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中文名. 割发代首. 外文名. Cutting hair to replace the head. 历史人物. 曹操. 发生朝代. 东汉末. 目 的. 以明军纪. 出 自. 《三国演义》 发生时间. 建安三年. 目录. 1 成语解释. 2 真实故事. 3 小说记载. 4 典故来源. 5 白话解释. 6 史书记载. 7 启示. 成语解释. 播报. 编辑.

  2. 中文名:割發代首. 歷史人物:曹操. 發生朝代:東漢末. 時間:建安三年. 目的:以明軍紀. 出自:《三國演義》 成語解釋,真實故事,小說記載,典故來源,白話解釋,史書記載,啟示, 字面意思:把頭髮割了代替砍頭。 古人講究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可毀傷,割發可以算是不孝之大罪,所以 曹操 就在軍前割發代首以明軍紀。 已經演變為對中國貪官污吏的處罰捉小放大的調侃。 這個故事曾被當作曹操嚴於律己的事跡而流傳,但從現代的眼光看看,這種場景卻是特權的彰顯。 如今,不少官員也玩起了割發代首的遊戲,當違反了紀律甚至法律時,只是象徵性地道個歉或以內部處分形式代替法律的懲罰,個別被免職的倒霉蛋,風頭一過就又走馬上任。 在這種特權之下,普通公眾自然是十分不滿,卻又無可奈何。

  3. 其他人也問了

  4. 曹操表示要用所佩之剑自刎,被人救下,于是“割发权代首”。 “割发代首”这首诗其用意很明显,时时处处突出尊刘贬曹的思想倾向。 毛宗岗在该回回前总批中进一步写道:“曹操一生,无所不用其借:借天子以令诸侯;又借诸侯以攻诸侯;至于欲安军心,则他人之头亦可借;欲申军令,则自己之发亦可借。 借之谋愈奇,借之术愈幻,是千古第一奸雄。 ”这是毛宗岗一家之言,我们姑且不论。 如何评价“割发代首”这件事,不能孤立地从曹操道德品质上去论,而是应当放到封建社会法的观念和原则中去衡量。 郭嘉引《春秋》之义:“法不加于尊。 ”以此作为处理这件事的理论原则是有来历的。 所谓“法不加于尊”,就是“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 封建社会的法有着自己鲜明的阶级性。

  5. 2020年9月24日 · 戰國時期,秦國法律掉別人頭髮、眉毛、鬍鬚,都要處城旦刑,即築長城,做苦工,掉別人鼻子,耳朵等,就要處以耐刑,即剃掉犯人鬍鬚和鬢角,到了 漢朝,廢除了全部殘害刑,取代就是「髡鉗城旦舂」,在曹操生活年代 ...

  6. 2019年8月15日 · 四、曹操「發代」,與歷代帝王「罪己詔」作秀有異曲同工妙 古代帝王,在朝廷出現危機、國家遭受自然災害時,他們發出自責、自我反省詔書,這就是「罪己詔」。罪己詔最初源於《尚書》中的《湯誥》和《秦誓》,形成於《呂氏春秋》。

  7. 古人講究身體髮膚受父母不可毀傷,發可以算是不孝大罪,所以曹操就在軍前發代首以明軍紀。 已經演變為對中國貪官污吏處罰捉小放大調侃。

  8. 」乃以劍割自己之髮,擲於地曰:「割髮權代首。 」使人以髮傳示三軍曰:「丞相踐麥,本當斬首號令,今割髮以代。 」於是三軍悚然,無不懍遵軍令。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