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1. 相關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1月27日 · 解說:. 六祖大師對大眾說,各善知識賢士們,全部淨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念摩訶般若波羅蜜。. 大師良久復告眾曰:各善知識賢士們,「菩提自性」,本來清淨,但用此心,直了成佛。. 眾生本具覺悟佛的自性,本來常清常淨,一塵不染(道體),但善用 ...

  2. 經粹理. 六祖云:「菩提自性,本來清淨,. 但用此心,直了成佛。. 「菩提」是一種覺悟的意思,也是的意思。. 六祖一開頭就講;每個眾生都具有菩提覺悟的本性,這種自性是原本清淨無染的。. 什麼叫「自性」呢?. 即一切萬有的本體,每一個人,每一 ...

  3. 2016年5月5日 · 一貫道在家修的殊勝在自身,在日常生活中都是,不只是佛堂上有道,佛堂在於求道、辦、講道、聽。至於最重要的行道, 則在日常生活之中。日常生活之中就是人道,道場佛常言:「人道圓滿,天道自然成」。 在佛堂中學到的道理,要應用在日常生活,

  4. 2023年3月4日 · 常自見己過,與即相當。” 世間的人們,若要修道,談到「修」。 馬道一祖師乘說:不屬修。 不屬修。若言修得,修成還壞,即同聲聞。若言不修,即同凡夫。 修道人,自性本來具足。但於善惡事上不滯,喚作修道人。取善捨惡,觀空入定,即屬造作。

  5. 地點:台中縣霧峰鄉吉峰村錦洲路461巷**號 (吳氏佛堂設) 見證人:宇榤 (6歲) 今天是吳姐家的喜事,上天又多了一處人間的佛堂,人間的法船,可以用來接引眾生。 或許,這只是間家庭佛堂,感覺上也只是辦個喜事,但對眾生的意義,卻是很殊勝的。 以前,常聽說有人可以見到先天佛堂辦時,眾多佛臨的盛況,這樣的靈界盛況,海內外皆時有所聞,足證道真、理真、天命真的可貴。 雖僅是一間小小的佛堂,一處香案,幾尊佛菩薩的聖像,但是,佛菩薩們並不馬虎,無一處不是親臨助,想想實在感恩,也是眾生之福。 這張草圖,是我們全家去參加吳氏佛堂設時,宇榤親眼所見的佛實況。 佛桌上供奉著三尊佛的聖像,這是我們一般人可以見得到的景像。 但由靈界來看,佛慈悲蒞臨的浩大的場景,實在令人不禁打從心裡的感動。

  6. 2021年1月29日 · 六祖大師法寶經-般若品無相頌:世人若修道,一切盡不妨,常自見己過,與即相當。六祖大師法寶經-般若品無相頌:菩提本自性,起心即是妄。淨心在妄中,但正無三障。六祖大師法寶經-般若品無相頌:邪正俱不用 清淨至無餘。

  7. 2009年10月30日 · 十五條佛規解說.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 0 訂閱站台. 先天 皇 愛子思子心切,恐怕修道諸佛子無規則可循,致難以返回無極故家鄉,故早已訂定佛規十五條,以為修道人躬行實踐之規條。. 諸天仙佛更數次臨,一再地將這十五條佛規的真義,一一闡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