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2年8月22日 · 從備孕至懷孕初期多個前兆症狀飲食注意事項你要知01親子專訪多個醫生營養師等為大家講解各種懷孕產前產後須知事項由懷孕初期注意事項到孕婦禁忌懷孕不能吃什麼產後瘦身產後運動等

  2. 2022年9月20日 · 準媽媽須知婦科醫生分享孕婦飲食宜忌 助改善孕期各種不適. 健康Easy. 孕婦飲食婦產科醫生分享飲食宜忌 助改善孕期各種不適. 撰文:醫師Easy. 出版: 2022-09-20 20:00 更新:2023-03-07 18:28. 不少準媽媽在剛發現有孕時,都會到處搜尋食物營養的相關資訊,以制訂健康的飲食計劃,讓胎兒在最理想的環境發育。 而營養素不足不但會影響胎兒生長,還會增加孕婦患上貧血和骨質疏鬆的機會。 本文請來香港註冊婦產科專科醫生尹昊恩醫生以深入淺出方式,探討懷孕前、中、後期飲食和營養攝取的各項大小事,包括營養補充品、孕期不適等,並分享各三類孕婦應該多攝取及必須戒口的食物。 準媽媽必定要知 三類食材多吃有益.

  3. 2019年10月25日 · 根據衞生署預備懷孕須知」,維他命D是本地成年人容易攝取不足的營養素之一。 然而,有研究指出,懷孕期攝取足夠維他命 D 可減低寶寶日後患上食物敏感風險,更有助調節身體免疫功能。 建議受孕前或懷孕期間,可多吃三文魚、沙甸魚、蛋黃等補充維他命 D;每星期2至3次曬曬太陽讓皮膚製造維他命 D。 不過,有些媽媽可能不喜歡「與陽光玩遊戲」,又或者要每天計算要吃多少食物,來吸收各種營養也絕對是世紀難題! 此時多元營養補充品會是個好選擇。 雀巢®NESTLÉ® MOM鎖養膠囊提供健康免疫力營養組合維他命 A、B、C、D、葉酸、DHA(每粒膠囊含 200 毫克 DHA)、鋅及鐵質等,支持媽咪健康免疫力及滿足孕期的營養需求。

    • 錯誤1:一人吃兩人補
    • 錯誤2:自行買藥服用
    • 錯誤3:睡眠不足
    • 錯誤4:不跟肚子裏的寶寶說話
    • 錯誤5:禁吃「療癒系」食物
    • 錯誤6:不能運動
    • 錯誤7:草率決定待產的醫院
    • 錯誤8:不參加產前課程

    若孕婦抱著「一人吃兩人補」的心態而攝取過多的熱量,其實是很傷害身體的。懷孕的女性依然要好好控制體重,若體重過重會有妊娠糖尿病的風險,因此醫生建議只要比平常多攝取 300 大卡,就足以提供胎兒發育所需,記得均衡飲食,多吃蔬菜水果、堅果或蛋,並攝取足量的水分。

    懷孕的女性若有小感冒可能去藥局買個成藥吃,不過這樣可能會造成胎兒先天性異常(Congenital abnormalities)的風險。在購買營養品、藥品之前都一定要請醫生評估狀況再做決定。 相關文章:倪晨㬢三點式晒6個月大肚孕照 肥B唔肥媽原來靠呢種飲食方法

    睡眠不足會導致疲倦,由於懷孕會讓體內荷爾蒙改變並造成生理上的變化,準媽媽應該保持充足的睡眠,才有體力來應付。請記得養足精神與體力來迎接生產,但也別讓自己睡得太多,睡太多會讓身體即使在產後也維持這個壞習慣。

    懷孕期間的疲勞感跟身體沉重感是無可避免的,但別因為這些不適就忽略了逐漸隆起的肚子,準媽媽與準爸爸可以試着撫摸肚子,跟裏頭的小寶寶說說話,這能幫助寶寶在出生前與父母建立良好的關係。 相關文章:懷孕中期|肚脹即胎兒大?結構檢查何時做?即睇4至6個月孕期須知

    若孕婦本來就喜歡吃甜食,在懷孕後完全戒掉喜歡吃的食物簡直是一場惡夢,孕婦可能會感到焦慮、倍感壓力。其實並不需要放棄能帶來療癒感的所有食物,在懷孕第 4 個月後少量吃點甜食是無妨的,不過吃太多甜食恐會造成記憶力下降,所以還是要好好控制份量。

    許多人認為懷孕之後就不能運動,否則會流產。事實上這是錯誤的,懷孕後也需要好好運動保持身體健康,這也能讓生產時更加順利。不過Hello醫師也提醒,每個人身體狀況不一樣,要選擇適合自己身體狀況的運動,不要一下子挑戰太劇烈的動作,對準媽媽或是寶寶都是傷害。 相關文章:丈夫收入多她一倍 產檢費用仍要攤分 人妻嘆懷孕時老公仍要AA制

    生產是一個很私密又情緒性的體驗,因此別太草率倉促決定生產的醫院或診所。孕婦規劃一個詳細的生育計畫,若有個人的特殊需求也應納入考量。如果目前定期報到的醫療院所無法滿足需求,那麼還有時間可以再尋找更適合的。

    如果您是沒有懷孕經驗的第一胎準媽媽,可以試著參加產前課程,這些課程能提供懷孕必須知道的知識、日常照護方法,以及如何準備生產。 相關文章:懷孕|男性精子數量近年持續下降 喝可樂不殺精但要避免這些習慣 相關文章:黃體素能助孕?行房後要抬高腳? 婦科醫生分享5項不孕傳聞真假 延伸閱讀: 中了這6點嗎?恭喜您已經是準媽媽了 鋼圈胸罩這樣選!準媽媽這樣穿才安全 【本文獲「Hello醫師」授權轉載,原文:懷孕不能運動?破解八個常見懷孕迷思】

  4. 2023年5月17日 · 7. 本港女士多以事業為重,遲婚現象越來越普遍,生育年紀亦都相應推後。 到底高齡產婦懷孕有何風險? 又有甚麼預防措拖? 本文特意請來婦產科專科 吳坤蒨醫生 ,為大家拆解高齡產婦不同情況的高風險併發症,以及懷孕前後的注意事項。 怎樣才算是高齡產婦? 疾病風險知多少. 吳醫生指出,「一般而言,20至35歲是女性理想的生育期;如在分娩時已超過35歲者,則屬於高齡產婦。 而隨著年紀增長,女性的生育能力會逐漸下降;不但比較年輕時更難懷孕,早產及流產的風險亦會相應增加。 懷孕時會較容易出現妊娠糖尿病、妊娠毒血症等併發症,胎兒也有更高機率患上唐氏綜合症,或者染色體問題引起的疾病如:先天性結構問題。 」因此,吳醫生提醒各位女士應及早規劃人生大事,生育最好要趁早。

  5. 2021年3月11日 · 女性由懷孕到生產以至產後,整個過程都會遇到不同的問題,我們為準爸媽提供飲食健康、醫院分娩資訊等的實用資訊,讓大家以輕鬆愉快的心情迎接孩子的來臨。 ... 展開. 懷孕孕婦產前準備. 親子. 精選 ★. 過度進補隨時影響母子健康 安胎藥切勿亂服 附兩款安胎糖水. 親子. 精選 ★. 懷孕體重增幅過多或致生產風險 必睇孕前BMI控制增重範疇. 親子. 精選 ★. 龍B講座 |新手爸媽必聽 如何解決產後脫髮問題 成功陀龍B秘訣. 親子. 精選 ★. 龍B講座|講座送近10萬元獎 UV消毒機/仿生潔地機/智能消毒烘乾機. 親子. 精選 ★. 龍B講座 | 出席即獲豐富福袋 BB有機零食/加厚濕紙巾/嬰兒潤膚霜. 親子. 精選 ★. 高齡孕婦懷孕風險高 中醫分享高齡備孕貼士 附艾灸/精油按摩方法.

  6. 2024年3月5日 · 懷孕初期孕婦會面對很多生理上的問題。 噁心及嘔吐、心口灼熱、便秘、尿頻等不適都會令孕婦十分辛苦。 但懷孕期間應盡量避免服用藥物,以免影響胎兒,如須服用藥物,必須由醫生處方。 以下分享一些孕婦懷孕初期常見的不適症狀。 並提供處理方法和減輕症狀的小貼士。 根據衛生署家庭健康服務資料顯示,懷孕期母體內的雌激素、黃體酮及催乳素均會急升,使母體變為一個適合胚胎生長的環境,同時引起母親一些不適。 懷孕期間身體的種種變化,多屬正常的生理現象。 懷孕期的不適大都只屬短暫性質,孕婦不用驚惶。 藥物可經胎盤傳送到胎兒的血液影響胎兒,某些藥物更會令胎兒發育畸型,所以如非必要,應盡量避免服用藥物。 如必須用藥,亦要經醫生處方才可服用。 部分香薰精油並不適合懷孕期間使用,如有需要,請向醫護人員查詢。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