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2019年6月16日 · 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 名句的誕生. 子曰:「君子求1諸2己,小人求諸人3。 ——衛靈公·二十. 完全讀懂名句. 1.求:有要求、期待、責成等意義。 2.諸:之於。 3.人:別人。 孔子說:「君子要求的是自己,而小人要求的是別人。 名句的故事. 除了「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之外,孔子在《衛靈公》篇中還曾提到:「躬自厚,而薄責於人,則遠怨矣! 」《中庸》裡記載,孔子曾說行仁的人有如在射箭,射箭者先端正自身,然後才發箭,若是不中,不會埋怨勝過自己的人,而是反求諸己,檢討自身的缺失。 宋朝理學家楊中立則將此句與前一章「君子疾沒世而名不稱焉」相結合,他說孔子擔憂死後未能傳下名聲,因此重視「反求諸己」,而小人到處「沽名釣譽」,才會有求於人。
“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是指具有君子品行的人,遇到問題先從自身找原因,而那些小人,出現麻煩總是想方設法推卸責任,撇清自己,從不會去反思自己,從自身找... 君子求諸己 君子求諸己是個成語,釋義是君子要求的是自己,小人要求的是別人。..... 【原文】子曰:。
《論語.衛靈公》裡有一段話:「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 」意思是說君子為人處事,事事都要求自己能夠做到完美的地步,符合善良的德行,而那些沒有人格修養的人就不是這樣了,不論什麼事,總是嚴厲地要求別人,卻從不要求自己。
君子和小人究竟如何區分?. 我們精選了《論語》中的10句話,幫助大家梳理區分。. 1、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 ——《論語·衛靈公》. 君子求之于自己,小人求之于別人。. 具有君子品行的人,遇到問題先從自身找原因,而那些小人,出現問題總是想方設法 ...
“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是指具有君子品行的人,遇到问题先从自身找原因,而那些小人,出现麻烦总是想方设法推卸责任,撇清自己,从不会去反思自己,从自身找原因。
2016年5月27日 · 這一很著名,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 和上一章聯繫起來看,君子疾沒世而名不稱焉。 應當理解為名與實不相稱。 至少孔門弟子,即論語編撰者這樣理解。 孫福萬: 朱子曾引謝良佐曰:「君子無不反求諸己,小人反是。 此君子小人所以分也。 崔茂新: 終身行道,身後名聲被稱揚,固然是自我生命價值的實現,但終身行道,不必然身後就能名聲稱揚,所以,立身行道是根本,求諸己是根本。 萬萬不可做「求諸人」的小人,以至於違道干譽,無所不至。 孫福萬: 朱子又引楊氏(或為楊時)曰:「君子雖不病人之不已知,然亦疾沒世而名不稱也。 雖疾沒世而名不稱,然所以求者,亦反諸己而已。 小人求諸人,故違道干譽,無所不至。 三者文不相蒙,而義實相足,亦記言者之意。 」這或許就是崔老師講的意思,這樣就將本章的內容和上面的章節結合起來了。
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 ——《論語·衛靈公篇》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 出自《論語·衛靈公篇》解釋:君子要求的是自己,小人要求的是別人。. 猜您喜歡攻其無備,出其不意。. 《孫子兵法·始計篇》巧言令色,鮮矣仁。. 《論語·學而篇》父母在 ...
2016年5月12日 · 孔子說:「君子要求自己,小人則要求別人。 背景介紹. 這段話出自《論語·子張》篇,記錄了孔子對於君子和小人的區別的看法。 孔子強調,君子會反省自己,從自己身上找問題;而小人則會把責任推到別人身上,要求別人去改變。 詞語解釋. 君子:有道德修養的人。 求諸己:從自己身上找原因和問題。 小人:道德修養不足的人。 求諸人:從別人身上找原因和問題。 道德教訓. 這段話強調了自我反省的重要性。 孔子認為,君子應該首先要求自己,從自己身上找問題和改進的方法;而小人則只會指責別人,把責任推給他人。 這教導我們要注重自我反省和自我改進,避免責備他人,這樣才能提升自己的品德和能力。 現代應用. 在現代社會中,這段話提醒我們在面對問題和困難時,應該首先檢討自己,找出自身的不足並加以改進,而不是一味指責他人。
衛霊公第十五 20 子曰君子求諸己章. 399(15-20). 子曰、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 子 し 曰 いわ く、 君 くん 子 し は 諸 これ を 己 おのれ に 求 もと め、 小 しょう 人 じん は 諸 これ を 人 ひと に 求 もと 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