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本名王云,字伯安,号阳明,又号乐山居士,浙江余姚人,出生于余姚北城(今浙江省宁波市余姚市阳明街道)。

  2. 王守仁(1472—1529),幼名云,字伯安,别号阳明。 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今属宁波余姚)人,因曾筑室于会稽山阳明洞,自号阳明子,学者称之为阳明先生,亦称王阳明。

  3. 知行合一(汉语词汇),是由 明朝 思想家 王守仁 提出来的 哲学 理论,即认识事物的道理与实行其事,是密不可分的。. 知是指内心的觉知,对事物的认识,行是指人的实际行为。. 它是中国古代哲学中认识论和实践论的命题,主要是关于认知实践方面的 ...

  4. 王守仁 (1472—1528年),明哲学家、教育家。字伯安。余姚(今属浙江)人。尝筑室故乡阳明洞中,世称阳明先生。弘明进士。授刑部主事,转兵部尚书。卒谥文成。

  5. 王守仁,系万历年间卫官,为明朝初期将领、定远侯王弼的子孙,上书举报了时任楚王朱华奎隐藏财富一事。

  6. 王守仁(1472~1529),浙江余姚人,字伯安,号阳明子,世称阳明先生,故又称王阳明。 是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 他二十八岁参加礼部会试,名列前茅,中了进士,授兵部主事。

  7. 王守仁是中国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军事家。 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他不但精通儒家、佛家、道家,还能骑马打仗,是中国历史上罕见的文武全才型人物。 世人提到他可能会想起他的阳明心学——“心外无物,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等。 下面咱们来看看他的一生以及核心思想。 王阳明雕像. 大起大落的一生. 王守仁的一生跌宕起伏、大起大落。 他的家乡在浙江余姚,出生富贵,学习环境优越,在他诞生的前一天,他的祖母梦见一个神仙抱着孩子从天而降,祖父于是给这个孩子的名字取名为“云”。 王守仁5岁的时候还不会说话,但已经能看祖父读过的书了。 12岁的时候,王守仁正式开始读书。 与其他孩子不同,他志存高远,心怀天下。 当时正值明英宗统治时期,明军被蒙古瓦剌部队俘虏,朝廷主动求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