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4月26日 · Google 母公司 Alphabet 公布今年第一季財報,企業整體營收達 805 億美元年增 15%,同時 Alphabet 也首次派發股息每股可分得 20 美分,由於生成式 AI 工具的需求與推動,雲端基礎架構、服務和應用程式受惠,Google Cloud 業務獲利亮眼。

  2. 2021年12月6日 · 美國次貸風暴絕對稱得上經典案例。 《灰犀牛:危機就在眼前,為何我們選擇視而不見? 》一書的作者渥克指出,美國次貸危機爆發之前,已有許多警訊出現,但投資人仍然樂觀投資房市。 最後的結果就是,美國震央的次貸危機波及全球各地的銀行體系與金融市場,引發全球信用緊縮危機,最後演變成從美國、歐洲到亞洲股市無一倖免的全球金融海嘯,位居震央的美國股市,不管是標準普爾 500 還是道瓊,都蒸發掉一半的指數;連遠在太平洋這一頭的台股,對金融海嘯的反應有過之而無不及,大盤從 9859 點跌到 3955 點,一口氣蒸發掉超過 6 成的指數。 幾個月前在金融市場掀起一陣動盪的中國恆大地產事件,之所以把市場嚇出一身冷汗,就是因近年來中國房地產相關貸款金額占銀行放款總額已逼近 40%,遠遠超過美國次貸危機當時的 32%。

    • 德、法大撒幣救難;英國信用評比被調降也得紓困
    • 史無前例,Fed 將出手買公司股了嗎?
    • 台灣紓困方案,各領域齊發
    • 參考資料

    在歐洲,英國在上個月才公布了一系列的援助方案,包括幫助有困難的民眾延緩房貸期限、向各銀行提供價值 3 千億英鎊的貸款虧損補償金、連同一些公司行號的租金、工資也全都包辦。然而信評機構惠譽,隨即將英國信用評等調降至 AA-,等同列入「負面觀察」名單,因為英國的大規模紓困方案,其實導致英國公共財政體質變更差,加上才剛脫歐,與歐盟貿易關係依舊充滿不確定性。 至於歐盟,在三月底批准法國提出的「國內援助計畫」後,提供了近三千億歐元的貸款擔保,協助法國企業和勞工度過危機。而法國總統馬克宏日前也同時宣布,當局將釋出一筆 450 億歐元的紓困金。德國總統梅克爾隨即在 6 日宣布,將對中、小企業提供最高 80 萬歐元的全額貸款擔保。

    在災情慘烈的美國,外界預估 4 到 6月經濟至少將萎縮 30%,而且史無前例的,各種聲浪開始討論起,除了本來的手段,聯準會是否要開始購買公司股來救災?對此,前聯準會主席葉倫接受採訪時表示,雖然賦予 Fed 購買股票是一項長遠看來也不壞的「重大改變」,但目前還沒有這個必要。她進一步表態,要求銀行盡快暫停發放紅利給股東、或一直在市場上回購自家股票。 另一頭在白宮,根據《彭博社》報導,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表示,接下來第四輪的刺激方案,規模至少可達到 1 兆美金,會用來發給民眾更多現金、延長失業保險給付、也挹注更多資金在食物券上。《 CNBC 》則報導,調查顯示現在超過 6 成的受訪者都認為目前的 1200 美元現金,根本不足以應付固定開銷需求,未來三個月內可能就會需要更多補助。

    回到台灣,在台股受到各國情勢波及下,外界關注國安基金是否會進場護盤。民眾黨立委蔡壁如曾直言,「希望國安基金不要輕易進場,台灣要戒掉國安基金這個奶嘴。」因為她認為,國安基金是在用全民的力量,去幫少數人護盤賺錢,叫傾向看台灣走向健康市場。然而,國民黨立委曾銘宗則詢問「國安基金是否已經進場?」但礙於若是公開會引起市場波動、民眾恐慌、抑或是有心人士操作,財政部長蘇建榮則表示「我還是不能說」。 行政院則在 7 日舉行「紓困振興方案」說明記者會,勞動部長許銘春指出,第二波紓困將針對弱勢的自營工作者,每月現金補貼 1 萬元,共 3 個月,將會有超過 133 萬名勞工受惠。 (上表為各國紓困方案額度比較表,與各國領袖在最初提案時相較會有所出入。)

    《鉅亨網》:葉倫:當前失業率恐已高達12-13% 預計Q2美國經濟萎縮至少30% 《鉅亨網》:擴大經濟紓困 德國宣布向中小企業貸款提供全額擔保 《鉅亨網》:安倍承諾祭108兆日圓刺激方案 約佔日本GDP的20% 《鉅亨網》:美第4輪刺激方案 傳規模至少1兆美元 《鉅亨網》:葉倫:Fed 購買股票不是壞事 支持要求銀行暫停派息/回購 《中央社》:歐盟批准法國防疫紓困措施 3千億歐元貸款擔保 《 BBC 》:肺炎疫情:英國宣佈巨額財政紓困措施力挺經濟 《鉅亨網》:惠譽揮刀砍英國信評 巨額紓困措施衝擊財政 《鉅亨網》:5400億歐元抗疫紓困措施 歐盟財長達成共識 《鉅亨網》:〈政院兆元紓困〉弱勢自營工作者可獲現金補助3萬元 逾133萬人受惠 《新頭殼》:籲國安基金別輕易進場 蔡壁如:台灣早晚要戒掉...

  3. 2021年3月23日 · 生活報橘. 【頂尖交易者在默默遵守的贏家法則】交易生涯成功之路上有「5個階段」,一定要堅持到第3階段. VO 精選好書 2021-03-23. 圖片來源: unsplash. (本文書摘內容出自《 我靠交易賺大錢:從散戶到專職操盤手的真實獲利法則 》,由 今周刊 授權轉載,並同意 Vida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 《VO》導讀: 《我靠交易賺大錢》作者伊恩.墨菲,師承交易導師亞歷山大.艾爾德博士,他並未吹噓自己是什麼市場專家。 他說自己就是一個以交易為生的交易者,經歷多年挫折與困惑,慢慢摸索出一套獲利方法。 本書是根據他自己和其他專業交易者的經驗,系統地展演耐心與毅力,加上開放胸襟與辛勤努力,為實現財務獨立與自由的生活方式提供一條安全途徑。 (責任編輯:戴相文)

    • 股票派息1
    • 股票派息2
    • 股票派息3
    • 股票派息4
    • 股票派息5
  4. 2020年9月15日 · 巴菲特這種套利的財務技巧公式相當簡單:先以某個價格買進一樣東西,在增值或承擔風險後以較高的價格賣出,賺取差價。 在傳統的「無風險」套利中,相同或幾乎相同的兩種物品會在不同的地方,同時以不同的價格買賣。 例如某個公司(完全相同)的股票同時在紐約和倫敦掛牌,而紐約的成交價比倫敦的成交價還低,這時套利者可以在紐約買進,並在倫敦賣出,藉此賺取差價。 因為交易可以瞬間完成(拜電子交易所賜,套利者不用一秒就可在紐約買進並在倫敦賣出)。 一般認為這種操作沒有風險 。 因為「無風險套利」穩賺不賠,這種機會往往很罕見。 巴菲特 24 歲替葛拉漢工作時,就曾做過並非完全無風險、但風險相當低的套利交易。 他這麼描述: 總部在布魯克林區的巧克力公司洛克伍德(Rockwood & Co.)獲利有限。

  5. 2018年8月17日 · 巴菲特就是秉持著股票投資成為公司的老闆這樣的心態來看待每一家公司。 巴菲特投資法:買股票不為了賣出,而為了與公司共進退. 我們經常聽到「做股票」這樣的說法,其實,正確說法應該是「從事股票投資」。 在美國,大部分人都理解股票投資的真正意涵,他們會將「投資」(investment)、「交易」(trading)」、「投機」(speculation)這三個單詞區隔使用。

  6. 美國經濟是否如就業數據那般強健? 聯準會又是否會因為股市波動而延緩升? 其實下周的 Jackson Hole 全球央行聚會可以觀察與會者們的討論中看出一些端倪。 聯準會信誓旦旦釋放訊號,說今年底前要升,如何管理市場預期,相信會是個非常大的挑戰。 尤其全球主要國家現在利率都非常低,再來個金融危機,大家的彈藥和籌碼空間會非常有限。 (當然以可以再來一次超級 QE,但是無限 QE 的效果,其實看日本就看得出來,不會一次比一次強,只會一次比一次弱。 股市退潮,才能看到強者游泳. 熊市才能見到市場上的真強者,真正有競爭力的企業會在退潮時全副武裝在游泳,也只有熊市,才會讓你看見那些生存下來的強者有更高的投資價值浮現。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