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7年7月9日 · 撰文:余思朗. 出版: 2017-07-09 08:00 更新:2017-07-09 15:36. 走過深水埗大角咀上環等舊區老店鐵閘上帶銹漬的鐵條剝落的油漆或通花或扭花的裝飾滲出一種獨特的美感。. 走遍打鐵舖訪尋通花鐵閘的手藝不是易事。. 問過十數個四、五十歲的 ...

    • 造閘二代 兄弟拍檔做生意
    • 年輕鐵閘學徒:「湊師傅最辛苦」
    • 三個鐵漢男兒 鐵閘成父子共同語言

    偉文是鐵閘工場少有的年輕面孔。學造閘需長時間,要做三年學徒才能當師傅,也要靠人介紹才能入行,因而學徒愈來愈少,「他們通常不收外來人,怕信唔過。」偉文說。 他父親、大哥、伯父、堂兄弟也造鐵閘,算是門家族生意。他本來在地盤做砌磚,做了五年已做到師傅級,一年前,哥哥偉明叫他來幫忙,他毅然下定決心轉行,重新由學徒做起。「我們兩兄弟,發展機會大點,將來可以拍檔做生意。」他相信,工字不出頭。 「我而家都未出師,仲係學師,通常要學三年,而家叫初級技工啦!」一屋子三個男人都造閘,他最遲起步,卻最雄心壯志。學師路還有兩年,他早已有全盤計劃——「維修利潤高,先買部二手車,做維修工程。」 【本土閘作.一】通花鐵閘買少見少 店家:疏窿通風好舒服 【本土閘作.二】公屋鐵閘是如何煉成?師傅:而家無人識做㗎喇!

    「其實剛畢業時爸爸也有叫我來幫手,但阿叔說舖頭太多伙記,不用來。」後來他去了做地盤,也跟過解款車,才回來當鐵閘學徒。不像父親做欖閘和摺閘,現時偉文造的是捲閘。他先用機器「開料」,把鐵板鎅成一塊塊。鎅好的鐵板長條形,長的兩邊一面往前彎,一面往後彎,像兩個方向相反的鈎。師傅再把兩塊鐵板勾在一起,這叫「穿板」,一塊接一塊,垂直便形成一面閘。把閘面做好後,再安裝彈弓和鎖頭,捲閘就基本完成。如果是正常地舖大小,一個師傅一天便可完成一道閘。 他現在每天在舖頭鎅鐵板、穿板、燒焊、學造彈弓、鎖頭,早上九時做到下午六點,有時也跟師傅出車,幫忙做維修。他說工作不辛苦,「湊師傅」最辛苦。 「以前喺地盤做砌磚仲辛苦,而家最辛苦係要服侍師傅。」做學師的,一定要「聽聽話話」。「呢行你咩都唔識,人哋畀唔到嘢你做,(所以)...

    他跟父親說他的生意大計,他不置可否。岳叔造閘四十多年,幾乎都是打工。他曾經開過一家店,開初幾個月生意不佳,沒信心守下去,又回去幫人打工。「其實那時守多幾個月就會接到大單,但他比較膽小,結果那單給了隔離舖。」偉文如是說。

  2. 2017年7月9日 · 本土閘作通花鐵閘買少見少 店家:疏窿通風好舒服. 撰文:余思朗. 出版: 2017-07-09 08:00 更新:2017-07-09 18:01. 走過深水埗、大角咀、上環等舊區,老店的鐵閘總吸引眼球。 帶銹漬的鐵條、剝落的油漆、或通花或扭花的裝飾,那種獨特美感裝飾老街。 其實現時在街上偶遇的通花鐵閘大多已有五、六十年歷史,舊式摺閘早被時代淘汰,不再生產。 手藝失傳,老店倒一家,鐵閘就少一道。 在最後一道閘門消失之前,我們嘗試從退休老師傅、店家、和年輕學徒口中,把這被遺忘的歷史裂縫填補回來。 攝影:黃寶瑩. 遊走舊區街道,細心留意,通花摺閘隨處可見,有種獨有的時代氣息。 【本土閘作.二】公屋鐵閘是如何煉成? 師傅:而家無人識做㗎喇!

  3. 2020年12月9日 · 在冷氣設備還未普及的時代各戶鐵閘常開通風之餘亦有助鄰里相助。 勵德邨另一特色有如藝術館建築,整體環境可以讓人靜下來思考生命價值。 透過多角度構圖,提供不少想像空間;樹木在旁、天空在前、和風迎面,有助了解自己心靈需要。

  4. 2024年5月23日 · 羅湖口岸是全港唯一有鐵路連接的口岸,若要經該口岸北上,必須乘搭港鐵東鐵線。 羅湖口岸交通便利,有巴士可直達各人氣景點。 《香港01》「好食玩飛」記者整合由市區乘搭東鐵北上羅湖口岸的資訊以及車費優惠,還有1個能節省車費的隱藏方法! 即睇使用羅湖口岸有甚麼要注意! 《北上攻略》深圳羅湖商業城變蓮塘2.0 燒豬/雞/手信糕點賣幾錢 實試5蚊端午節粽🔥配眼鏡蔡司鏡+漸變¥1200 潮汕美食「潮香四海」凍龍蝦¥1XX🔥|深圳好去處2024|羅湖|下沙站|HK01. Watch on. 羅湖口岸是內地和香港客流量最大的邊境口岸。 (資料圖片) 人生必去🔥南疆8天深度遊 ️ 香港往返😍遊帕米爾高原🐐羅布人村寨🏰布倫口白沙湖🍖歎特色新疆菜😋報名即享超級優惠😍【尚芯旅遊團號EHTXJSPL-08】

  5. 2022年5月25日 · 18區新聞. 83道鐵閘畫中見香港歷史 尋找佐敦、鰂魚涌、筲箕灣的紮根故事. 撰文:呂諾君. 出版: 2022-05-25 19:29 更新:2022-05-26 15:34. 在香港,有人遠走他方尋覓理想家園落地生根,也有人選擇回流故鄉落葉歸根。 「城市閘誌藝術團隊自2017年起為全港九區創作了83道鐵閘畫作而今年他們再踏足佐敦鰂魚涌和筲箕灣畫出21幅鐵閘畫作當中可以見到每間小店都在時代洪流中抱守本業亦提醒着我們的意義。 例如在佐敦有一群紮根香港的尼泊爾異鄉人未曾想過要離開;昔日位於鰂魚涌的太古工業城,建吊車、起宿舍只為讓員工有家的感覺;從前以海為家的漁民,隨世道更替移居筲箕灣岸上。

  6. 2023年6月5日 · 不少公屋住戶都習慣在鐵閘上掛一塊布有港女近日於網上發問表示不解住戶此做法帖文隨即引來網民紛紛解答,「舊時嘅人要開門通風又唔想俾路人睇到所以加布而家就唔使因為家家都唔會開門」;甚至有網民指出與風水有關,「中國人風水學其中一個說法門開了之後最好不要立即見廳很多私人樓的入門有個玄關就是這個意思啦」。 不少公屋住戶都習慣在鐵閘上掛一塊布,有港女近日於網上發問,表示不解住戶此做法。 (facebook群組「老餅話當年」圖片) 該港女於facebook群組「 老餅話當年 」發文貼出照片,問道「以前啲鐵閘點解擺一塊布呢? 」,照片可見一道鐵閘中間位置被掛上一塊布遮擋,只餘上下空隙可從內或外窺探。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