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王維是盛唐詩人的代表,今存詩400餘首,重要詩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 王維精通佛學,受禪宗影響很大。 佛教有一部《維摩詰經》,是王維名和字的由來。

  2. 相思原文、譯文、翻譯及賞析_王維_漢語網. 朝代: 唐代 作者: 王維. 同類型的詩文: 唐詩三百首 詠物 抒情 思念. 原文. 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 愿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 譯文. 鮮紅渾圓的紅豆,生長在陽光明媚的南方,春暖花開的季節,不知又生出多少? 希望思念的人兒多多采集,小小紅豆引人相思。 注釋. ⑴相思:題一作“相思子”,又作“江上贈李龜年”。 ⑵紅豆:又名相思子,一種生在江南地區的植物,結出的籽像豌豆而稍扁,呈鮮紅色。 ⑶“春來”句:一作“秋來發故枝”。 ⑷“愿君”句:一作“勸君休采擷”。 采擷(xié):采摘。 ⑸相思:想念。 參考資料: 1、 鄧安生 等.王維詩選譯.成都:巴蜀書社,1990:214-215. 賞析. 這是借詠物而寄相思的詩,是眷懷友人之作。

    • 注释译文
    • 创作背景
    • 作品鉴赏
    • 后世影响
    • 作者简介

    词句注释

    ⑴相思:题一作“相思子”,又作“江上赠李龟年”。 ⑵红豆:又名相思子,一种生在江南地区的植物,结出的籽像豌豆而稍扁,呈鲜红色。南国:古代指江汉一带的诸侯国,后来也用来泛指中国南方。 ⑶“春来”句:一作“秋来发故枝”。 ⑷“愿君”句:一作“劝君休采撷”。愿君,一作“赠君”。采撷(xié),采摘,摘取。 ⑸相思:想念。

    白话译文

    红豆生长在南国的土地上,每逢春天不知长多少新枝。 希望你能尽情地摘取采集,因为这红豆最能寄托相思。

    此诗一作《江上赠李龟年》,可见为怀念友人之作。据载,天宝末年安史之乱时,李龟年流落江南曾演唱此诗,可证此诗为天宝年间所作。

    整体赏析

    这首借咏物而寄相思的诗,起句因物起兴,语虽单纯,却富于想象;接着以设问寄语,意味深长地寄托情思;第三句暗示珍重友谊,表面似乎嘱人相思,背面却深寓自身相思之重;最后一语双关,既切中题意,又关合情思,妙笔生花,婉曲动人。全诗情调健美高雅,怀思饱满奔放,语言朴素无华,韵律和谐柔美。可谓绝句的上乘佳品。 红豆产于南方,结实鲜红浑圆,晶莹如珊瑚,南方人常用以镶嵌饰物。传说古代有一位女子,因丈夫死在边地,哭于树下而死,化为红豆,于是人们又称呼它为“相思子”。唐诗中常用它来关合相思之情。而“相思”不限于男女情爱范围,朋友之间也有相思的,如苏李诗“行人难久留,各言长相思”即著例。此诗题一作《江上赠李龟年》,可见诗中抒写的是眷念朋友的情绪。 “南国”(南方)既是红豆产地,又是朋友所在之地。首句以“红豆生南国”起兴,暗逗后文的相思之情。语极单纯,而又富于形象。次句“春来发几枝”轻声一问,承得自然,寄语设问的口吻显得分外亲切。然而单问红豆春来发几枝,是意味深长的,这是选择富于情味的事物来寄托情思。“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王维《杂诗》)对于梅树的记忆,反映出了客子深厚的乡情。同样,这里的红豆是赤诚友爱的一种象征。这样写来,便觉语近情遥,令人神远。第三句紧接着寄意对方“多采撷”红豆,仍是言在此而意在彼。以采撷植物来寄托怀思的情绪,是古典诗歌中常见手法,如汉代古诗:“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即著例。“愿君多采撷”似乎是说:“看见红豆,想起我的一切吧。”暗示远方的友人珍重友谊,语言恳挚动人。这里只用相思嘱人,而自己的相思则见于言外。用这种方式透露情怀,婉曲动人,语意高妙。宋人洪迈编《万首唐人绝句》,此句“多”字作“休”。用“休”字反衬离情之苦,因相思转怕相思,当然也是某种境况下的人情状态。用“多”字则表现了一种热情饱满、一往情深的健美情调。此诗情高意真而不伤纤巧,与“多”字关系甚大,故“多”字比“休”字更好。末句点题,“相思”与首句“红豆”呼应,既是切“相思子”之名,又关合相思之情,有双关的妙用。“此物最相思”就像说:只有这红豆才最惹人喜爱,最叫人忘不了呢。这是补充解释何以“愿君多采撷”的理由。而读者从话中可以体味到更多的东西。诗人真正不能忘怀的,不言自明。一个“最”的高级副词,意味极深长,更增加了双关语中的含蕴。 全诗洋溢着少年的热情,青春的气息,满腹情思始终未曾直接表白,句句话儿不离红豆,而又“超以象外,得其圜中”,把相思之情表达得入木三分。它“一气呵成,亦须一气读下”,极为明快,却又委婉含蓄。在生活中,最情深的话往往朴素无华,自然入妙。王维很善于提炼这种素朴而典型的语言来表达深厚的思想感情。所以此诗语浅情深,当时就成为流行名歌是毫不奇怪的。

    名家点评

    清·管世铭《读雪山房唐诗序例》:王维“红豆生南国”、王之涣“杨柳东门树”、李白“天下伤心处”,皆直举胸臆,不假雕锼,袓帐离筵,听之惘惘,二十字移情固至此哉! 近代·王文濡《唐诗评注读本》:睹物思人,恒情所有,况红豆本名相思,“愿君多采撷”者,即谆嘱无忘故人之意。 近代·俞陛云《诗境浅说续编》:红豆号相思子,故愿君采撷,以增其别后感情,犹郭元振诗,以同心花见殷勤之意。 近代·刘永济《唐人绝句精华》:此以珍惜相思之情,托之名相思子之红豆也。

    唐代绝句名篇经乐工谱曲而广为流传者为数甚多。王维《相思》就是梨园弟子爱唱的歌词之一。据《云溪友议》载:安史乱时,唐宫乐师李龟年流落江南。一次于湘中采访使筵上唱这首诗,满座遥望玄宗所在的蜀中,泫然泪下。很多人听到这首诗,追思往事,唏嘘不已。可见此诗在唐代当时传诵的情况。随着《唐诗三百首》流布的广远,影响之深刻,这首《相思》一直传诵至今,几近家喻户晓。

    红豆产于南方,果实鲜红浑圆,可以串起来作装饰品。说红豆能够寄托相思,有一个传说。相传,汉朝时期的闽越国,有个男子被强征戍边,妻子每日每夜地盼望他归来。后来,同行的那些乡邻陆续归来,唯独她的丈夫久久未归。妻子更加思念丈夫,终日在村口的树下等待,最后哭断柔肠,流出的汩汩血泪,淌入泥土。此后,树上开始生长出一种奇异的小果子,质地坚硬,色泽鲜红如血,晶莹剔透,就被称为“相思子”,也就是红豆。奇怪的是,虽然有这样的传说,但典籍中没有记载,唐朝以前的人也没有吟咏红豆寄托相思的诗句,可能只是一时流行的传说,所以记载并不确切。但随着王维这首诗歌的流传,“红豆”这一物象与相思之情紧密关联。人们见到红豆,读到与红豆有关的诗句,往往会思念朋友亲人,但红豆背后的传说,反而少有人知。可见这首诗的影响力。

    王维,唐代诗人。字摩诘。原籍祁(今属山西),其父迁居蒲州(治今山西永济),遂为河东人。开元进士。累官至给事中。安禄山叛军陷长安时曾受职,乱平后,降为太子中允。后官至尚书右丞,故亦称王右丞。晚年居蓝田辋川,过着亦官亦隐的优游生活。诗与孟浩然齐名,并称“王孟”。前期写过一些以边塞题材的诗篇,但其作品最主要的则为山水诗,通过田园山水的描绘,宣扬隐士生活和佛教禅理;体物精细,状写传神,有独特成就。兼通音乐,工书画。有《王右丞集》。

  3. 相思》是唐代詩人王維的創作的一首借詠物而寄相思的五絕。 此詩寫 相思 之情,卻全篇不離紅豆,正用其 相思 子之名以關合 相思 之情。 首句寫紅豆產地;次句以“發幾...

  4. 唐肃宗乾元年间任尚书右丞,世称“右丞”。维是盛唐诗人的代表,今存诗400余首,重要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维精通佛学,受禅宗影响很大。佛教有一部《维摩诘经》,是维名和字的由来。维诗书画都很有名,多才多艺,音乐也很精通。

  5. 相思》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作品,是一首借咏物而寄相思的诗作。 此诗写相思之情,却全篇不离红豆,正用其相思子之名以关合相思之情。 全诗极为明快,却又委婉含蓄,语浅而情深,相传当时即为人谱曲传唱,流行江南。

  6. 相思》是 唐代 詩人 王維 的詩作。 此詩借詠物而寄相思,全篇不離紅豆,正用其相思子之名以關合相思之情。 首句寫紅豆產地;次句以“發幾枝”一問,語極樸實,而又極富形象性,設問自然,則暗逗情懷;三句寄意友人“多採擷”,言在此而意在彼;末句點明其相思屬性,且用一“最”字推達極致,則“多採擷”的理由自見,而自身所寄之意亦深含其中。 全詩風格明快,卻又委婉含蓄,語淺而情深,相傳當時即為人譜曲傳唱,流行江南。 基本介紹. 作品名稱:相思. 作品別名:相思子、江上贈李龜年. 作者:王維. 創作年代: 盛唐. 作品出處:《全唐詩》 文學體裁: 五言絕句. 作品原文. 相思. 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 願君多採擷,此物最相思。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⑴相思:題一作“相思子”,又作“江上贈李龜年”。

  7. 其他人也問了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