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5年7月25日 · 2015.07.25 | 創業. [Meet創業之星] 電動雙輪市場革命,凱納科技低調參戰. #電動機車 #Meet創業之星 #電動自行車. 曾靉. 想像一下,15、20年後的台灣街道會是什麼樣貌? 「也許有一道車道正行駛著無人車、一道是給像Uber這類共享服務業者。 另外一道,就是電動自行車專用道。 」凱納股份有限公司HYENA總經理李雨勳如此想像著未來交通場景隨著新經濟新服務模式崛起舊有的交通載具也不斷推陳出新。 李雨勳觀察,目前現代人在交通工具的選擇上面臨到心態轉換,已從單純的代步需求,提升到環保、樂活等不同層次。 在這樣的全球趨勢下,傳統燃油車銷量不斷走下坡,電動兩輪交通工具的銷量與平均單價持續上升,未來市場需求只會越來越大。

  2. 2019年3月15日 · 谷月涵與擷適科技董事長白敏善Bruce Berkman是多年好友兩人一起爬山溯溪騎自行車後來成為創業伙伴。 創業計畫就是在運動中激盪出來的,將鎖定生技醫療資訊平台。 「我認為這個案子很有趣,對台灣很有幫助,這是國際性產業,對全世界也有幫助,所以我就很興奮去追求這個(醫療新創),」對於退休後創業的心情,谷月涵說不試一下就太可惜了! 谷月涵出席加盟寬量國際(QIC)擔任策略長。 圖/ 王郁倫攝影. 創業兩優勢:有品牌,有經驗. 「我講的比較實際一點,我有一個品牌。 其次我有多年的經驗,知道哪些事比較重要。 」谷月涵對他退休後再創業的優勢,簡單的做了結論, 他舉買肥皂為例,「去商店買肥皂,有品牌跟沒品牌的價格一樣,那當然買有品牌的。

    • 李敏鎬具惠善1
    • 李敏鎬具惠善2
    • 李敏鎬具惠善3
    • 李敏鎬具惠善4
    • 李敏鎬具惠善5
  3. 2020年3月9日 · 身為本土餐飲業資訊系統龍頭,益欣的對手盡是IBM、NEC等跨國巨型零售資訊系統服務商,因為跨國連鎖餐飲來台設點,往往直接沿用海外總部的POS和CRM系統。 科技餐飲在地化,AI聽懂:吃蚵仔煎不要鮮蚵. 不過,益欣卻在這道高聳城牆中,發現了一個破口:各國餐飲習慣的差異。 「我們觀察,餐飲是文化一部分,各國的消費習性和支付都不一樣。 」舉例來說,跨國企業的收銀系統要整合街口支付就很困難,益欣可以在這方面提供在地加值應用。 此外,「台灣消費者會點:一份蚵仔煎,但不要鮮蚵。 」昌鴻說,這種點餐選項對美系零售系統開發商而言,簡直匪夷所思。 類似的語言和文化差異,也為益欣這類本土開發商帶來機會。 餐飲業還有哪些新科技應用?

  4. 2005年4月15日 · 台大國企系教授李吉仁分析成本愈來愈競爭關鍵零件外包根本不划算而且只做一樣零組件很容易被淘汰所以公司各部門愈來愈多專業的垂直整合而這些新業務都必須要靠通才型的副總來統籌。 舉例而言,最近一年科技公司法人說明會上的最大變化之一,就是總經理已經很難回答分析師們個別產品出貨量的估算,必須由許多副總提槍上陣,「列席備詢」。 公司需要這些「大將軍」般的副總,來應付更多的變化,他們的能力也直接決定公司的未來方向。 加上產業的激烈變化,可以預見這群副總的影響力勢必有增無減,但要成為這種「一人之下」的「百億副總」,也必須經過更長、更不一樣的人生考驗。 首先,是獲得執行長的高度信任。 「其實,他們往往是最了解公司方向和經營哲學的人,」李吉仁指出:「而且也最不懷疑。

  5. 2020年12月1日 · 2020.12.01 | 半導體與電子產業. 在2020上半年,一間IC設計公司要擠進全球五大,營收至少得達到近40億美元。 與博通(Broadcom)、高通(Qualcomm)、輝達(NVIDIA)、超微(AMD)並駕齊驅的唯一一家非美商,是台灣大廠聯發科,也是台灣第一家營收挑戰100億美元大關的世界級IC設計業者。 原因無他,聯發科不僅在國際間有能見度,在台灣更是舉足輕重。 全台前10大IC設計業者當中,居首的聯發科營收已經超越第2~10名業者的營收總和。

  6. 2018年11月18日 · 在打造 PRO360 以前他已經有七次創業經驗,其中三次更成功出場被 Nasdaq 上市公司併購。「看著一個東西能從簡單的 idea 到真的成形最後在市場上呈現的過程那是種樂趣。」李倫家說身為創業過來人李倫家認為還在猶豫的人其實還不適合創業

  7. 2020年6月2日 · 所謂深度學習即是運用統計學、演算法的方式分析數據,並且使機器從中學習、判斷或是預測某個場景中的指定事項,和過去「自動化」的邏輯不同,深度學習不是倚靠人為編寫特定程式碼使得使機器完成某項任務,而是以「數據」及「演算法」驅動,讓他 學習如何分辨和執行任務 ,例如:透過數千張的瑕疵品影像教會機器判斷何謂「瑕疵」,並使機器能自動判斷,挑出不良品。 深度學習是人工智慧當中較新穎的技術。 圖/ Medium 文章《什麼是人工智慧、機器學習和深度學習?》作者:Tommy Huang. 製造商欲升級工業4.0 品檢卻成痛點. 近年來政府因應工業 4.0 政策,投資機械產業使其不止「自動化」、還要逐步走向「智慧化」生產,因此導入 AI 影像辨識系統是為智慧化的第一步。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