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7年12月21日 · 1740年再生现象的發现: 瑞士自然學家Abraham Trembley,觀察水螅時,發現水螅有不同數目的觸手或手臂的奇怪特徵,讓他想將一個水螅平分為二,是否可以發育成兩個完整的個體。 結果證明,一個動物片段可以再生成一個完整的動物,他所發現的再生現象,也讓他擁有生物學之父的美譽。 1901年遺傳的觀念: 美國科學家湯馬士•摩爾 (Thomas Hunt Morgan),在果蠅實驗中,證明染色體中真實存在著基因物質,開啟了遺傳學時代。 使後世的科學家能操作基因實驗,而果蠅也成為研究人類疾病的重要模型生物。 1907年 組織工程学的起源: 美國生物學家羅斯•哈里森 (Ross Granville Harrison)發現了一種在實驗室培育青蛙胚胎細胞的技術。

  2. 2021年6月25日 · 別把癌當痣、黑斑!. 不同階段黑色素癌治療原則一次看懂. 日期:2021 年 6 月 25 日 作者: 王芊淩. 皮膚各個部位都有可能長痣、長斑,當長在臉上時,礙於美觀民眾多數都會留意,卻忽略身體上其他部位的痣或斑。. 皮膚科醫師提醒,如果腳底、四肢 ...

  3. 2019年6月4日 · 中央研究院分子生物研究所副研究員陳俊安說,我們身體是運動神經元在控制,由神經細胞核伸出軸突、再分枝連接肌肉,所以只要原本細胞核出現問題,全身的肌肉運動都會快速退化。 被PTEN蛋白質入侵的神經細胞核. 而陳俊安團隊在之前的小鼠胚胎研究中,發現一組微型核糖核酸(microRNA)mir-17~92,在正常的「四肢」運動神經元中表現特別高,但把mir-17~92用基因編輯工程拿掉,小鼠會出現漸凍症的症狀。 仔細觀察後,發現是因為mir-17~92可以讓PTEN蛋白質維持在細胞質內,第一作者中研院分生所博士董盈岑,還有助理彭冠智說,這種蛋白質一般認知是跟抑制癌症很有關係,但進入神經細胞的細胞核,卻會產生毒性,讓神經細胞死亡,從而導致發病。

  4. 2023年4月5日 · 其實很多成語的來源都是古代神話歷史文學或是寓言故事睡前花個10分鐘講個成語故事隔天起床就能問問孩子還記不記得成語一石二鳥也讓家長教成語教得更輕鬆

    • 網路遊戲成癮 從「好奇」開始
    • 網路遊戲成癮常並存注意力缺損、憂鬱、焦慮
    • 戒癮改變歷程分為 5 階段
    • 認知行為療法 助孩子尋找替代想法、時間管理

    網路成癮的發生往往不是一夕之間,台灣網路成癮防治學會理事長李昆樺指出,網路遊戲成癮是「從嘗試到習慣」的歷程,孩子一開始會先出於「好奇」、「實驗」的心態開始嘗試,從中得到益處後,之後只要發生人際衝突或是面臨生活壓力時,就會更加投入,且玩遊戲的時間越拉越長,最終發展為網路遊戲成癮。 賴柔吟醫師表示,根據 WHO 定義,當對於遊戲的節制力明顯缺損,遊戲成為生活裡面最優先的次序,遠超過對其他事情的興趣及日常活動,且就算發生一些相關的負面後果仍然持續沈迷,造成重要功能(如個人、家庭、社交、教育、工作表現等)明顯缺損並持續 12 個月以上時,就構成網路遊戲成癮的條件。 她說,「網路遊戲成癮的診斷標準非常嚴格,若演變到完全符合上述狀況,通常就已經非常嚴重且難以處理。」此外,許多成癮者並無自我覺察,根據 1...

    當學生因網路遊戲成癮變得無法穩定就學、上班族無法專心上班時就建議就醫進一步評估,此外,若爸爸媽媽覺得孩子的網路沉迷狀況難以處理,或是不知道怎麼溝通時也建議可以尋求專業協助。賴柔吟醫師說,成癮是一種腦部疾患,腦部酬賞系統的迴路問題,造成情緒調節及衝動控制困難、因應能力較弱,最後出現行為成癮疾患。 不過目前網路遊戲成癮並沒有藥物可治療,主要以心理治療、家族治療、協助處理現實生活問題為主,賴柔吟醫師說,研究顯示網路成癮個案常會並存注意力缺損過動症、憂鬱、焦慮等多重診斷,只單獨處理遊戲成癮問題不容易成功。 她表示,「若上述並存精神疾患沒有好好被評估及治療,僅直接斷網,沒有循序漸進地溝通處理,往往會造成孩子出現更多激進舉動與回應,甚至發生憾事。」

    至於臨床上的成癮治療,賴柔吟醫師分享,根據Prochaska與DiClemente(1977)所發展出的跨理論模式(Transtheoretical Model;TTM),戒癮與改變的歷程可分為懵懂期、沈思期、準備期、行動期以及維繫期。 1. 懵懂期:並未意識到自己已經有成癮行為及問題,沒有想要改變自己的行為,也不會感受成癮行為是否會帶來不良影響及危害。 2. 沈思期:開始意識到有成癮問題,也清楚改變行為的優點,不過對於自己是否願意投入戒癮還會有所猶豫。舉例來說,個案自己會知道遊戲玩到凌晨不太好,不過凌晨時上線人數才最多,對於是否改變行為態度矛盾。 3. 準備期:患者準備開始嘗試改變行為,可能會需要協助設立較小的階段目標及步驟,以利一步步執行行為改變。 4. 行動期:開始做出行為調整,包含積...

    在網路成癮治療中,心理治療可幫助患者自我覺察並慢慢找到生活重心,台灣網路成癮防治學會理事長李昆樺也強調,面對網路成癮治療,初級預防很重要,若家長或老師在孩子出現一些些網路成癮跡象時,就可以趕快尋求醫療協助。 他也表示,臨床上會透過認知行為療法與孩子溝通,討論網路遊戲的好處及壞處,以及找出因應的策略。李昆樺分享,在戒癮的過程中,有些孩子一開始成功減少遊玩的時間,但過了一段時間就破功,這時孩子會不斷自責,浮現「我好糟糕、沒辦法控制好自己」等自我挫敗的想法,若適時透過認知療法,例如告知孩子如果是他人遇到這種狀況會怎麼做,鼓勵並教導孩子,透過找尋其他替代想法,避免深陷負面情緒。 除認知療法外,行為療法可協助孩子進行時間管理,李昆樺舉例,許多成癮者一玩網路遊戲就停不下來,透過時間管理,將接觸遊戲的時間...

  5. 2022年11月3日 · 在中山女子高級中學任教的教師沛樺有著一名擁有妥瑞症的兒子,孩子幼兒園中班開始出現不斷張嘴的狀況,一度嚴重到嘴角常常是裂開的,後來才診斷出妥瑞症。沛樺描述,孩子症狀包含張嘴、轉脖子及打嗝。

  6. 2023年8月7日 · 揭開背後 5 個常見原因,嚴重可能是「這些疾病」. 明明沒印象有發生碰撞,身體卻莫名出現瘀青?. 這可能是你的健康出了問題,嚴重的話甚至是會危害到生命的重大疾病。. 找出造成瘀青的原因,有些可以透過日常生活得到改善,但如果發現情況不對的話一定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