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改良後的大揚琴更涵括了鋼琴大部份音域﹐無論演奏中西樂曲均可得心應手﹐揚琴的演奏手法可分為單竹﹑齊竹﹑輪竹以及雙跳﹑三跳等等﹐特殊技巧有反竹﹑竹尾撥弦﹑雙音琴竹﹑指套滑音等等﹐ 揚琴是一種琴身成梯形的擊絃樂器,音色清脆悅耳,悠揚動聽 ...

  2. 如果以協奏曲形式來說,舒曼一生寫過鋼琴、大提琴、小提琴協奏曲各一首,其中最知名、最重要的當屬「a小調鋼琴協奏曲」。. 這首在講究「超技協奏曲」時代的「逆潮流」之作,是經過舒曼長達十四年(1827-1841年)的嚐試構思,以及與克拉拉結婚的激勵下 ...

  3. 在他眾多協奏曲中,最傑出也最知名的一首當屬「四季」小提琴協奏曲。. 這首作品於1725年出版(韋瓦第約五十歲),在將近三百年後的今日,這首曲子聽起來還是那麼新穎,完全掙脫時空對它的束縛,因而得以讓今人稱「四季」為人類偉大的音樂藝術資產 ...

  4. 標題:有冇人有你當我什麼琴譜發問:有的可以SD給我嗎OR E-MAIL給我 msn:TONYCHEUNGBOY911124@HOTMAIL.COM 更新: 或者邊到有得賣最佳解答:通利琴行有得賣 通利琴行 九龍尖沙咀金馬倫里1-9號地

  5. 完美地展現小提琴的獨有的歌唱性特色,讓這項表現力最為豐富的絃樂器,搭配上樂器之王鋼琴,兩者進行親暱且豐富的重奏對話。 G大調第一號小提琴奏鳴曲,作品78. 布拉姆斯第一首小提琴奏鳴曲的創作時間,大約在1877-1879年間,在這當中他先於1878年完成他的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 此曲於1879年首演,由作曲家自己彈鋼琴、姚阿幸演奏小提琴。 曲子推出時,布拉姆斯都已經四十歲,可見他對小提琴奏鳴曲這類作品的謹慎程度,事實上這算是他的第四首小提琴奏鳴曲,但是之前在舒曼鼓勵下創作的前三首,都在布拉姆斯愛惜羽毛的觀念下,沒有機會與世人見面。

  6. 2015年7月19日 · 主要主題使用以前只留下草稿而未完成的8度卡農的半音階風格主題,由大提琴與鋼琴依對位法糾纏著進行。副主題則轉而使用全音階風格的雙音奏法。 這兩段成對比的主題發展下去,既發展又再現,因而讓此曲有輪旋曲風格。

  7. 企鵝三星名盤. 翻開1999年版的最新「企鵝唱片指南」來看,總共選有七個版 本的錄音,雖然沒有三星帶花的版本出現,但是卻有六個版本獲得★★★三星評等,而 另外一個Thomas Zehetmair在Teldec的錄音則是獲得★★(★)略為保留的評價。. 因此,我們先來看看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