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唐高宗時復為昭儀,謀廢得到唐太宗託付於重臣褚遂良的「佳兒佳婦」王皇后與蕭淑妃,得立為皇后(655年-683年)。一時尊號為天后,與唐高宗天皇李治並稱「二聖」。當時武氏總攬大權,故眾人稱高宗、武氏為唐室的兩個皇帝。

  2. 唐高李治 (628年7月21日—683年12月27日), 小名 雉奴, 字 為善, 唐朝 第三任皇帝, 唐太宗 李世民第九子、 嫡 三子,母 文德皇后 長孫氏,和胞妹 晉陽公主 一樣,唯一一對由太宗親自撫養長大的親生子女。. 唐代的版圖以高宗時為最大,領土面積為1237萬 ...

    • 生平
    • 後事及尊謚
    • 宰相
    • 家庭

    经历

    唐高宗李治於貞觀二年六月十五日(628年7月21日)出生於長安城東宮麗正殿,為唐太宗李世民第九子,母親為文德皇后長孫氏。李治与唐太宗嫡长子太子李承乾、嫡次子魏王李泰为长孙皇后所生同母兄弟。贞观五年(631年),李治獲封为「晋王」,幼时即以仁孝闻名。贞观十七年(643年),李承乾被废,李泰被砍傷,贞观十八年十二月(645年1月)李治被立为太子。贞观二十三年(649年)七月即位,时年22岁。 唐高宗李治在位三十四年,总章年间唐朝国力进入顶峰。弘道元年十二月初四日(683年12月27日),唐高宗李治駕崩於洛陽紫微宫貞觀殿,享年五十五歲,安葬於唐乾陵(今陝西省咸陽市乾縣梁山),武后令上金、素节二王,义阳、宣城二公主听赴哀,谥号天皇大帝。

    轶事

    根據史書記載,高宗長期有頭痛與眼睛毛病,到晚年甚至眼睛全盲,因而時常無法下判斷。他的妻子武则天多年来权力越来越大,每当高宗要做出决定时都会介入,或者因为他的软弱而经常亲自负责决定。高宗為此曾請御醫秦鳴鶴醫治。秦鳴鶴主張對腦針灸,武則天坐在幕簾後面大怒,說:“此人可斬首,竟敢以針刺聖上之頭!”然而高宗認為針灸對病情有益,故批准御醫所請。經御醫針灸百會後,高宗即謂眼睛能視物。然而,他的治疗只奏效了一段时间,因为他在一段时间后去世了。

    弘道元年十二月初四(683年12月27日),唐高宗駕崩。唐睿宗為李治上謚號「天皇大帝」,廟號「高宗」,葬乾陵。天寶八載(749年),增上謚號「天皇大聖皇帝」。 《高宗天皇大聖皇帝加諡冊文》,内容如下: 天寶十三載(754年),增上謚號「天皇大聖大弘孝皇帝」。

    后妃

    1. 王皇后,魏國公王仁祐女。唐高宗元配。初為晉王妃,又為皇太子妃、皇后。永徽六年十月被廢,後被武則天處死。 2. 則天大聖皇后武曌,武士彠次女。唐太宗才人,唐太宗駕崩後,王皇后將武氏由感業寺納入宮中,以此打擊蕭淑妃。後封昭儀、皇后。生孝敬皇帝李弘、安定思公主、章懷太子李賢、唐中宗李顯、唐睿宗李旦、太平公主。後為皇太后、皇帝、太上皇。 1. 鄭氏或郑貴妃,生原悼王李孝,《舊唐書》與《新唐書》均未紀載鄭氏位號,僅知《唐两京城坊考》記載唐玄宗的長子郯王李琮曾徵用一名鄭姓貴妃的私宅用作自己的府邸。由於在唐玄宗及其之前的唐朝皇帝所有位號已確認是貴妃的妃嫔當中,均沒有鄭姓女子,因此該人只可能是位號不明但可肯定是四妃除淑妃外其中之一的鄭氏。然而《唐两京城坊考》成書於一千多年後的清代嘉慶年間,該紀錄的可信性存疑。 2. 蕭淑妃,初為太子良娣,後封淑妃,寵冠後宮。生許王李素节、義陽公主李下玉、高安公主。永徽六年十月被廢,後被武則天處死。 3. 徐婕妤,果州刺史徐孝德之女,唐太宗賢妃徐惠之妹,有文采。 4. 刘宫人,生廢太子李忠。 5. 杨宫人,生澤王李上金。 6. 高宗意欲封武昭儀為妃時,後宮已...

  3. 武則天是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掌握國家政權幾十年,是一位很有作為的帝王。 為維護唐朝的強盛和統一、促進社會經濟繁榮和文化藝術的發展做出了很大貢獻。 但在男性當政的封建時代,她的作為在生前死後都備受爭議。

  4. 武氏是 唐太宗 的 才人 、 唐高宗 的 皇后 以及 武周 的開國 皇帝,當代稱 則天后,或 武后,後代通稱 武則天。 武氏為 并州 文水縣 人,十四歲入宮為 唐太宗 才人,十二年不得遷。 唐高宗 時復為 昭儀,謀廢得到 唐太宗 託付於重臣 褚遂良 的「佳兒佳婦」 王皇后 與 蕭淑妃,得立為 皇后 (655年-683年)。 一時尊號為天后,與唐高宗天皇 李治 並稱「二聖」。 當時武氏總攬大權,故眾人稱高宗、武氏為 唐室 的兩個皇帝。

  5. 其他人也問了

  6. 載初元年(公元690年)九月九日,佳節重陽,武則天在一片頌歌聲中登基,改為周,洛陽為都城,改元天授。. 中國歷史上出現了獨一無二的女皇帝,「武周」取代了「李唐」。. 這一年武則天67歲,她躊躇滿志,要用絢爛的政績來譜寫「大周」的歷史。. 重視 ...

  7. 論述武則天在高宗朝沒有完全執政,唐朝軍國大政仍緊握在高宗手中。 高宗的聰明才智雖不及太宗,但並非昏庸無能,他讓武后參與政事,亦非出于懦弱,其歷史作用是應該肯定的。 並非傳世史書所描繪為“軟弱無能"的君主。 這些討論,給研究者帶來新的課題,如果我們不依從傳統的看法,認為高宗不是昏庸的皇帝,則日後武后臨朝稱制的局面,如何解釋?高宗廢王立武後,朝廷上有沒有形成一股屬於則天的政治力量?她與高宗在政見上,是否有分岐以至如部份論者所謂的有矛盾?簡言之,究竟她在高宗朝的二十八個年頭裡,擔任了甚麼角色,起了何種作用?我們甚而可以追問,她在這段日子的經驗,是否影響到日後她掌權的日子中的權術運用?史料的貧乏,使這些問題的探討有不少困難,但為要追求較合理的答案,重新考察和認識高宗朝的歷史,實有其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