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2年10月11日 · 一文了解清楚! 人人都話身體疲勞時可以刮痧,究竟刮痧是如何運作,為何可以消除疲勞? 「痧」又是甚麼? 種種疑問,讓怡健堂中醫林業欣中醫師同大家詳細講解一下。 作者 怡健堂中醫. 日期 2020-11-14. 更新 2022-10-11. 刮痧是甚麼? 施術的方法. 刮痧是中國傳統自然療法之一,是以中醫經絡腧穴理論為指導,通過特製的刮痧器具和配不同的「潤滑劑」,並運用相應的手法在體表進行反復刮拭,摩擦使皮膚局部出現紅色粟粒狀或暗紅色出血等,稱為「出痧」變化,以達到活血化瘀,舒筋通絡,驅邪排毒的效果。 刮痧除了廣泛應用於內外婦兒科的多種病症及美容保健,還適用於亞健康,慢性疲勞綜合征等疾病的防治。 刮痧工具. 刮痧板通常是特製的,如水牛角類刮痧、玉石類刮痧板、砭石類刮痧板等。

  2. 2021年8月10日 · 作者. 日期 2021-08-10. 更新 2024-01-31. 甚麼是「脈」? 「脈」即血脈,是容納和運輸血液的通道,脈主要由心氣推動,除了心臟的主導作用外,也須有各臟器的協調配合。 「脈象」是手指感覺脈搏跳動的形象,能夠反應五臟六腑的功能,氣血運行的狀態。 肺朝百脈,主氣,循行於全身的血脈均匯於肺,通過肺氣的宣發,血液才能布散全身; 脾胃為氣血生化之源,主統血,血液的循行有賴於脾氣的統攝; 肝藏血,主疏泄,有儲血及調節血量的作用; 腎藏精,精化氣化血,是人體陽氣的根本,各臟腑功能活動的原動力,也是生成血液的物質基礎之一。 所以脈象的形成與五臟功能活動有關,五臟與六腑相表裡,脈象的變化亦可反映六腑的變化。 把脈的原理. 何時把脈最好?

  3. 2021年10月8日 · 2021-10-08. 2023-11-30. 分享. 類風濕關節炎是什麽? 類風濕性關節炎 是一個自身免疫系統疾病,影響到骨頭和軟骨的長期持續性疾病,主要症狀可見關節發熱、腫脹和疼痛,疼痛和僵硬往往休息後未見改善,最常見發病部位為手腕和手指關節,一般可涉及到雙側相同的關節。 類風濕關節炎可以根治嗎? 此症暫時是無法根治的,還有機會影響到身體其他部分,例如肺部炎症,心臟炎症,但及早治療能改善疼痛、改善全身機能、減少發炎和減緩病情發展。 藥物方面,常使用止痛劑、類固醇、非類固醇抗發炎藥物,來緩解症狀和疾病調節。 抗風濕藥物,如氨甲蝶呤等來控制減緩病程,到關節變形時,多需以外科手術治療。 延伸閱讀. 【類風濕關節炎】成因、病徵、治療方法全面睇. 中醫角度︰如何治療?

  4. 2023年8月17日 · 藥物簡介. 【薄血藥】用途是什麼? 容易出血是副作用? 薄血藥的醫學名稱是抗凝血藥物 (Anti-coagulant),而另一種常用於心臟病患者的藥物則是抗血小板藥物 (Anti-platelet drug),這兩種藥物常常被混淆。 Bowtie 醫療資訊團隊將為您詳細解釋薄血藥的用途及副作用,並為大家解釋服用薄血藥時需要注意的事項。 作者 Bowtie 醫療資訊團隊. 日期 2023-08-17. 更新 2023-08-17. 目錄. 什麼是薄血藥? 抗凝血藥的分類 抗血小板藥的分類 抗凝血藥與抗血小板藥有什麼分別? 服用薄血藥要注意的事項 薄血藥有哪些副作用? 如何貯存薄血藥? 常見問題. 什麼是薄血藥? 薄血藥泛指抗凝血藥,與抗血小板藥兩者主要治療心臟病、血管疾病或中風高危人士。

  5. 2023年11月22日 · 【魚腥草】有何功效? 煲幾耐最好? (附湯水推介) Bowtie邀請了中醫為你解構魚腥草的功效副作用適合人士正確食用方法並提供食譜建議。 作者 蔡嘉麗 中醫師. 日期 2023-11-22. 更新 2024-01-02. 目錄. 魚腥草簡介 魚腥草的功效 魚腥草適合哪些人? 服用魚腥草有什麼禁忌? 魚腥草湯水推介 煲幾耐最好? 常見問題. 魚腥草簡介. 味辛,性微寒,為三白草科植物蕺菜的新鮮全草或乾燥地上部分,主產長江以南各地。 魚腥草含有「癸酰乙醛」,揉捏後因而會聞到魚腥味,此化學成分具抗菌作用,卻極易分解,故魚腥草不宜久煎,以免減低其藥效。 魚腥草的功效. 魚腥草具有清熱解毒,排膿消癰,利尿通淋的功效。 臨床上多用於肺癰,肺熱咳嗽,熱毒瘡瘍及濕熱淋症等。 以下為其藥理作用:

  6. 2021年1月14日 · 中醫知識. 痰的顏色、質地可反映健康?. 了解成因及化痰方法. 轉天氣、食熱氣野容易起痰、卡痰。. 原來痰的顏色及質地可反映你的健康,馬上睇睇痰的成因及化痰方法!. Bowtie請來註冊中醫師吳敏清詳談,吃/ 飲甚麼可以化痰!. 仲教埋你點煲!. 作者 怡健堂 ...

  7. 2020年5月13日 · 作者 楷和醫療集團. 日期 2020-05-13. 更新 2023-12-12. 中風是本港第四大常見的死因,僅2018年,就有近3,000多人被這「致命殺手」奪去性命。 根據《2016至2017年間的住戶統計調查》,香港有多達50,000人曾中風,當中超過7成患者為65歲或以上。 雖則中風一向被視為老人病,但隨著現代人生活習慣的轉變,近年也開始展現年輕化趨勢,更有新錄得的中風個案患者不過20幾歲,情況令人擔憂。 中風也分種類? 出血性中風最危險? 概括而言,中風是指腦部缺血導致腦細胞死亡,可以分為 1)血管阻塞造成的缺血性腦中風 和 2)血管破裂造成的出血性腦中風。 當中以缺血性腦中風較為常見,佔全部腦中風的80%以上。

  1. 其他人也搜尋了