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選舉經歷. 喺2016年,佢成為 香港特别行政區選舉委員會 工業界(第二)委員。. 之後,佢有份提名 林鄭月娥 參與 2017年香港行政長官選舉 [1] 。. 喺2021年9月,佢當選成為香港特别行政區選舉委員會工業界 (第二)委員 [2] 。. 之後佢喺 李家超 無提政綱嘅情況下 ...

  2. 五大訴求,缺一不可. 2019年10月20號 廢除惡法獨立調查重組警隊大遊行 嗰陣嘅「五大訴求,缺一不可」標語。. 「 五大訴求,缺一不可 」( 粵拼 : ng5 daai6 sou3 kau4 kyut3 yat1 bat1 ho2 , 英文 : Five demands, not one less. ),係2019年 香港 反修例運動 入面其中一句常用 ...

    • 試題內容
    • 事態發展
    • 教育界反應
    • 其他各界嘅反應
    • 參考

    爭議試題係喺2020年5月14號舉行嘅歷史科考試卷一必答題第2題。試題提供咗兩項資料,共三篇文獻: 資料C:引用日本法政大學校長梅謙次郎在1905年出版的一篇文章,文中提到清國教育家范源濂向他稱大清國有意改革,但修讀法政課程要六、七年時間,希望他作為法政大學校長,可設置法政速成學校,使留學生可於一年修畢。梅謙次郎雖然認為法政課程需要四年方能修畢,但同意提供一年期的法政速成課程作為試驗。 資料D:有兩篇引文。引文一,是來自1912年1月黃興代表中華民國臨時政府寫給井上馨(大日本帝國元老、前外務大臣)的一封信,要求對方委託三井洋行籌募一筆資金,用以支持推翻滿清及成立新政府。引文二,是日本三井洋行代漢冶萍公司備款250萬日圓借款予中華民國政府的合同,借貸以大冶鐵礦作抵押,借款期一年,年息七厘。 試...

    喺考試完咗之後嗰晚,教育局發表聲明,話有關試題附帶極為片面嘅資料,令試題具引導性,考生可能因而達至偏頗嘅結論,嚴重傷害喺日本侵華戰爭中受到莫大苦難嘅國民嘅感情同埋尊嚴」。當時考評局就發聲明指,為避免影響閱卷嘅公平公正同埋損害考生利益,唔適宜作出評論,但強調非常重視教育局同埋外界嘅意見。聲明又指歷史科同其他科目一樣,都設有「審題委員會」,而委員都係大學教授、課程同埋學科專家等,會依據該科嘅《課程及評估指引》同埋《評核大綱》擬定試題同評卷指引,最終需要「審題委員會」全體接受先會定稿。聲明又話,每年公開試過後,都會進行不同形式嘅檢討,檢討結果會交畀來年嘅「審題委員會」作參考,確保試題質素同持續改進。 教育局局長楊潤雄喺5月15號嘅教育局記者會上,重申教育局對試題設計深感遺憾,認為考題唔符合高中歷史...

    香港教育專業人員協會(教協)

    1. 教協喺5月17號召開記者會,會上有歷史科教師批評教育局嘅決定鹵莽、摧毁考生努力、損害考評制度、並打擊教師士氣,令社會負上沉重嘅代價。有應屆文憑試考生表示,冇諗過題目會捲入政治漩渦,對當局嘅決定感到詫異,擔心取消題目會影響成績。教協理事、歷史科教師李家宏就話,試題問及1900至1945年間嘅中日關係,當中包含和平時期同埋戰爭事件,兩者都同等重要,學生都需要理解。對於官媒《人民日報》干預香港內部事務,發表文章批評香港歷史科出現荒謬考題,李家宏指官媒嘅言論令教師感到擔心同人人自危。 2. 教協立法會教育界議員葉建源喺5月18號表示,已經徵詢過專家意見,認為題目符合整個學科設置嘅原則,基本上係無引導性。佢指教育局無取消有關試題嘅法定權力,教育局應該畀擬卷人員同擬題小組解釋嘅機會,喺符合程序公義同埋學理下作出結論。對於教育局發表聲明指局方有人員喺受聘前已經以「個人身份」加入考評局歷史科審題委員會,有咗局方批准先繼續從事審題委員會嘅工作;而政府新聞處嘅發稿就話教育局無派員加入委員會;葉建源批評教育局嘅做法荒誕,話教育局譴責考評局,其實出題嘅係自己嘅官員,自己官員應該最清楚課程宗旨,但完...

    前考評局官員

    1. 曾經出任考評局秘書長長達12年嘅蔡熾昌,喺5月17號撰文表示,取消試題係公開考試一個嚴肅嘅項目,必須經過一個過程,以科學為基礎,配合學科專家專業嘅意見。今次如果取消試題係「偏離正軌,放下專業,後果嚴重」,呼籲當局以考生為重,三思而後行。佢引述指考評局嘅聲明提到,根據指引,審題委員會成員要一致接受,試卷先正式定稿。對於鬧出爭議嘅歷史科試題,蔡熾昌就話,雖然只要多提供另一角度嘅史料,就可避免所謂嘅「片面性」同「引導性」,但審題委員會無咁做,相信係因為加咗另一角度嘅資料,就會大大降低題目嘅難度,損害題目對區分考生認知水平嘅程度,亦浪費考生嘅閱題時間,而且考生只要對中日戰爭歷史有認識,自然會運用自己嘅知識,推翻試題提供嘅資料,選擇弊多於利。佢又話,呢條題目可以達到比較理想嘅區分度,好難想像考生答題嘅時候腦海會浮現政治思想。

    其他教育界組織同人士

    1. 中學校長會主席鄧振強喺5月16號出席商業電台節目嘅時候釐清,歷史資料題嘅特色係透過資料畀考生思考,考生要利用已有知識回答同評價,認為由於考生能夠闡述嘅觀點唔多,只能回應弊多於利。雖然試題設置唔理想,但無受過教育或者無相關知識嘅人先會被引導。佢喺5月18號接受香港電台節目《千禧年代》嘅訪問又話,今次題目其實得一個答案,對學生嚟講係容易啲,只要運用合理資料同埋個人所知,有機會全取題目滿分。佢又話,就算試題有爭議,取消試題會令部分考生評級變差,即係懲罰學生,認為考評局決定嘅時候要考慮保障考生嘅福祉。 2. 多名歷史科老師接受《立場新聞》訪問時,都強調試題唔係一面倒,參考資料利弊兼備,亦要求學生「就自己所知」以個人知識回答問題,唔一定要同意資料嘅立場,根本唔存在「洗腦」嘅說法。 1. 身兼多間中小學校監同校董嘅中華基督教會香港區會副總幹事蒲錦昌牧師,喺基督教刊物《時代論壇》討論事件,話最初以為係因為試題泄漏或者印刷出錯,後嚟知道因為試題內容唔合乎教育局局長或者佢嘅上司嘅睇法而被要求取消,質疑楊潤雄係咪只係根據自己或者上司嘅喜好就要求取消試題。蒲錦昌指有關試題係可以作答嘅,題目係開放...

    傳媒人

    1. 傳媒人陶傑評論呢條題目其實好易答,因為佢指定考生回答嘅年代去到至1945年,已經畀咗重大提示:考生答題嗰陣,必須考慮日本侵略中華民國八年戰爭為中國帶嚟嘅破壞同災害。因此,考生如果只係跟住呢兩份歷史檔案,評論1905-1912年呢段時期嘅日本對華關係,而唔觸及1937-1945年,而得出「利多於弊」嘅結論,基本上已經唔合格。佢又話,有啲人睇見呢兩份檔案,暴露咗「辛亥革命由日本資助」嘅尷尬事實,加上「有利有弊」嘅客觀詞語,即刻觸動情緒神經。陶傑又將呢次爭議題目嘅結構比喻為「『弱者,你的名字是女人』(莎士比亞1564-1616,註:出自《哈姆雷特》)試以你所知由1564到2014年呢450年婦女史,表達你對呢句話贊唔贊同。」陶傑又要求教育局指出有乜嘢歷史唔可以開放討論,係咪秦始皇統一六國、鴉片戰爭、義和團、八國聯軍、日本資助孫中山同黃興推翻清政府、中日戰爭、到毛澤東感謝皇軍侵略中國,都唔可以討論,佢建議教育局儘早公佈,避免師生浪費出題、評卷同作答嘅時間。

    〈【DSE歷史科批鬥】林鄭開腔、親中媒體批考評局職員、教聯會發聲明、外交部引述、政府出手、新華社評論〉. 《眾新聞》. 2020-05-16. 原著喺2021-02-12歸檔. 喺2020-05-25搵到.
    〈錯用曼德拉名言 林鄭遭基金會打臉〉. 《聯合報》. 2020-05-21. 喺2020-05-25搵到.
    〈林鄭犯嚴重失誤 亂說曼德拉言論〉. 《成報》. 2020-05-20. 原著喺2020-05-26歸檔. 喺2020-05-25搵到.
    〈中學試題惹議…林鄭引「曼德拉名言」回應被踢爆:根本亂用〉. 《三立新聞》. 2020-05-20. 原著喺2020-05-27歸檔. 喺2020-05-25搵到.
  3. 荃灣石棺藏屍案 ,又叫 荃灣水泥藏屍案 ,係 香港 2016年 一單兇殺案,發生喺 新界 荃灣 灰窰角街 2-6號一座叫 DAN6 嘅工廠大廈入邊一個單位,死者條屍俾人埋咗入一個 石屎 方塊。 經過. 死者係28歲男子 張萬里 ,喺2016年3月7號俾佢女朋友報失蹤,警方調查一路未有結果。 3月29號,警方收到風,話死者最後去過「DAN6」9樓一個單位,當晚7點幾去嗰度調查,發現單位傳出惡臭,破門後發現臭味來自屋入面一嚿四面用木板封起、3呎乘3呎乘2.5呎嘅石屎方塊。 消防員幫手鑿碎石屎,發現死者條屍喺石屎入面,畀膠袋、枕頭袋包住同畀繩綁住。 警方初頭先後喺香港拉過三男兩女,包括死者女朋友,不過深入調查後,鎖定疑兇係著草去咗 台灣 嘅三男一女。

  4. 潘曉穎被殺案 ,又名 陳同佳殺人案 ,係 2018年 一單兇殺案,發生喺 臺灣 臺北 ,死者潘曉穎係位 香港 女人,同男朋友到臺灣旅遊嗰陣被殺害同棄屍,疑兇陳同佳之後潛逃到香港。 由於香港同臺灣之間無移交逃犯嘅協議,疑兇未能夠引渡返臺灣受審謀殺罪,引起香港社會廣泛關注,政府因為噉而提出修訂《逃犯條例》,但亦引起唔少爭議。 經過. 死者係20歲女子 潘曉穎 ,生前讀過 香港專業教育學院 黃克競分校嘅高級文憑課程,中途退學。 2018年2月7號,佢同佢19歲無業男朋友 陳同佳 到臺灣旅遊慶祝情人節,但最後只得陳一個人喺2月17號晚返香港,女方屋企人發覺個女遲遲未返香港,就喺3月5號同警方報案,警方之後發現陳盜用潘嘅銀行卡撳錢,3月13號拉咗陳去盤問,陳承認喺臺灣殺死咗潘後棄屍,供出棄屍地點。

  5. 喺2016年,佢成為 香港特别行政區選舉委員會 委員(新界各區議會)。. 之後,佢有份提名 林鄭月娥 參與 2017年香港行政長官選舉 [1] 。. 喺2021年9月,佢成為香港特别行政區選舉委員會委員 ( 新界分區委員會 、 地區撲滅罪行委員會 及 地區防火委員會 委員代表 ...

  6. 政治立場 佢係香港親中派一員。 選舉及提名經歷 喺2016年,佢成為香港特别行政區選舉委員會政協委員。 之後,佢有份提名林鄭月娥參與2017年香港行政長官選舉 [1]。 喺2021年9月,佢成為香港特别行政區選舉委員會委員(港區全國政協委員) [2]。 屋企人 老頭莊重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