状;(4) 體檢 除發現 咽部充血 外無其他異常 體征 。

  4. 一、生機蓬勃,發育迅速. 小兒充滿生機在生長發育過程中無論在機體的形態結構方面還是各種生理功能活動方面都是在不斷地迅速地向著成熟完善方向發展。 這種生機蓬勃、發育迅速的生理特點,在年齡越是幼小的兒童,表現越是突出,體格生長和智能發育的速度越快。 《 顱囟 經.脈法》說:「凡孩子3歲以下,呼為純陽, 元氣 未散。 」這裡,「純」指小兒先天所稟之元陰元陽未曾耗散,「陽」指小兒的生命活力,如旭日之初生,草木之方萌,蒸蒸日上,欣欣向榮的生理現象。 「純陽」學說概括了小兒在生長發育、陽充陰長過程中,生機蓬勃、發育迅速的生理特點。 「純陽」,是我國古代 醫家 關於小兒生理特點的學說之一。

  5. 心率較快的原因是小兒新陳代謝旺盛,身體組織需要更多的 血液 供給,但 心臟 每次搏出量有限,只有增加搏動次數來補償不足。 另外,嬰幼兒 迷走神經 未發育完臻,中樞緊張度較低,對心臟收縮頻率和強度的抑制作用較弱,而 交感神經 佔優勢,故易有心率加速。 ,少兒心率的正常值(參閱附表1)隨年齡而異,而且次數不穩定,因此,應在 小兒安 靜時測定心率才為準確。 一般 體溫 每增高1℃,心率每分鐘增加約15次。 睡眠時心率每分鐘可減少20次左右。 (二) 動脈血壓 其高低主要取決於心搏出量和外周 血管 阻力。 小兒年齡愈小, 動脈 壓力愈低。 新生兒 血壓 較低,不易測定,採用 觸診 法或 皮膚 轉紅法也只測到 收縮壓 的近似值。

  6. BLS 是 Basic Life Support的縮寫,也就是一般人所謂的基本救命術的英文縮寫。. 又稱現場 急救 或初期 復甦 處理,是指專業或非專業人員進行徒手搶救。. 包括三個主要步驟:即開放氣道、 人工呼吸 和胸外心臟按壓。. 主要目標是向心、腦及全身重要臟器供氧 ...

  7. 中醫傷科按摩學/小兒橈骨小頭半脫位. 小兒 橈骨小頭半脫位 ,又稱小兒 牽拉肘 ,多發生於4歲以下的幼兒。. 橈骨小頭半脫位,並無 關節囊 的破裂及 橈骨 小頭的明顯移位,傷後 肘關節 無明顯 腫脹 與 畸形 。. X線 拍片,亦不能顯示 關節 的病變,故有肘關節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