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6年9月2日 · 新公屋裝修 35天可完工. 不說不知道原來上述單位的裝修工程由動工到完成只需35天舊公屋相比下需時較長大約要60天Victor指其實公司是這一年才增加裝修公屋的業務之前主要是做私宅裝修但看到政府近年增加公營房屋供應而且不少數十年的舊公屋亦須要翻新相反私宅市場競爭大市場變相正在萎縮他表示以安達邨為例公司就做了過百個單位裝修多快好省的裝修公司不一樣公司強調公屋亦可以有設計裝修做得較為細緻。 上述單位於7月中收樓,Victor說,當初與戶主傾談設計時,其要求是要有較多的儲物空間,這一點其實相當重要:「當好多櫃可以儲物收納,其實間屋就舒適了,俾你間屋大啲,但幾噸垃圾咪一樣唔得。 讀文匯報PDF版面. 公屋大變身 236呎住四人.

  2. 2019年1月9日 · 房委會及房協提交啟德發展區公營房屋發展計劃擬於7幅土地上興建近1.26萬個公營房屋單位居住35,100人預計2020至2022年展開工程2024至2026年 ...

  3. 2021年3月5日 · 2021-03-05. 香港長遠土地供應匱乏,已經引發不少社會問題,為此政府開展填海計劃。 合和實業主席胡應湘昨日於公開論壇上發表演講,直言香港房屋問題嚴峻,居住空間狹窄,支持政府進行填海增加房屋供應,建議香港在淺水水深不超過10米地方填海造地,配合香港未來數十年的發展。 「只有覓地興建公屋,來一次財富轉移,生活成本降低,香港才有希望」 。 他又指,填海絕非「倒錢落海」,更會為庫房帶來財政收入,給市民締造更宜居環境。 香港文匯報記者 顏倫樂. 團結香港基金(基金會)昨日舉辦第15場「團結卓爾論壇」,胡應湘於論壇上發表演講,表示內地在過去40年積極投放資源在大型基建,讓經濟民生發展騰飛。

  4. 2016年11月25日 · 2016-11-25. 審計署日前公佈最新一份衡工量值報告指房委會的公屋全方位維修計劃近9成維修工程欠理想。 昨日運房局局長張炳良表示,政策局認真看待審計報告,會了解在維修、監管,以及部門與承辦商的接觸上,是否有改善地方。 公屋保養維修,關係到千家萬戶公屋居民的福祉,以及公帑是否用得其所。 有關維修計劃從2006年開始推出,落得如此差劣的執行效果,實在說不過去。 當局必須高度重視審計報告揭露的問題,切實檢討監管機制的不足,迅速加強對外判商的監管,為公屋住戶提供更優質的維修服務,決不能以研究「是否有改善之處」敷衍了事,錯而不改。 審計報告指房屋委員會10年來耗資逾16億元的公屋「全方位維修計劃」,近9成單位工程欠理想,每個單位平均有3項工程要「執手尾」,重新進行更換或糾正工程。

  5. 2020年2月21日 ·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文森青衣長康邨康美樓07室單位早前有不同樓層住戶先後感染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專家懷疑病毒是經大廈喉管傳播香港喉管從業員總會早前特地為100戶公屋居民檢查單位內喉管發現不少單位都出現排氣喉被切斷的問題有機會令家中環境被病毒污染建議市民應加強檢查喉管狀況有需時應找專業人士檢驗及更換損壞的部件。 香港喉管從業員總會主席趙建強表示,沒有漏水不等於喉管沒有問題,指廁所傳出臭味亦反映喉管有異常情況,有機會成為播毒渠道。 該會上星期日為約100戶屯門山景邨居民檢查單位內喉管,發現不少單位都存在喉管老化、接駁口破裂、錯誤接駁等問題。

  6. 2019年11月1日 · 港島區公屋王集中在南邊包括鴨脷洲利東邨和香港仔華貴邨。 其中鴨脷洲利東邨在今年3月及4月間,連續創出新紀錄,當中4月易手的東昌樓高層單位,以450萬元成交,按實用面積490方呎計算,呎價高達9,184元,呎價為全港未補價公屋最貴。 而對上3月時,屬東昌樓高層的一個單位則以345萬元易手,以實用面積381方呎計,呎價9,055元。 據資料顯示,再對上錄得呎價超過9,000元的未補價公屋成交,已經是2017年11月賣出的長沙灣李鄭屋邨孝慈樓中層單位,實用面積375方呎,單位當時以338萬元沽,呎價約9,013元。 利東邨的優勢顯而易見,由於開通南港島線,其中的「利東站」便位於屋邨旁邊,根據港鐵網頁資料,由利東站到金鐘站只需10分鐘,再加上屋邨商場配套齊備,令地區樓價近年急速攀升。

  7. 2017年5月12日 · 2017-05-12. 有個案是屋邨辦接到匿名投訴再實地視察才發現單位內有多項違規改動。 申訴署圖片.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岑志剛申訴專員公署主動調查發現房屋署對公屋租戶在單位進行違規改動的跟進機制粗疏執法不嚴長時間延誤跟進過去4年內收到92宗個案只有65宗已完成違規改動的修復程序最長試過逾2年才完成單位修復更有個案跟進近3年仍未解決。 申訴專員劉燕卿批評房署散漫欠積極。 根據公屋租約條款,租戶未經房署書面同意,不得在單位內安裝或拆除任何固定裝置、間隔或設備等。 在房署舊有制度下,若租戶被發現改動甲類固定裝置,必須由房屋署執行修復工程。 房署於去年8月修訂內部指引,將部分原屬甲類的裝置,包括浴缸、廁盆、灶台等放?撥入乙類,並新增甲類與乙類的固定裝置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