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最新天氣預報無論香港天文台定國際天文嘅天氣報告我哋都會為你全面搜集絕對唔會錯過任何打風地震消息令你輕鬆掌握即時溫度空氣污染指數暴雨及其他天氣警告即刻入嚟睇今日天氣

  2. 2018年9月11日 · 地下天文台台長方志剛今午在個人Facebook專頁上貼出一張澳門當地街拍並留言稱天鴿過後澳門加強了不少防災減災措施。 將風暴潮警告的影響按地形貼在燈柱上,市民就可以一目了然,及早做好預防措施。 」他更形容,那是「impact-based warning(衝擊預警系統)的一個好例子」,但同時補充稱:「當然要配合預報才能發揮最大功效」。 地下天文台台長方志剛在Facebook貼文。 (地下天文台台長Facebook圖片) 這支看似平平無奇的「燈柱」,如果仔細看,會發現上面張貼了黃、橙、紅、黑四色標記,用以標示風暴潮警告的估計水浸水位,「燈柱」頂部並安裝了天眼系統。 而這「燈柱」的位置,應位於內港河邊新街司打口前地。 該處過去是海水倒灌黑點,治安警交通廳曾在海水倒灌時實施執路措施。

  3. 2023年7月21日 · 出版: 2023-07-21 17:42 更新:2023-07-21 21:28. 56. 菲律賓以東海域的熱帶低氣壓今日21日增強成熱帶風暴及命名為杜蘇芮」,天文台指其路徑存變數下周後期有可能移近廣東沿岸也有可能移向台灣。. 移向台灣固然對港威脅不大但移向800公里長的廣東沿岸 ...

  4. 2019年1月29日 · 港聞. 天氣. 【天氣台長專訪岑智明挑戰快問快答天文台定地下天文台準? 撰文:尹淑君 藍善婷. 出版: 2019-01-29 08:00 更新:2019-01-29 09:48. 天文台台長岑智明早前接受香港01專訪部分訪問內容早已分成5集刊登他在訪問中由個人談到天文台的工作也由上網習慣分享到預報颱風的點滴同時披露天文台上下在去年超強颱風山竹襲港時的幕後戰況」,相信都令外界對岑智明及天文台有更深入了解與認識。 專訪內容最後一輯,《香港01》記者就邀請岑智明接受挑戰,以「快問快答」方式,回應我們連串的終極提問!

  5. 2018年9月12日 · 香港地下天文台是氣象愛好者及專業人士成立的交流平台常以非官方角度提供香港天氣資訊分析及氣象知識甚至有人大讚更官方預測為準。 「地下天文台台長方志剛表示,「山竹登陸地點的預測一直出現變化官方預報顯示在陽江市附近登陸而歐美系統則維持在香港近距離掠過仍有待觀察他指出當超強颱風進入南海即使並非正面吹襲港澳地區由於烈風範圍大亦可造成很大威脅。 他指,過去對香港影響大的颱風包括「溫黛」、「愛倫」等,均從太平洋而來,且未有登陸台灣或菲律賓,中心風力不會減弱,並以非常強力強度進入南海,香港應加倍留意此類颱風。 不過,他又不排除有颱風會在近岸時始增強,正如如去年的強颱風「天鴿」。

  6. 2018年5月30日 · 民間氣象組織地下天文台亦有指熱帶氣旋形成前72小時才有較清晰的畫面但路徑預報的平均誤差有200至250公里足以是1號風球和8號風球的分別呼籲公眾勿過份解讀電腦預報。 天文台預料有低壓區可能在南海發 ,與其相關的驟雨會在下周中期影響華南沿岸。 (資料圖片) 天文台FB教睇風. 天文台今日(30日)於Facebook 官方專頁 ,鋪陳歐洲、美國、日本和英國四個天氣預報系統對下周日(6月3日)南海低壓系統的預測,結果發現存有一定分歧。 其中歐洲中期天氣預報中心(ECMWF)及美國全球預報系統(GFS)均推算南海將有低壓系統出現,但預測的路徑及登陸位置與強度皆有不同。 前者預測該低壓區料於下周中期於本港西面登陸;後者則預測該低壓區會有進一步發展,將在香港東面登陸。

  7. 2019年7月31日 · 地下天文台回覆香港01記者查詢指這種風暴的構成可以理解成其發展還未成熟不過強調風暴仍未登陸截稿前),所以暫未能斷言熱帶風暴是否韋帕的最終強度另外在個別情況下也可能導致中心附近並非風力最強之處例如去年的颱風山竹由於其橫過呂宋時結構被破壞令其最大風的區域處於中心以外約100公里剛好是其掃過香港的位置)。 天文台前助理台長梁榮武亦指出,正常發展成熟的熱帶氣旋,如去年的颱風山竹、前年的颱風天鴿,一般都已在西北太平洋空間充足的地方發展完成,結構完整,它們風力最強的位置,正常而言都在其接近中心位置,即眼壁附近。 今次的韋帕,生成之時已在南海,今晨時甚至連名字都未有,發展空間較小。 梁榮武提醒,影響最後實際風力的因素仍有很多,例如是雨帶的位置和強度。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