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高爾夫球醜聞 是 韓國總理 李海瓚 於2006年3月1日 韓國 鐵路 工人 罷工 期間打 高爾夫球 的事件。 反響 [ 編輯] 這件事引起韓國民眾的普遍反感,雖然3月1日是韓國的法定 節假日 ,但韓國民眾認為在國家困難的時期,作為國家領導人的韓國總理應該加班工作、解決問題,而不能無視鐵路工人的訴求、獨自去休假娛樂。 這件事最終導致李海瓚於2006年3月14日提出 辭職 請求。 外部連結 [ 編輯] 韓國總理因高爾夫風波提出辭呈 ( 頁面存檔備份 ,存於 網際網路檔案館 ) 新浪網. 這是一篇與 事件、社會運動和活動 相關的 小作品 。 你可以透過 編輯或修訂 擴充其內容。 分類 : . 韓國政治醜聞. 2006年韓國. 2006年3月.

  2. 羅瑟勒姆性侵案 (Rotherham child sexual exploitation scandal)是1980年代至2013年間發生在英國 南約克郡 羅瑟勒姆 的多宗未成年少女被 性侵犯 的案件,在1997年至2013年之間的估計受害人多達1400人,大多數受害人是白人且大多介於11至16歲,而犯案者大多是聯群結黨的 巴基斯坦 裔男子。 雖然有不少受害人向警方或社工求助,可是地方當局知悉疑犯是 少數族裔 後,擔心被指責 種族歧視 而不願跟調查。 [8] [9] [10] 研究員Angie Heal被當地官員聘用並警告他們2002年至2007年期間發生的兒童剝削事件,此後將其描述為“ 英國歷史上最大的 兒童性侵害 醜聞 ”。

  3. 希素球場慘劇 (Heysel Stadium disaster)是指發生於1985年5月29日 欧洲冠军联赛 足球決賽中的球場慘劇。 該場決賽在 比利時 布魯爾 的 希素球場 行,對賽雙方為 英格蘭 利物浦 和 意大利 祖雲達斯 。 事件造成39人死亡,當中主要為 祖雲達斯 球迷。 希素球場慘劇的發生原因並沒有納入正式的官方調查,但事件的發生過程仍是相當明確清晰的。 1985年5月29日,大約六萬名球迷蜂擁而至希素球場觀看賽事,雙方球迷更帶著滿身酒氣場。

  4. 2023年10月3日, 美國眾議院 以216对210票表決通過由佛羅里達州第1選區眾議員 馬特·蓋茲 提出的议案——「罢免議長職位」,即 解職動議 (英语:Motion to vacate) , 解除 凱文·麥卡錫 的 眾議院議長 一職 。. 该弹劾案使得美國歷史上首位眾議院議長在任期內因罷 ...

  5. 1992年4月战争爆发,时间長達3年半。 战争造成約20萬人死亡,200萬人沦为 難民 。 戰爭过程. 開始阶段. 以 克羅埃西亞戰爭 作為契機想要尋求獨立的克羅埃西亞人和波士尼亞人同反對獨立的塞爾維亞人之間的嫌隙加深。 在這種情況之下1992年2月29日到3月1日之間該國進行了 獨立公投 ,因為多數的塞爾維亞人抵制投票,結果投票結果有90%以上的票贊成獨立。 根據此次投票,波士尼亞與赫塞哥維納宣布獨立,到4月6日並得到 歐洲共同體 的承認。 但是對於獨立表示不滿的塞爾維亞人,以此事件為契機展開大規模的軍事行動,翌日波黑的塞爾維亞人議會發佈 塞族共和國 的獨立宣言。 1992至1993年之間:塞爾維亞人佔優勢. 內戰開始之後不久,因為先進裝備的數量和部隊素質使得塞爾維亞人佔優勢。

  6. 塞拉耶佛反塞爾維亞暴亂 是在 法蘭茲·斐迪南大公 被暗殺之後於1914年6月28日至29日期間發生於 塞拉耶佛 的大規模反塞爾維亞族暴力事件。 在奧匈帝國政府的鼓勵下,暴力示威很快就演變成 大屠殺 ,導致該市發生歷史上前所未有的 種族對立 。 示威的第一天,共有兩名塞族人被殺,許多人亦在此暴亂中遭到襲擊,塞族人所擁有的許多房屋、商店和機構被因此夷為平地或者遭到 搶劫 。 背景. 在波黑塞族學生 普林齐普 ,於6月28日 刺殺了斐迪南大公 過後,整個奧匈帝國國內立刻充斥著反塞爾維亞情緒,導致了後來針對 塞族 人的暴力行為。 [3] 暗殺當晚,在奧匈帝國的其他地區,尤其是在現代的 波士尼亞和赫塞哥維納 和 克羅埃西亞 境內,發生了全國性的反塞族 騷亂 和 示威遊行 。

  7. 1965年10月26日,16歲女孩 西爾維婭·瑪麗·萊肯斯 (英語: Sylvia Marie Likens ,1949年1月3日—1965年10月26日)於 印地安納州 印第安納波利斯 死亡,生前曾遭受照料人格特魯德·巴尼謝夫斯基及諸多孩子長達三個月的虐待。. 1966年5月,格特魯德·巴尼謝夫斯基及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