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劉浩濂表示,正常體溫約攝氏37度(°C)或華氏98.6度(°F),是18世紀起沿用的傳統數字指標,以口探為例,一般發燒溫度是攝氏37.5度或華氏99.5度( 詳見圖二 )。. 提到正常體溫其實並非單一數值,而是一個範圍,劉浩濂稱,正常體溫人人不同,亦易受外在 ...

  2. 2024年7月22日 · 首先就要搞清楚發燒的定義,發燒是指人的體溫超過攝氏36-37度 (°C)或華氏98-100 (°F),隨著體溫的升高,人可能會感覺到寒冷。 發燒是人體免疫系統試圖抵抗感染的一種方法,但若體溫過高則有可能會引發併發症。 醫生建議,對於成年人來説,若只是輕微發燒就不需要降低,這有助於中和引起感染的細菌或病毒,如果真的感到非常不舒服可服用退燒藥。 各年齡層不同探測部位的正常體溫. 醫療資訊網站《Medical News Today》其中一篇文章「What is a normal body temperature range?」提到每個人的體溫變化會隨著時間、年齡和性別而有所改變,一天當中清晨體溫最低,下午體溫最高,而女性經期時體溫會比平時略高,體溫探測則是肛探溫度最高,腋探溫度最低。

  3. 2020年8月11日 · 最近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再度在香港肆虐,由於發燒是其中一種常見症狀,眾多食肆和辦公室紛紛祭出電子體溫計,為進入場所人士量度體溫,以期分辨出懷疑受感染人士。

  4. 2020年2月24日 · 衛福部指出,發燒的定義是「身體內部的中心體溫≥38°C 」 ,而介於 37.5~38°C 之間的體溫則可能是正常,也可能是低度發燒;再加上各種測量方式的標準也有些許不同,其實不容易判斷。 依據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的作法,會要求學校多次測量,以免誤判。 另外,雖然現在有測量額溫、耳溫的電子儀器,十分方便;但耳溫槍與額溫槍的量測體溫結果易受「量測距離」與「溼度」等因素影響,建議將耳溫槍與額溫槍作為發燒的快速篩選工具。 但當量測結果異常時,建議使用者用水銀溫度計或電子水銀溫度計再量測一次。 需注意的是,許多活動都可能會提高體溫,比如運動、泡三溫暖、長時間曬太陽、穿太多衣服等,所以在測量前必須避免這些因素,且最好靜坐休息15~30分鐘後再量體溫。 二、用手摸體表判斷有無發燒準確嗎?

  5. HEALHK. 【量度體溫】探熱幾多度等於發燒?. 衛生防護中心教你4大方法探熱+發燒度數參考. 為了加強防疫,不少公眾場所都會要求入場人士需要先探熱,確保沒有發燒方可進場。. 同樣,留在家中抗疫人士亦需要定時探熱,確保沒有發燒。. 但探熱體溫幾多度先叫 ...

  6. 2023年12月6日 · 發燒是指體溫超過正常範圍0.58℃/1℉ 或以上的情況。 而正常體溫通常在攝氏36.5至37.5度之間。 所以當體溫超過38℃我們就稱之為發燒。 當體溫超過39.5℃我們稱之為高燒。 不同種類的發燒. 發燒可以分為不同的類型,其中包括以下幾種: 稽留熱(continuous):體溫持續徘徊在39至40℃左右,日夜之間的體溫變動幅度很低。 弛張熱(remittent fever): 體溫持續波幅比稽留熱較大,大約超過1℃左右. 間歇熱(intermittent fever) : 體溫會突然上升到39℃以上,數小時後體溫恢復正常。 之後間歇數小時或一兩日後體溫會再次飆升,反覆發作。

  7. 所謂 ”發燒抽筋"其實是「發燒性痙攣」俗稱「驚風」;有這種現象的多是六歲 以下的孩(通常在一至兩歲間),及發燒達攝氏38度以上.而五歲以下的小孩的發

  8. 2024年2月10日 · 一般人體正常體溫為36-37.5°C96.8-99.5°F左右換句話說,只要探出的體溫高於此標準,就可以算是發燒。 雖然正常體溫可因各種情況而有所偏差,例如在清早時人體體溫會較低,在傍晚時份則會較高。 而需要特別提到的是,目前醫學界並沒有一套公認的標準來釐定人體正常體溫的上下限,因此數字上不一定符合所有人的情況,需按個別情況再作定奪。...

  9. 2020年7月31日 · 發燒温度以體溫高於37.5℃等同發燒,5種量體溫方法的發燒溫度分別如下: 肛探温度:高於38℃,或高於100.4℉; 耳探温度:高於38℃,或高於100.4℉; 額探温度:高於36℃,或高於96.8℉; 口探温度:37.5℃,或高於99.5℉; 腋探温度:高於 37.3℃,或高於99.1℉ ; 探熱前要留意. 由於喝熱水、運動、長時間曬太陽或穿過多衣服都令體溫增加,探熱前先靜坐休息15至30 分鐘。

  10. 發燒的定義雖然是身體內部的中心體溫 ≥ 38℃(耳溫及肛溫),但介於 37.5°C 與 38°C 之間的體溫可能正常也可能是「低度發燒」喔! 所以還是要參考前後測量的體溫與其他症狀判斷是否有發燒現象。 人為什麼會發燒? 在人體腦部下視丘的地方有個體溫調節中樞,平常沒有生病的時候體溫會維持在 37 ℃ 左右。 當人體因為感染等各種疾病出現發炎反應的時候,這些發炎反應會作用在體溫調節中樞,而使體溫的定位點上升,於是身體就開始發燒了。 另一種情形是身體並沒有發炎,但因為身體熱量太多來不及散熱而使體溫上升,我們稱之為「體溫過高 (hyperthermia)」 ,例如處在高溫環境下、運動、洗三溫暖、中暑 (heat stroke) 等。 量體溫的方法好多種,哪種比較好?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