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其他人也問了

  2. 堂區歷史. [編輯] 聖堂梯級正門. 早於1952年,有六位神父於 長沙灣天主教墳場 入口之聖母諸寵中保堂服務。 1957年5月31日, 白英奇 主教 宣佈把它升格為堂區。 在1960年,聖母諸寵中保堂劃入聖老楞佐堂區。 聖老楞佐堂及善導學校於1960年10月2日,由白英奇主教祝聖, 德國 宗座聖嬰會主席柯貝培神父揭幕啟用。 聖母諸寵中保堂於1970年被取消。 當時香港的難民潮,人民生活困難。 堂區為李鄭屋邨及鄰近居民提供物質及精神的支援,領洗入教的人很多。 在1970年12月12日, 徐誠斌 主教把長沙灣以西海濱、 美孚 、 九華徑 等地區從聖老楞佐堂區劃分出來,成立長沙灣基督君王堂區。 新堂區假 長沙灣天主教英文中學 的禮堂舉行感恩祭,並於校內設有堂區辦事處。

  3. heritage.catholic.org.hk › tc › catholic_building聖老楞佐堂 - Catholic

    簡介. 座落於九龍李鄭屋村的聖老楞佐堂,及與它相連的善導學校,先後在1960年10月被祝聖。 宗座外方傳教會馬迪理神父 (Pietro Martinelli) 為第一任主任司鐸及善導學校的創校校監。 1960年代是香港經濟非常困難的時期,在李鄭屋村及附近一帶住了不少窮困家庭。 堂區學習主保聖老楞佐的芳表,為當地居民提供物質上的支援,派發糧油、衣物及金錢,並為清貧的兒童提供就學機會。 物資的吸引遠不及傳教士們對他們的影響,生活儉樸的傳教士不但樂善好施,還身體力行,為青少年立下樂於服務和願意犧牲的好榜樣,當時領洗入教的人很多。 區內有 地利亞英文小學暨幼稚園彌撒中心 (美孚彌撒中心) 及 明愛醫院聖嘉祿小堂。 聖堂資料. 返回地圖.

  4. 老楞佐教堂創建於16世紀中葉澳門三大古教堂之一。. 教堂後來幾經重建,目前的規模形成於1846年。. 華人稱之為“風信堂”,又以粵語諧音稱為“風順堂”,有祈求“風調雨順”之意。. 《澳門記略》載:“西南則有風信廟,蕃舶既出,室人日跂其歸,祈 ...

  5. 聖老楞佐教堂創建於十六世紀中葉,是澳門最早建成的三大教堂之一,由天主教澳門教區管理,位於風順堂街,澳門慈幼中學的正對面。. 教堂後來幾經重建,於1846年形成目前的規模。. 聖老愣佐是天主教的航海主保,而由於昔日葡萄牙人出海,須視風信而決定 ...

  6. 堂區歷史. 聖堂梯級正門. 早於1952年,有六位神父於 長沙灣天主教墳場 入口之聖母諸寵中保堂服務。 1957年5月31日, 白英奇 主教 宣佈把它升格為堂區。 在1960年,聖母諸寵中保堂劃入聖老楞佐堂區。 聖老楞佐堂及善導學校於1960年10月2日,由白英奇主教祝聖, 德國 宗座聖嬰會主席柯貝培神父揭幕啟用。 聖母諸寵中保堂於1970年被取消。 當時香港的難民潮,人民生活困難。 堂區為李鄭屋邨及鄰近居民提供物質及精神的支援,領洗入教的人很多。 在1970年12月12日, 徐誠斌 主教把長沙灣以西海濱、 美孚 、 九華徑 等地區從聖老楞佐堂區劃分出來,成立長沙灣基督君王堂區。 新堂區假 長沙灣天主教英文中學 的禮堂舉行感恩祭,並於校內設有堂區辦事處。

  7. 聖老楞佐教堂,通稱風順堂,是澳門最古老的三座教堂之一。 位於風順堂街,澳門慈幼中學的正對面。 實際建築年份已不可測,但據史料記載,推算出教堂是1569年間左右由 耶穌會 會士創建的一座木製小教堂。

  8. 2020年8月31日 · 從半島西南盡頭的媽閣廟一路向東,經過號稱“葡式房屋博物館”的阿婆井,只見綠蔭蔥蘢之間,挺立着一個高大建築物的身形,人們即進入到一個西方世界的神聖氛圍。 這建築物就是聖老楞佐堂。 圖1 聖老楞佐堂,陳顯耀攝. 圖2 聖老楞佐堂頂部的徽號,陳顯耀攝. 聖老楞佐堂建在一個小丘上,要從門前兩邊的台階拾級而上,才能到達正門。 教堂高三層,大門中開,均勻對稱;鐘樓兩立,氣宇軒昂。 加上一襲白線勾勒的黃色外衣,透出一種不可方物的高貴氣質。 外人已經難以估算到其真實的年齡,然而,它確實不再年輕。 神父們遺留下來的書信中曾提到,該教堂於1558-1560年間興建,是澳門最古老的三大教堂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